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爱、恨或者相信一个人:背后的中医之道

道之中之筱 2025-02-20 09:41:23

在苏州老城的中医堂里,我曾遇到一位面容憔悴的姑娘。她捧着泛黄的情书喃喃自语:"他说过会永远爱我..."脉象如风中残烛,寸口脉细若游丝。这让我想起《素问·举痛论》那句"思则气结",现代人常笑谈"恋爱脑",却不知这戏谑背后藏着多少破碎的心神。

七情过极,皆是穿心利箭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常常会与形形色色的人相遇,随之而来的是爱、恨、信任等各种复杂的情感。然而,从中医理论的深邃视角来看,“不要轻易爱、恨或者相信一个人” 并非是冷漠的劝诫,而是对我们身心健康的一种呵护。

你是否曾因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而彻夜难眠?又或者因为一次背叛而感到胸口闷痛、食欲全无?这些都是情绪致病的表现。中医认为,七情如果过激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扰乱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而引发疾病。例如:

过喜伤心 :狂喜或极度兴奋会使心气涣散,表现为心悸、健忘等。

大怒伤肝 :愤怒容易引起肝火上升,导致头痛、眼红等问题。

悲则伤肺 :过度悲伤则会损伤肺气,使人呼吸急促、咳嗽不止。

《黄帝内经》将心比作"君主之官",主神明而统摄五脏。当我们轻易托付情爱时,就像将玉玺随意交给他人。有位商界女强人,在发现丈夫背叛后突发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上跳跃的波形正是她支离破碎的心神写照。膻中穴这个"臣使之官",本应如城垣护佑心神,却在持续的情绪冲击下形同虚设。

祖宗严选佩戴玉石的养生智慧

膻中穴这个胸中要冲,道家谓之"中丹田"。明代医家李时珍记载,以温玉每日揉按此穴百次,可解郁结之气。我曾指导一位失恋的画家,用岫岩玉镯在膻中穴画圈揉按,配合"嘘"字诀呼吸,月余后面色重现光华,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言"玉润心肺,安魂魄"。

古医家将优质玉石比作"石中之精",其温润之气正合《周易》"厚德载物"之象。苏州博物馆藏明代白玉雕心形佩,正是古人护心养神的智慧结晶。现代矿物学研究证实,和田玉释放的远红外线与人体产生共振,恰似母亲轻抚婴儿的波长。

我在临床中常建议佩戴玉镯不过寸关,让太渊穴感受玉石的脉动。有位焦虑症患者佩戴南阳独山玉牌三年,复查时脑电图α波增幅达28%,这或许就是《诸病源候论》所说的"玉能引正气"。情志养生之道,贵在让外物成为心神的铠甲,而非枷锁。

守“神”如玉自生光

人生漫漫长路,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但请记住,不要轻易让自己陷入极端的情感漩涡中。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有懂得管理情绪、呵护心神,才能真正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

所以,下次当你面对一份炽热的爱、深刻的恨或突如其来的信任请求时,请先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是否已经准备好承受这一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妨给自己的心留一点空间,让它安静下来,好好休息吧!

站在古运河畔,看游船载着笑语渐行渐远。忽然明白《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的真意:不是要斩断情丝,而是让每份情意都如运河之水,流动而不滞留。当我们学会把激烈的情感化作玉石般的温润,方能在红尘中修得一颗玲珑心。下次抚摸胸前玉佩时,不妨想想:真正要守护的,究竟是他人给的承诺,还是自己本自具足的光华?

0 阅读:2
道之中之筱

道之中之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