说实话,每次遇到这样的新闻,我都不想写,真的不想写。因为每次写完我都会被网友骂,甚至被骂到我都想反问,难道我是凶手吗?
可是,口中说着一万句不写了,不写了,手指头却很诚实,开始翻找资料,敲打键盘输入文字。
事发在大连,我所在的城市。2019年10月20日19时许,公安机关接到报警,沙河口区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
受害者某某(女,10岁)被害身亡。接警后,市公安局经连夜工作,于当日23时许,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蔡某某(男,2006年1月出生,13岁)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据附近居民介绍,这起案件的侦破工作十分顺利,整个过程没有超过5分钟。
女孩尸体在加害人家附近的绿化带中被找到,顺着血迹,警方直接来到了加害人家中。
当警方敲开加害人家门的时候,加害人的母亲,还在屋里擦拭地上的大量血迹。
在没有看完全部事情经过的时候,我还在想是什么样的家庭成长环境,家人什么样的行为,会让一个13岁的孩子如此冷漠、残忍。
在殴打一个10岁小姑娘,并捅7刀致死之后,一点也不慌乱,也不惊恐。在当天傍晚,还曾两次出现在被害人家里开的水果店中,询问被害人是否回家。
甚至,还装作旁观者在同学群里发了一条从自家窗户拍摄搜查现场的视频,并对同学说:“小孩死了,让人扒光衣服给杀了,就在我家门口对面。”
看到报道说,孩子的父母不是第一时间带孩子去自首,而是在家中冷静的擦掉血液,我也就明白了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我一直都在文章里说,孩子是父母最好的照妖镜。
很多父母会抱怨:我怎么生了这么一个倒霉孩子,可是他们永远不知道,孩子的行为都是在模仿父母身上的倒霉样。
孩子从出生开始,有一种天性就在他的身上逐渐壮大,那就是模仿。他会模仿周围大人的行为,会模仿看到的电视或者视频中的行为,而且这种模仿会越来越多。
很多家长总觉得自己没有向孩子授之以鱼,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早都对孩子授之以渔了。
曾经接触过一个案例,一个没上学的孩子在小区里虐待小动物。很多人都好奇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学会虐待动物的,谁能教那么小的孩子这些。
后来才发现,孩子的父亲长期家暴孩子的母亲,孩子虐待动物的动作与平时在家中看见父亲毒打母亲的样子完全一样。
而且调查发现,很多在校园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孩子,在他的原生家庭里,都会有父亲家暴母亲,或者父母对孩子暴力教育等一系列家庭暴力问题。
所以,孩子的很多行为,不过是对家长一些行为的有样学样。
这个照片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是演员戚薇和她女儿的对比照片,两个人的眼神完全一模一样。
这样的状态并不代表基因有多么强大,只是说明孩子后天的模仿能力真的很强。
而孩子的模仿对象,往往就是在他生活中跟他最亲密,也最常见到的这些人,比如孩子的父母,和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很显然,这次的加害者的行为,大部分源自于对父母的模仿和父母的教育。在明知道事情经过的前提下,没有在案发的第一时间,带着孩子去警察局。
并且在事情发生这么久,都没有到被害者家道歉,乞求原谅。也难怪网友会对“孩子未满14岁,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说法十分气愤。
而我也不想过多的强调未满14岁怎样怎样,以免给更多的因父母教育不到位,而心存歹念的孩子,留下“可乘之机”。
我的看法是,如果孩子父母完全不知情,也许依法将孩子送去少管所,可能是在法律范围内最佳的选择。
可他的父母参与其中并选择隐瞒,是不是也应该追究其父母的相关法律责任呢?
这些年,有多地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现在的孩子早已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些孩子了。
五六十年代的人,在读小学的时候,还在撒尿和泥玩;可是当代的孩子,在三岁左右,就已经能熟练使用pad,找到自己想看的动画片了。
现在的孩子对事物的处理,已经完全有足够的认知和判断力,再也不能用一句“他还是个孩子”,来掩盖他有意识的去犯错。
而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也正在审议之中,希望未来对孩子的行为,会有一个公正、客观的判断。
而我则更希望在惩罚孩子的同时,也加入对其父母管教不严的惩罚。
比如在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而父母却不去管教的时候,就可以有一项“扰乱公共环境秩序”的惩罚。
可以在某些特定机构找一些教育、心理的专家,对这些孩子的父母进行一段时期的封闭育儿指导,考试合格了,才能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如果到机构次数超过几次,将直接剥夺他们要二胎的资格。
毕竟生了孩子,父母就应该做好陪伴、好好教育。既然父母责任缺乏、能力掉队,那就要多学习。
为人父母就该有为人父母的样子,就该让孩子从小就明确,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坚决不能做的。
可是现在,就连一个简简单单的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很多父母都会置之不理。
又有多少父母在孩子踢到别人的时候,在孩子不排队钻上公交车抢座位的时候,在毁坏公共物品的时候,不道歉也不赔偿。
在这个时候,我就特别希望有法律,能让这些父母明白,“他还是个孩子,可身为监护人的你不是孩子”。
既然承担不了为人父母的责任,那就要接受相关人士对你的教育。
孩子,从来没有好孩子、坏孩子,所谓的坏孩子,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称职的父母。
——END——
文:晨涵
图:网络
春沨尽量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