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新郑三中的历史老师,因为上网课时,遭遇不明身份的“黑客”闯入网络课堂,干扰课堂秩序,辱骂老师,最终因受不了如此无底线的“网暴”,猝然离世。
这件事有多么骇人听闻,大家知道吗?
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向来有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再到如今的张桂梅,老师一直在我们的文化中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正因如此,网暴老师这件事才那么的令我们感觉到匪夷所思,已经不能单纯地认为是几个孩子的“恶作剧”或者“无知的玩梗”,而应该上升到文化层面。
这件事让我非常担心,反智主义思潮是不是正在侵蚀我们的下一代?
什么是反智主义?
反智主义的概念,诞生于1962年,简单说就是对知识、真理的消极态度,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读书无用论”。
其他例子还有“口罩里面藏5G天线”、“5G信号会传播病毒”、“攻击网暴学术专家”等现象,都可以看作是反智主义思潮盛行的例证。
目前,反智主义已经成为全球社会思潮存在的一颗定时炸弹,而如今这群孩子以网暴老师、干扰网课为乐,笔者认为,这就是反智主义思潮在毒害我们的孩子。
美国天体物理学者卡尔·萨根直接用一本书来抨击反智主义,那本书的名字就叫作《魔鬼出没的世界》,在他的眼里,反智主义的危害已经堪比魔鬼。
然而,国内学者发出“中国应该警惕反智主义”的声音,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为什么反智主义却愈演愈烈,甚至向还在读书的孩子们伸出了魔爪?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复杂,既有社会的层面,也有技术本身的问题。
例如说,娱乐化的时代、层出不穷的网红、另类的成功,使得人们不再尊重知识,“你辛辛苦苦考上研究生有什么用,还不如人家在短视频里扭屁股挣得多。”就像是这群“网暴课堂”的孩子,爆破课堂除了能够让他们获得破坏的喜悦之外,另外他们也能通过爆破课堂,获得几块钱的收益。
这群孩子会在社交媒体上发爆破网课的广告,收钱接单,任务完成之后,又以“告诉老师”为借口,再勒索一笔费用,或者向老师索要费用,告诉他是谁派单等等。
是什么样的社会风气会让这群孩子变得如此市侩?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
另外,反智主义的盛行,再次将国内落后的科普,摆上了台面,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就曾感慨:“现在中国严重缺乏好的科普作品,尤其是吸引人的科普作品”。
举个简单例子,正是由于国内在量子领域的科普工作没有做到位,引得无数以量子为噱头的骗人概念出现,什么量子阅读、量子保健品等等。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再不重视科普工作,反智主义的行为很有可能会愈演愈烈。
最后,用一句国外心理学家的话作为结尾:“在缺乏真相的时代,捍卫知识,就是捍卫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