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耶伦访华。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她带着“加强沟通”“防范脱钩”“应对共同挑战”三点共识走进中国。
听起来挺温和,但这背后是复杂的中美经济关系,是对抗的预兆。
她说中国“产能过剩”。这话不陌生,但从她嘴里说出来,耐人寻味。
耶伦曾是拜登政府中最关注中国经济的官员,立场一度被认为是温和的。现在呢?批评、指责、强调风险。
这种转变,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背后是拜登政府全面遏制中国技术升级的政策,是对中国制造业崛起的焦虑。
“自由贸易”再定义
几天前,耶伦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事。她呼吁维持中美经济沟通渠道,强调对话的重要性。这部分听起来像老调重弹。但接下来的内容,画风突变。
她开始谈自由贸易,谈中国加入WTO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她说,自由贸易曾是个好东西,但中国改变了这一切。
她的原话是,中国的行为“推翻了200多年的经济学原理”。她的逻辑是,中国低成本产品涌入美国市场,打击了美国制造业,改变了就业环境。这让她对自由贸易的信仰动摇了。
问题在这里。耶伦谈美国的“损失”,但避而不谈美国的“得益”。过去20多年,美国进口了大量廉价的中国制造品,满足了本国消费者的需求。
与此同时,美国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向中国输出高附加值产品,赚得盆满钵满。谁在自由贸易中获利更多?耶伦不提。
现在,当中国试图突破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领域迈进时,美国却开始指责中国破坏规则。这逻辑,站不住脚。
“产能过剩”的真实含义
“产能过剩”这个词,近年被美国官员频繁提起。耶伦这次也不例外。她的意思很清楚:中国制造的东西太多了,价格太低了,冲击了全球市场。
但事实是,所谓的“过剩”,不过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结果。过去,中国被定义为全球供应链的“工厂”,以低成本生产基础商品,满足发达国家需求。
现在,中国试图改变这种格局,向高附加值领域迈进。这让美国不安。
耶伦的态度转变,说明了问题的本质。在美方眼中,中国只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低端制造”的角色。试图升级产业、掌握技术、赚取更多利润?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耶伦口中的“产能过剩”,其实是一种经济话术。它背后是对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忽视,是对中美经济关系复杂性的简单化处理。
美国的焦虑与挣扎
从耶伦的发言中,可以清晰感受到美国的焦虑。拜登政府试图通过调整贸易政策、设置关税壁垒,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
耶伦甚至公开警告特朗普政府的继任者:别乱加关税,这会抬高美国人的生活成本。
但问题是,美国真的能重塑本土制造业吗?全球化的现实早已证明,制造业外移是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试图通过行政手段逆转这一趋势,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效果有限。
更重要的是,中美经济关系早已形成深度依存。美国依赖中国的制造能力,中国需要美国的市场和技术。在这种情况下,脱钩并不现实。耶伦的访华,正是这种复杂关系的写照。
复杂的未来
耶伦即将卸任,她的言论不会改变中美经济的基本格局。但她的态度转变,反映了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警惕。
过去,美国主导全球经济规则,将中国定义为低端制造业的参与者。而现在,中国试图改变这一定位。这种变化,不仅是中美关系的核心冲突,也是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缩影。
对于中国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外部压力,中国需要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持续努力,增强自身竞争力。
而美国的政策调整,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冲击,但从长远来看,也会推动中国在关键领域的自主发展。
中美关系的未来,注定充满复杂性。合作与竞争,将在很长时间内同时存在。对于两国来说,如何找到平衡点,将决定全球经济的走向。
耶伦访华的故事到此结束。但中美经济棋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