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宝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王墓展区)

黑风夜话吖 2025-01-25 04:58:39
王的宝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王墓展区)

南越王博物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州象岗山拟建住宅楼工地发现一座大型古墓,经考古发掘,出土各类随葬品一万多件,其中有包括金印在内的十八枚印章,最大一枚龙钮金印上的字为“文帝行玺”,玉印中有“赵眜”字样,结合封泥和陶器上的戳印文字,考古工作者断定墓主身份为南越国第二位国王赵眜。南越王博物馆依托王墓和随后发现的南越国王宫遗址而建,分王墓和王宫两个展区。

“赵眜”玉印

南越文王墓凿山而建,这一点和其他地区发现的西汉藩王陵墓十分相似,应该是当时流行的规制,尽管南越王所处的位置和中原王朝相隔甚远。今天的王墓区域已没有山的感觉,所谓象岗只是海拔不到50米的石英岩小山坡,岗身之上有座清顺治年筑的拱极炮台。上世纪八十年代将岗顶削低17米,在开挖地基时发现了王陵,最后在原地建博物馆。

拱极炮台

南越王墓的主人认定为赵眜,可在历史的记录中并没有这个名字。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中南越国文王名叫赵胡,他是第一代国王赵佗的孙子。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接替任嚣的赵佗聚兵自守建立南越国,后受汉高祖册封为南越王,但天高皇帝远,吕后当政时,赵佗以兵威边,“黄屋左纛”,自尊为南越武帝。汉文帝时,派陆贾出使南越,晓以威言,赵佗称臣,继续以王事汉。这个赵佗活得很长,估计近百岁,儿子先他而去,王位继承人是孙子赵胡。赵胡当政十余年,去世后谥为文王。但从南越王墓出土金印“文帝行玺”可以看出,这厮对内还是称帝的。第四代南越王时发生内乱,相国吕嘉扶新王拥兵抗汉,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等起兵征南,南越国破,共五世九十三年。

南越王墓

史书中的赵胡变成了墓中的赵眜,孰是孰非?一般认为是历史记录中的误差,可能是语言交流时语音表达不准所致,但也有人认为赵眜另有其人,如先文王故去的父亲或爱子之类,文王把赵眜的印章带到墓里,以示缅怀。反正没有旁证,尽情想象。

南越王墓

南越文王墓构筑于象岗山山腹深处,在山岩中凿出,平面呈“士”字型,按前堂后寝形制组成七个墓室,分别为前室、左右耳室、主棺室、左右侧室和后藏室,前室和后室都是在凿出的大坑底部用大石块垒砌而成,室上铺平整的盖石,各室之间有通道连接。

南越王墓

南越王墓随葬器物大都放在后室和耳室,计有礼器、兵器、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装饰品和药石等,材质包括青铜器、陶器、铁器、玉石、金银、象牙、漆器、竹木器和丝织物,可谓包罗万象,是西汉早期文化、习俗的集中体现。南越王博物馆正在进行“王的宝藏”镇馆之宝投票活动,候选文物十八件。

十八件文物并不全是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其中“定窑褐地剔牡丹花擎荷叶娃娃枕”是香港收藏家杨永德夫妇捐赠的二百多件陶瓷枕中的一个,它也进入了镇馆之宝的评选行列。

附 王的宝藏

1.银盒

银盒

2.角形玉杯

犀角形玉杯(代)

3.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

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

4.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5.南越木简

南越木简

6.铜承盘高足玉杯

铜承盘高足玉杯

7.定窑褐地剔牡丹花擎荷叶娃娃枕

定窑褐地剔牡丹花擎荷叶娃娃枕

8.错金铭文铜虎节

错金铭文铜虎节

9.“文帝九年”铜句鑃

“文帝九年”铜句鑃(局部)

10.“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11.丝缕玉衣

丝缕玉衣

12.D49玉璧

D49 玉璧

13.漆木屏风及其铜构件

漆木屏风及其铜构件

14.圆雕玉舞人

圆雕玉舞人

15.“番禺”铜鼎

“番禺”铜鼎

16.墓主人组玉佩

墓主人组玉佩

17.“万岁”瓦当

“万岁”瓦当(代)

18.船纹铜提筒

船纹铜提筒

0 阅读:20
黑风夜话吖

黑风夜话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