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个中年妇女带着孩子来到武汉,说出名字急忙送见李克农

昉风轻扬 2025-01-16 11:59:05

1938年,一个中年妇女带着孩子来到武汉,说出名字急忙送见李克农

1938年5月的一天,一个穿着普通的中年妇女,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来到了武汉江岸区长春街57号一幢四层楼房前。在中年妇女的身旁,还跟着一位年过六旬、须发花白的老大爷。从中年妇女的神情来看,她并不是本地人,而是来找什么人的。因为,当中年妇女走到长春街之后,她就开始时不时抬头察看悬挂在每一幢楼房门前的牌匾。

长春街57号这幢四层楼房,是一座中西结合的近代建筑。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董必武奉命来到武汉筹建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最初,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选址在汉口安仁里1号,没过几个月就搬到了江岸区长春路57号。也就是说,这幢中西结合的四层楼房,就是当时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办公之地。

来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门口,看着门前悬挂着的牌匾,中年妇女会心一笑,急忙扭头对身边的老大爷说道:“公公,到了,到了!”原来,老大爷是中年妇女的公公。老大爷听了之后,立即抬头看了看那幢四层楼房,然后捋着胡须点了点头,也露出了笑容。这时候,中年妇女拉着孩子高兴地快步上前,来到了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门口负责警卫的同志面前。

中年妇女对着门口的警卫说道:“同志,请问李克农是不是在这里工作?我是他的妻子,是他写信让我来这里找他的!”听到“李克农”这个名字,警卫愣了一下,打量着中年妇女问道:“你们是李克农同志的……”中年妇女笑着点了点头。就这样,拉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和她的公公,很快被带进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送见李克农。

原来,这位中年妇女不是别人,正是李克农的妻子赵瑛。赵瑛,原名赵彩英,1899年出生在安徽芜湖一个富商家庭。赵瑛的父亲赵筱舫,是芜湖当地一家照相馆的老板,他为人和善、家境富裕。由于是家中唯一一个孩子,所以赵瑛从小就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幼年时期的赵瑛聪明伶俐,父母很早就送她到女子学堂读书识字,长大后又读了芜湖女子师范学校。可以说,赵瑛是一位有文化的新式女子。

1917年9月,18岁的赵瑛已经是一个温柔漂亮、知书达理的大姑娘了。看着女儿赵瑛一天天长大,父亲赵筱舫便操心起女儿的婚事。当时,社会上由父母包办的封建婚姻制度还比较盛行,虽然赵瑛对此十分抵触,但是却不无可奈何。不久之后的一天,赵筱舫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中,偷偷对妻子说道:“妥了,说好了,和咱们女儿一样大!”

妻子急忙问道:“哪家?是干什么的?”赵筱舫回答道:“在海关上班的李哲卿家,他家的大儿子李克农前不久刚从北平回来,听说以前在报刊社工作,长得一表人才,今年也是18岁!”就这样,在双方父母的操办下,赵瑛与李克农定下了亲事,并很快举行拜堂成婚仪式。当时的赵瑛和李克农都没想到,虽然他们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但是他们一见如故、情投意合,并携手走过了四十多年风风雨雨。

结婚之后,李克农和赵瑛相敬如宾,夫妻感情日渐浓烈和融洽。从1918年到1925年,赵瑛先后为李克农生育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在此期间,李克农经人介绍,在芜湖中学生自发组织的进步团体工作,他积极投身学生爱国运动,并加入了党组织;而赵瑛则当起了李克农的“贤内助”,她任劳任怨照顾公婆、抚养年幼的孩子,时常受到街坊四邻的夸赞。

与此同时,每当李克农和同志们在家中商量事情的时候,赵瑛总是一言不发地准备好茶水,并“懂规矩”地主动走到门外,并替大家站岗放哨。为了支持李克农的革命工作,赵瑛拿出自己的陪嫁品去卖,并将换来的钱全都交到李克农的手中。除此之外,在赵瑛的劝说下,她的父亲赵筱舫也多次资助支持女婿李克农。赵瑛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和支持,让李克农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感激。

大革命失败之后,革命斗争的形势日益凶险和残酷,李克农和同志们隐蔽在安徽巢县(今安徽巢湖市)裕溪口,秘密从事革命工作。当时,尽管赵瑛知道革命工作的危险性,但是她毫不惧怕,并一如既往地支持丈夫李克农。1927年4月的一天,赵瑛让父亲赵筱舫在警察局托关系打听到了一个消息——敌人已经知道了李克农等人的藏身之地,并准备突然袭击,对李克农等人实施抓捕。

怎么办?心急如焚的赵瑛思前想后,决定亲自赶到巢县裕溪口,将这个消息提前告诉丈夫李克农。当天,天空中下着倾盆大雨,已怀有四个多月身孕的赵瑛,雇了一艘小船渡江去给丈夫报信。小船正在缓慢行驶,赵瑛就发现远处有一艘轮船也正朝着裕溪口方向快速驶进,很明显这是要去抓捕李克农等人的敌人。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赵瑛急忙让船夫靠岸停船,然后她冒着雨开始在泥泞的田埂上奔跑,并一口气跑了八里路,赶在敌人的前面到了裕溪口。当李克农见到妻子赵瑛之后,他吃惊地问道:“(赵)瑛,你怎么来了?”此时,赵瑛气喘吁吁地说道:“快让同志们转移,敌人马上就来了!”就这样,得到消息的李克农和同志们迅速组织了转移,敌人扑了个空。

这或许是赵瑛第一次从事情报工作,她的机智和勇敢也得到了丈夫李克农的称赞。1928年秋天,按照组织的安排,李克农暂时告别妻子来到上海工作。在这一时期,李克农主要从事组织的宣传工作,担任过沪中区委宣传委员一职。1929年11月,李克农在至交好友胡底的介绍下,结识了供职于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钱壮飞。而这个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局长为特务头子徐恩曾),其实就是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的前身——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

一个月之后,也就是1929年12月,在组织的安排下,李克农、胡底也进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工作。由此,著名的“龙潭三杰”成功打入敌人内部,从而在隐蔽战线上开启了传奇的令人胆颤心惊的斗争历程。李克农进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工作之后,先后担任广播新闻编辑、电务股股长,并很快得到了特务头子徐恩曾的赏识。

在这样的情况,根据中央特科负责人周恩来的指示,李克农、胡底、钱壮飞在敌人内部建立了特别党小组,由李克农担任党小组组长。在特务头子徐恩曾的身边潜伏,李克农面对着巨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当时,李克农已经是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中层官员,每月的收入不菲,如果没有家庭生活的话,难免会引起敌人的怀疑。

因此,为了掩护自己的身份,李克农在请示组织之后,大胆将妻子赵瑛和孩子接到了上海,与自己一同生活。同时,李克农还故意把家安在徐恩曾情妇的隔壁,以骗取徐恩曾的信任。后来,事情的发展正如李克农所料,特务头子徐恩曾看到李克农全家人都在他的视线范围内,所以慢慢打消了对李克农的疑虑。

当时,赵瑛虽然知道丈夫李克农是一个“潜伏者”,但是她并不知道丈夫李克农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不过,赵瑛心里很清楚,她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小心翼翼地掩护好丈夫李克农的身份。为了尽快适应“官太太”这个身份,赵瑛故意接近身边那些真正的官太太,并主动和官太太们打成一片,从而骗取她们的信任。

那时候,李克农每月的工资本来足以养活赵瑛和孩子们,可是他们把大部分工资用在应酬上,以至于总是入不敷出。因为,只有靠应酬搞好所谓的人际关系,李克农才能探听到各方面的消息和情报。为了节省开支,李克农、赵瑛在家中经常用“三鲜泡饭”来充饥。什么是“三鲜泡饭”?就是在做米饭的时候,将酱油、盐、味精三种调味料直接加入到水里,这样做出来的米饭就是“三鲜泡饭”!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时赵瑛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要远远大于丈夫李克农。因为,作为一个妻子又是一位母亲,她真心希望一家人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可是,作为革命者的家属,她就必须提起勇气去面对那令人担惊受怕的日子,甚至不惜用自己和孩子当“人质”,以求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希望和现实虽然是矛盾的,可是赵瑛并没有任何怨言,仍然一如既往地在背后支持着丈夫李克农。

1931年4月,赵瑛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由于顾顺章在被捕之后叛变,上海党组织和同志们顿时陷入危机四伏的境地。万幸的是,在敌人开始破坏行动之前,钱壮飞就将“顾顺章叛变”的消息传递给了李克农。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克农协助周恩来立即组织同志们转移撤离,这才避免了上海党组织遭受更大的损失。

当时,由于事发突然、时间紧迫,李克农只能委托交通员去告诉妻子赵瑛:“情况有变,千万不要回家,带着孩子在外面躲一躲!”赵瑛接到消息之后大吃一惊,她急忙拉着孩子离开了家。可是,赵瑛在上海无亲无故,也没有丈夫李克农的任何音讯,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赵瑛心疼孩子们,她最初打算带孩子们回老家,不过她又担心自己离开上海,会给丈夫李克农引来麻烦。

怎么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无奈的赵瑛只好带着孩子们在上海街头风餐露宿,过起了流浪的辛酸日子。一个多月之后,心思缜密的赵瑛突然想起,丈夫李克农此前曾去过一个秘密联络点。于是,抱着对丈夫李克农的无比想念,赵瑛带着孩子们来到这个秘密联络点,以期在这里见到丈夫李克农。然而,一连好几天,赵瑛在秘密联络点都碰不到一个熟人,更别说丈夫李克农了。

赵瑛的心情沮丧极了,她无数次在孩子们睡着之后偷偷抹泪,为丈夫李克农而担心。就在赵瑛和孩子们走投无路之际,和李克农一起在隐蔽战线上工作的宫乔岩,恰好来到了这个秘密联络点。宫乔岩认识赵瑛和孩子们,他望着犹如乞丐一样的赵瑛和孩子们,顿时流下了眼泪。在宫乔岩的帮助下,赵瑛和孩子们很快被送到了周恩来那里。后来,当周恩来将赵瑛和孩子们的消息告诉李克农之后,平时喜怒不形于色的李克农,激动得半天说不出来话,只有捂着鼻子低声抽泣。

一家人团聚了,赵瑛期望着能和丈夫能过几天平平安安的日子。可是不久之后,李克农就接到了新的任务——到中央根据地工作。由于路上危机四伏,再加上人多容易暴露,因此李克农和妻子赵瑛在商量之后,决定自己一个人去中央根据地报到,赵瑛则带着孩子们回安徽芜湖老家,继续照顾公婆、抚养孩子们。

在分别之后,赵瑛一头扑进丈夫李克农的怀里,哭着说道:“(李)克农,一路平安,你放心,我会把家里照顾好的。你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和孩子们永远等着你!”李克农温柔地抚摸着赵瑛的头发,红着眼睛说道:“(赵)瑛,自从嫁给我,你受了不少委屈,你辛苦了,谢谢你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只要条件成熟了,我就去接你和孩子们……”

当时的李克农和赵瑛或许不会想到,他们夫妻在上海的这一别,再见面就是六年之后。李克农来到中央根据地之后,很快被任命为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他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央苏区和红军政治保卫工作的建设。后来,李克农又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承担着保卫中央的重任。

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之后,李克农又积极配合周恩来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并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与妻子赵瑛分离的日子里,李克农无时不在牵挂着她和孩子们,一有机会李克农就给妻子赵瑛写信,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有一次,李克农在信中这样写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我思念家人之情是你(赵瑛)可以想象得到的!”

每次接到丈夫李克农的来信,赵瑛都激动不已,看着信上熟悉的字迹,她摸了一遍又一遍,任由泪水从眼眶中涌出。1937年4月,正在南京开展国共合作工作的李克农,抑制不住对亲人们的思念,抽空回了一趟安徽芜湖老家。一路上,李克农的内心既开心又紧张——想着见面时间的场景,想着孩子们是不是都变样了!

这一天,归心似箭的李克农终于来到了家门口。然而,当李克农敲响家门之后,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了——原来,开门的女儿看到外面站着一位留着胡须、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她根本没有认出来这个人就是她的父亲李克农。于是,“哐当”一声,女儿又把门关上了!直到赵瑛在屋子里听见外面的叫声——“瑛、瑛,我回来了,我是克农啊!”一家人这才飞奔到门外,与李克农紧紧拥抱在一起,笑着的同时哭了,哭着的同时又笑了!

由于工作繁忙,李克农在家只待了两天,就急匆匆地告别妻子和孩子们。这一次分别,与六年前的那次分别完全不一样,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因为李克农已经告诉妻子赵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要形成了,到时候南京、武汉、西安、桂林等大城市都要成立八路军办事处,等我忙完了这些事情,就接来你和孩子们!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过了一年!1938年5月,此时在湖北武汉担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的李克农,写信给妻子赵瑛,让她带着年迈的公公和小儿子李伦,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与自己团聚。与此同时,李克农的大儿子李治、二儿子李力、大女儿李宁、二女儿李冰,则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副官龙飞虎同志的护送下,启程前往延安。

1938年5月的一天,赵瑛带着年迈的公公,以及小儿子李伦辗转来到了武汉。紧接着,赵瑛按照丈夫李克农在信上写的地址,到达位于长春路57号的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门口。当赵瑛说出丈夫李克农的名字,负责警卫的同志急忙将他们送进办事处里面,并将情况层层上报到了李克农那里。

在赵瑛看来,她与丈夫李克农的这一次团聚,才是真正的团聚。因为从此之后,赵瑛和李克农就再也没有分开过。在以后的日子里,李克农无论去哪里工作,都要将妻子赵瑛带在身边,以至于同志们经常开玩笑说:“(李)克农同志真是疼老婆啊,干什么都要老婆陪着!”听到这些玩笑话,赵瑛有点不好意思,她曾红着脸对丈夫李克农说道:“(李)克农,你以后忙你的事情,不用总是陪着我!”

1941年2月,李克农和赵瑛回到延安工作,并与孩子们团聚。此后,李克农历任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中央情报部副部长,他参与领导了全国各地秘密情报组织的建设工作,同时还建立了中央情报部西安情报系统。这里要多说的是,西安情报系统是我党开展北方情报工作的基地,其为党组织及时地提供了能够决定政策行动的很多重要机密情报。

新中国成立之后,李克农又先后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等系列重要职务。1955年,我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当时担任副总参谋长兼中央调查部部长的李克农,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在当时五十多位上将之中,李克农是唯一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上将!授军衔之后,李克农曾感慨地说道:“我这枚军功章上也有赵瑛的功劳!赵瑛同志不仅是我的革命伴侣,而且还是我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1957年10月,李克农因突发脑溢血而住院治疗。从这个时候起,李克农的身体健康状况就一直不是很好。可是,李克农仍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而且还经常熬夜看文件写报告。妻子赵瑛多次劝说李克农,让他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可是李克农却说道:“组织交给我的工作,我必须要完成,绝不能拈轻怕重,推三阻四!”

为了减轻丈夫李克农的工作压力,赵瑛经常帮着丈夫读文件,以便能够让丈夫躺在床上一边休息一边听。同时,赵瑛还根据李克农的口述,帮着李克农草拟报告和文件。当丈夫李克农熬夜工作之时,赵瑛总是贴心地为丈夫准备一顿夜宵,尽心尽力陪伴在丈夫的身边。李克农和赵瑛之间的革命爱情,令许多人都羡慕不已!

然而,让人感到痛惜的是,1961年1月6日,赵瑛因患癌症治疗无效,而在北京肿瘤医院溘然长逝,年仅62岁。噩耗传来,李克农悲痛万分,当着儿女们的面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当时还在病中的李克农无限悲伤,深情地称颂这位跟随他四十四年的老伴是“母仪典范”。后来,李克农在家中偶然找到一张他和赵瑛年轻时候的合影照片。

李克农望着照片上面带笑容的赵瑛,不禁触景生情,在照片背后写下了令人动容的一段话——赵瑛同志像:此相片于1940年摄于广西桂林八路军办事处。不幸,赵瑛同志于1961年病逝于北京肿瘤医院,从此和我们永别了!回顾这二十一年(从拍摄照片到赵瑛病逝),她埋头工作,辛勤劳动,扶老携幼,苦了一生!特留此遗照,以表哀思!落款:李克农,1961年8月8日(立秋日)。

赵瑛病逝之后,儿女们担心家里留着的关于母亲的遗物,会引起父亲李克农的哀伤之情,于是他们几次要撤走母亲的遗物。可是,李克农坚决不同意,他不但保持着赵瑛生前家里的一切布置,而且在墙上还悬挂了一幅赵瑛贤淑端庄的遗像,并在遗像下方的桌子上摆了一些水果和食品。

后来,李克农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他每次从办公室返回卧室的时候,都要整理整理衣服,神情庄严地走到妻子赵瑛的遗像面前,久久注视着妻子赵瑛的容貌,然后三鞠躬以表心中的哀思!儿女们心里明白,母亲赵瑛去世之后,父亲李克农的感情世界已经垮了,父亲唯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来淡化对母亲的思念!

一年多之后,1962年2月9日,李克农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按照父亲李克农生前的遗愿,儿女们将父亲和母亲的骨灰合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让我们向李克农将军致敬!向李克农和赵瑛坚贞的革命爱情致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