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欢,借着温悦弟弟的身份,把赵家搞的分崩离析。
赵不尤失魂落魄,认为是自己的隐瞒,导致温悦不肯回家,致使赵墨儿赵瓣儿离家出走,还让老爹操不完的心。
浑浑噩噩,在暴风雨的黑夜里失声痛哭。
而温悦,从复仇者变成了受害者,怨恨赵不尤对自己不忠,再不踏入赵家门;痛恨何欢说出了真相,让她失去了一切。
可她有什么资格抱怨赵家!
亲弟整个悲剧就是何欢造成的。
十五年前董谦暗杀温悦一家,侥幸才逃过一劫,从而以复仇为活着的目标。
确认温悦是亲姐姐后,为了让温悦和自己一样全心复仇,决意毁了赵家。
这是根本原因,温悦一清二楚。
赵不尤知道,赵家所有人都知道,甚至不管事是赵老爹也知道。作为当事人的温悦最知道。
还有一个细节:温悦一直在寻找弟弟,一直没有从家仇中解脱出来。
温悦清楚,活着的弟弟,和自己一样经历过生死的弟弟,一定会比自己更专注报仇,而且她就是江湖人,报仇雪恨,天经地义。
按理说,当赵欢告诉她邹勉是凶手后,应该是愤怒,应该是快意恩仇。
可是,她没有。
她最先反应是何欢在编谎话骗自己,直至何欢说赵不尤也知道的时候才开始痛恨,但痛恨的依旧不是凶手。
温悦认了何欢是弟弟后,为何一开始就只有怀疑没有欣喜,对待弟弟的态度总是满脸不高兴。
何欢买东西给赵家人,她甩脸子;何帮忙做家务,她视而不见。
她甚至毫不掩饰。
对待亲人苛刻,不为别的,只因为不需要了。
她不像一个亲姐,倒像一个嫌弃外戚的大姑姐。面对亲弟弟立志为无辜枉死的父母复仇,毫无感同身受和迫切感,该让何欢多失望,多悲愤。
何欢都拿着锋利的瓦片,都准备自杀了。
态度杀死温悦全家的,是董谦。
董谦又是谁?
是赵墨儿和赵瓣儿的生父。
知道这个真相的赵瓣儿放声大哭,虽然还是希望能得到温悦的原谅,但内心里知道这行不通,所以即便再想回到赵家,还是选择躲了起来。
赵墨儿更是懊恼至极,因为在大理寺任职期间一直很敬佩董谦,然而在知道是生父杀了温悦全家,第一反应是永远不会被原谅了,甚至恐惧到连人都不想见。
赵不尤因为被发单人刺激,一怒之下说出了实情,但在看到温悦的刹那间,悲痛之情毫不掩饰,为了安慰她,甚至硬挤出一个苦笑,可在无人的雨夜悲痛到走不了路。
因为赵不尤害怕永远失去她,还无脸挽留,只能痛哭一场。
他们都是正常反应,因为怕温悦伤心,所以尽力隐瞒,因为觉得对不起温悦,所以抱头痛哭。
然而温悦生气的点不是董谦杀了她全家,而是被欺骗了,赵不尤望着她,满眼不安,而她则淡定说,“我想听你亲口说。”
嗯,说什么呢,董谦这个大坏人,我要和你一起报仇?还是说,抱歉,我瞒了你?
恐怕温悦只注意到赵不尤不爱她了,真的淡定的有点反常,还没有回忆身世那会悲伤。
看到赵墨儿赵瓣儿跑开,她倒是紧张起来,后面更是冒雨寻找,真真一场姐弟情深。
赵墨儿只是跑开了,她就紧张到大喊,偏却没看到赵不尤哭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墨儿瓣儿再好有赵不尤对他好吗?
幸亏何欢不在,如果在该对温悦这个亲姐多失望,真相已经公开,该抱歉的抱歉,该后悔的后悔,唯独她还沉浸在回去不愿面对现实。
感情再深,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挽留吗,还不如赵墨儿那个不通情理的人做得对。
分崩离析的背后何欢住进赵家,温悦警告过两次:
第一次是送了一个摩和乐,说她永远不会忘记太湖的家,但现在的家她很珍视,所以何欢必须和她一起珍视爱护这个家。
何欢当时的回答是,“我听姐姐的。”
不用想也明白何欢找到她,并且相认,目的就是重组以前的家,正因为父母不在了,他们姐弟俩更应该团结一心,也因为父母是含冤而死,他们更应该倾尽全力为父母洗清冤屈,好全了父母的生恩。
可她偏不,言外之意就是死了就死了,活着的人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但与她悲痛地和赵不尤诉苦完全不一回事。
这就矛盾了,弟弟发誓要报仇,她退缩了,甚至拉弟弟做不孝子女。在赵不尤面前却又要做孝顺女儿。
第二次是何欢故意灌醉赵不尤和赵墨儿。
当时敬酒的时候,温悦不顾何欢举着的酒杯,对赵不尤说不想喝就不喝,是赵墨儿怕何欢太难堪,主动站起来碰了杯。
说实话,也就是何欢稀罕姐姐,但凡换一个弟弟,当时那么难堪的情景,更何况那份难堪还是亲姐给的,就应该转身走了。
何欢给赵不尤买腰带,送赵瓣儿裙子,她不高兴,赵墨儿一回家,她高兴的立马加菜。
晚上温悦打着看望的名义,实则伸手试探何欢真醉假醉。
这里何欢做得不对,因为酒里下了迷药。
她叮嘱何欢既然醉了就老实待着,如果出事了她不管。
何欢握着她的手撒娇姐姐会管,无奈下她应了一声,那时候两双手是握在一起的。
只是可惜温情背后是警告,在赵家与何欢之间做选择,对她来说不是选择题,而是单选题。
虽然小时候姐弟俩的感情非常好,只要何欢想要什么,她都会尽力满足,但他有了新的弟弟妹妹,有了新的家,以前的家被忘在脑后,以前的弟弟也没了感情。
这让何欢怎能不嫉妒,怎么不以最惨烈的方式揭露真相?
何欢再次以发单人的身份引诱赵不尤来到瓦子里,同时引来了赵墨儿赵瓣儿,逼迫赵不尤亲手揭开真相,让所有当事人退无可退。
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温悦为何离不开赵家?
温悦因为害怕发单人伤害赵家搬去了伞铺,一开始是赵瓣儿上门相劝,后来是赵不尤撒泼打滚。
她回来当天,赵家所有人以自己名字命名做一道菜表示欢迎,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
简而言之是赵家对她好。
也就是说她不是不愿报仇,而是习惯了赵家的温柔乡,身心早已匮乏,别说斗志,为了贪图这一点幸福,她宁愿忘记前世今生,只为抓住眼前的得失。
如果不是赵墨儿率先跑开,如果赵不尤再哭一会,如果赵瓣儿再软磨硬泡一下,她会毫无底线和颜悦色地对待赵家,好似从未发生过任何不快,而这一幕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吵两句嘴而已。
第二个问题是她为何反感何欢?
一个不为人知的人性是,她怕有人挑她的错。
苏家有个血海深仇没有报,虽然她已经更名换姓,但何欢每出现一次,就代表着她是个不孝女,只顾自已苟活。
所以,她希望何欢不要出现在赵家,就算知道也要偷摸相处,绝不能陷在现在的两难境地。
温悦为何不愿为父母报仇?
因为大道理在她这里不好用,她关心的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上心的是自己什么时候能幸福。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温悦真的很自私,甚至不敢想像当何欢怒吼自己才是亲弟弟,不得已用死证明自己的时候,是何等无助和绝望。
当我们受了委屈,当我们得不到亲人支持,我们的委屈就会无限放大,去大喊大叫,用极端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待亲人。
就如何欢用自杀的方式逼温悦一样,尤其是温悦那不温不火的表情,真能让人憋出内伤。
何欢何苦用最痛的方式折磨赵家,还不是在温悦那受了委屈,宣泄在了赵家,而温悦反过来心态赵家,环环相扣,冤冤相报。
赵家散了,赵墨儿赵瓣儿的身世一旦公开,俩人一个大理寺的职位,一个仵作,都得丢了饭碗,以后的日子更加难熬。
赵家抚养杀人犯的儿女,一个识人不清,赵不尤那“东京第一讼师”的名头就留不住了,更别想在开封府上值了。
而这一切源头都是温悦的错,该亲近的不亲近,该冷静的不冷静,才造成了一个悲剧。
因为何欢想得到亲情,所以嫉妒赵家,因为怕温悦不愿报仇,所以把赵家踩进泥坑里。
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
温悦是因,赵家是果;赵家是因,何欢是果;温悦是因,何欢是果。
可怜赵不尤和赵老爹,他们又何错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