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新疆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大会战,那时的吃与住

雨落思故人说 2024-12-17 17:58:17

讲述人/叶留生

整理/温暖的时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打仗的老规矩。我们这些搞油气勘探的建设时代的游击队员们,要想在这地广人稀的茫茫大漠搞石油勘探,犹如用兵打仗,“粮草先行”也是少不了的。

可在那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大规模会战开始那会儿,粮、食用油、副食品等供应奇缺,粮要粮票,油要油票,副食品更是没有保障。

各勘探队的伙食管理员都是各显神通,为改善职工的伙食,绞尽了脑汁。

当时的地矿部每到过年过节,会专门送些带鱼(每家约3、5斤)、海虾(每家1、2板,约1、2斤)等海产品,分发给全体职工,改善一下广大职工的伙食,算是上级领导对野外队职工的关怀。

当时上级领导也只能做到如此了。可也就在那时,不知怎么搞的,兄弟部门的队伍,有专门的服务公司伺候吃、住,食物丰盛,住有空调。

对比我们,心头除了羡慕,就是感到无比的凄凉。梦想着哪一天,我们的职工也能享受如此的服务啊。

我们这些地质郎们出野外,经常要穿行于高山峻岭和沙漠戈壁,体力消耗很大,没有适当的营养补充,人们是很难坚持的。

故在当时,无论是物探队、地质队,还是钻井队,这些野外分队的伙食管理员干的可算是最难、最难的差事了,要为职工搞些大肉、鱼、鸡蛋等,确实是难啊。

记得有一次,我们住在阿——喀公路66公里外沙井子村,考察该地区古生代——新生代地层剖面,通过物资供应中心朱春贵师傅,找到他哥,阿克苏地区商业局朱春华局长,特批了一些猪肉和鸡蛋,使分队职工的伙食有了一些油水,也多了一些滋味。

但也不能长久啊。分队伙食管理员何志林和炊事员冯丰田,二位都是转业军人,踏实勤快,待地质队员们出发上山后,在村里转转,买些鸡蛋,是常有的事情。

有一天,当地质队员们疲劳一天,回到驻地,一股油炸鱼的香味儿扑面而来。原来是分队的“二员”在附近溜达、伺机想买些鸡蛋时,忽见路边用于灌溉、浇地的水渠里,有一些小鱼儿在游动。

“二员”灵机一动,拿来了食堂用的大笊篱和水桶,拦在了水流的出口处,蹲守了5、6个小时,捞了小半水桶小鱼儿,扒去鱼鳃和肠肚,用盐一,就油炸了,那个香酥的劲儿,就甭提有多诱人了。

大伙儿也顾不得洗脸洗手,也不管有没有化肥、农药,一会儿就吃光了,美美地享受了一下,并极口称赞了“二员”干得好极了。

其后,我们移住到喀什,考察喀什西边的一些中、新生代地层剖面,也有过一次吃油炸鱼的经历。

那是司机谢成祖、李万仓和伙食管理员去西克尔水库买来的小鲫鱼,也是扒去了鱼鳃和肠肚,用盐一拌,用油一炸,大家尽情地享受了一顿鱼餐。

我和另一位地质员钟汉民,吃的连鱼骨头都不吐,太酥太香太好吃啦。那晚,大伙儿都没有吃主食,这些都是物资相当匮乏中的乐趣。

沙参2井出油后,我到联指工作。记得是一年夏天,我陪同一物卫控队沈忱等去野外实地勘定沙5井井位,也就是在沙参2井的西北方向约4、5公里处。

我们一行6人,吃完早饭,带上卫星定位仪,各人还带上馍馍、咸菜,背上一壶水,就上车出发了。徐生道书记在车旁叮嘱我们:“注意安全,等待你们的归来”。

当时,沙参2井的周边,几乎全是一米高的红柳、沙柳和杂草丛生的灌木丛,汽车根本无法通行,车就停在沙参2井。

我们打好方位,披荆斩棘,向西北方向一路前行。等沙5井井位勘定、插上标志性木桩后,人也疲惫不堪了。

回到705驻地,已是下午8点多了。徐生道书记一直守候在指挥部大院门前,等待我们的归来。

当我们下了汽车后,徐书记和我们一一握手,连声说,你们辛苦了,转身对一旁的炊事员韩金海说,去,快去炒几个鸡蛋犒劳他们,并笑眯眯地对我们说,将来我们也会像兄弟部门那样,有更多好吃的犒劳你们。

至今,此情此景,已快过去三十年了,可我每每想起,犹如昨天发生的感觉。

如今,我局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油气产量年年攀升,生产形势一派大好。

我们的员工也享有了当年老一辈不敢奢求的工作餐,油田员工也享有了专业服务公司的生活服务,我们也赶上了兄弟单位的当年……。

我们这些老一辈们有的只是深深的羡慕和深情的祝福,可你们也别见笑。

现今,每当我回到乌鲁木齐,下到各个油田,端上食堂的工作餐碗,总会油然而生地想起那时的吃,想起那时物资匮乏的乐趣,想起那时领导和蔼的微笑和许诺……

那时的住又是什么情况呢?

1300多年前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最后,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里且不说杜甫的高风亮节,就说住房对人们是如何的重要。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原地质矿产部第一普查勘探大队积极响应国家石油战略西移的号召,连锅儿端地奔赴新疆塔里木盆地,寻找大油大气。

那时,为了节省每一分钱投入石油勘探,根本就谈不上“先生活、后生产”。

当时的指挥部机关,就在现在北院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后面的几顶帐篷里,冬凉夏热,帐篷门前用砖头或砾石铺就一条简易路,帐篷周围全是土地,遇到雨雪天,泥泞不堪。

当时的局招待所在现在的实验室西边盖了两大间芦苇顶干打垒房,木板担在两条长条凳上,然后铺上一条草垫子,就是床,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又冷得透骨。

1979年冬天,我和原石油地质海洋局的钻井老总王子元合住了一晚。房外是冰天雪地,屋内四处漏风,我俩又不会侍弄煤火炉子,满屋都是煤烟,我和王总是熏了一夜,冻了一夜,也聊了一夜。

石油勘探行业有句老话:地质指路,物探先行。那时,物探队就更惨了。

第一物探大队基地在库尔楚附近一个废弃的农场里,房屋早已破破烂烂,门不全,窗无框,花少量的钱,修修补补,总算还能遮风挡雨,可要进行野外施工就麻烦了,没有随施工队移动的房子。

那时,资金虽然紧张,但指挥部领导绞尽脑汁,下定决心,每年筹集一部分资金,购买一些小帐篷,改善一下野外施工队住的条件。

但每年也只能改善一个地震队的条件,绝大多数的物探分队还是施工到哪儿,就住在哪儿。

女职工住在汽车驾驶室或大篷车里,大卡车上盖一块毡布;男职工们就着芦席一卷,睡在车下或近旁。

后来大家戏称这种睡法叫卷席筒,也就没有什么“遮风挡雨”一说了。

就这样,这群地质矿产部的功勋队职工们,经过了多年如一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含油构造,为发现一个又一个大油气田,立下了汗马功劳。

钻井队在住的方面比之物探队相对稳定一些。但也不像兄弟单位的队伍,住的是干净、明亮,整齐划一的带有空调的活动板房。

我们的队伍,无论是办公室,职工宿舍,还是招待所,一律是干打垒。一屋子住十多人,至少一个钻井班,同样是冬凉夏热。

夏天不能开窗、门。开了窗、门,虽可以凉快,却抵挡不住荒野里很少见到人的、野性十足的蚊子,一叮一个大包,令人无法入睡;冬天就更麻烦了,要防寒,必须密闭门窗睡觉。

可屋里取暖的煤火炉子一加煤,一捅火,满屋全是煤烟灰,呛得人咳嗽、流泪、打喷嚏,加上满屋的十多个人,磨牙、打呼噜、说梦话,什么都有。

有时闹得人睡不了觉。就这样,“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地矿石油人,虽然生活条件不如兄弟队伍,却打出了一口又一口高质量的油井,还出了个全国劳模——铁人王守忠。

地质大队在青海时的住房,用徐生道书记的话说,“你们的住房,除了下面是泥土,其余的四壁和房顶都是“参考消息”。

那意思是,我们当时的住房,为了挡住墙土和顶棚掉土,全用“参考消息”报纸糊住了。

进新疆后,我们随局机关职工一起住进了河南东路北院的1号、2号楼,有一居室,也有两居室,都是小房子。

有的一家五六口人挤在一套小房里,孩子们睡上下铺。但这也比钻井队、物探队好多了。

那时,各家各户都没有淋浴器,局机关在北院北门的东侧修了一个公共浴室,浴室里莲蓬头的水哗哗流淌,人们在莲蓬头下共同沐浴,相互擦背,有的浴客兴起,还引吭高歌。

浴室里,水声、歌声、说笑声,声声和谐融洽。我和李奔老局长经常在浴室相遇,边互相搓背、边聊着找油的前景和塔里木的未来。

李奔局长对在塔里木找到大油气田一直信心十足,对塔里木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那时,我们的职工多么想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办公场所,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多么想有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场所,解除一天的工作疲劳;多么想有一个漂亮大气的宾馆,招待四方的宾朋好友;多么想……

现在,就是在现在,这一切在我们几代西北石油人的努力奋斗中,随着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开发事业的发展,我们都有了。

什么都有了的现在,我们也还是不时地想起“参考消息”房,还是会不时地想起公共浴室里和谐的欢歌笑语,还是会不时地想起干打垒和卷席筒……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参考书目:《火红的岁月》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