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陕西霍乱致10多万人死亡,民国如何在3个多月内控制疫情

历史大学堂 2022-07-15 14:36:58

1932年,陕西省关中和陕北地区爆发罕见的霍乱疫情。1932年6月19日,潼关县出现第一例霍乱病例。紧接着,霍乱向陕西全省全面扩散,造成大量人民群众死亡。根据当时的统计,陕西省有60个县出现疫情。疫情造成13万到14万群众遇难。

面对残酷的疫情,民国陕西省地方当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防控疫情。到1932年9月下旬,关中的疫情已经基本停止蔓延。这就说明,民国陕西省地方政府在3个多月内控制了疫情。那么,民国陕西省当局是如何做到在3个多月内控制导致陕西省13万人死亡的霍乱疫情呢?

上图_ 潼关古城全貌

第一,陕西省政府派出人员对疫情实施调查。

陕西省的潼关县出现疫情后,根据1932年7月1日《西北文化日报》的记载,陕西省政府于1932年6月28日派出官员到潼关县调查疫情情况,为疫情防控做好准备。参与疫情调查的官员身边带有助理医师2人、看护2人。于6月28日早上出发,傍晚到达潼关县,着手就疫情形势展开调查。

为及时掌握各个县的疫情形势,陕西省政府下令各县对疫情数字进行统计,上报陕西省民政厅。其具体史料的记载证明,陕西省政府民政厅得知各县发生霍乱,死亡颇多,让各个县长将每日霍乱发病人数、死亡人数通过邮电方式发给卫生署有关部门。

上图_ 1932年陕西省各县霍乱患者总数,死亡人口一览表 (截图来自文章《刘炳涛:1932年陕西省的霍乱疫情及其社会应对》)

第二,掌握疫情情况后,陕西省政府对疫情核心区域潼关县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采取坚决措施斩断疫情传播渠道,遏制疫情疫情扩散蔓延。

切断公路交通:1932年7月,陕西省政府召开第105次政务会议,省政府王委员提出,由于潼关有霍乱疫情,希望将省会西安市到潼关的长途汽车停运一周时间。邮政和防疫用车辆经过检查后可以通过。这一建议在7月2日提出。到了7月7日,西安市临时防疫医院委员会向陕西省政府递交了断绝西安到潼关公路的防疫提案,潼关到西安之间的公路交通断绝。

铁路交通在7月6日停开西安到河南境内的火车。到了7月中下旬,在杨虎城将军的过问下,潼关到河南境内的火车恢复开通。

上图_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

第三,公安局监督防疫,实施防疫的法治规范化管理。

抗击疫情需要执法部门的法律支持,在1932年陕西省防控霍乱疫情的“战斗中”,陕西省的公安机关在协助公共卫生管制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西安市防疫医院常委会召开的临时会议上明确了公安局的职责——

1.公安局监督各个住户用石灰消毒,公共场合由公安局亲自负责消毒。

2.严令禁止出售水果,蔬菜必须经过公安局的严格检查没有问题才能出售。

3.公安局扩大宣传防疫。

4.公安局要求所有居民,发现霍乱患者必须上报,以便对患者居住的地方实施消毒。

5.霍乱遇难患者,禁止在城内掩埋。

各个县的公安局都按照省上公安局的要求,严格执行各项疫情防控的要求。陕西省公安局还印发册子,向民众宣传防疫知识。册子的内容包含:序言、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公共卫生。结尾有卫生条例六则和防疫十要。以简洁明快,民众能听得懂的语言向民众宣传防疫知识,推动公共卫生防疫政策在全省的实施。

上图_ 民国时期潼关县城

第四,成立专门的防疫机构,实施隔离救治等一系列防疫措施。

从疫情防控的政策上看,民国时期的陕西省政府采取的专业措施已经和今天应对新冠肺炎的做法有相当多的相似,甚至是相同之处。在民国那个东西方文化碰撞,国内军阀混战,老百姓普遍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动荡年代里,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却在极其艰难地成长。而陕西省政府的疫情防控有利,离不开著名爱国军人杨虎城的鼎力支持。

在杨虎城将军的支持下,陕西省政府的防控措施包含——

1.设立专门防疫机构,陕西省政府设立西安市平民医院为统一的防疫机构。在陕西省政府召开的第105次政务会议上,陕西省民政厅厅长建议,将西安市平民医院更名为西安市临时防疫医院,为全省防疫的指挥领导机构。陕西省全省的防疫由西安市临时防疫医院领导。西安市临时防疫医院可能还承担隔离治疗西安市内霍乱疫情患者的任务。

上图_ 1932年陕西省霍乱传播流行时空分布图 (截图来自文章《刘炳涛:1932年陕西省的霍乱疫情及其社会应对》)

2.训练医师、增派医疗队控制疫情。陕西省政府指派绥署军医处医务科长薛道五从全省各地的医院派出8名医师、4名护士和军队医务工作者组成医疗队,前往疫情最严重的潼关县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各个县成立防疫处,在西安市临时防疫医院的统一领导下展开疫情防控工作。

由于全省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各个县都希望省上派出医疗队支援,西安临时防疫医院决定向各县派出医疗力量增援。西安临时防疫医院设立防疫人员训练班,培训考核医务人员。截止到1932年8月19日,投考防疫人员训练班者有八九十人,毕业有40多人。这40多名医务人员都派到爆发疫情的各个县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上图_ 1934年西安城东门里长途汽车

3.在全省范围内强制注射霍乱疫苗,传染病防治,疫苗是根本办法。在当时,陕西省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注射霍乱疫苗,防治疫情扩散传播。根据《西北文化日报》的记载,陕西省有关部门在军队内注射疫苗,伙夫和士兵都注射霍乱疫苗。政府的公务员和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免费注射霍乱疫苗,针对民间也有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4.宣传疫情防控,督导全省防控。为了让霍乱的疫情防控深入人心,西安临时防疫医院决定发出传单5000张、标语每条1000张,共3万份标语宣传疫情防控的知识。各个县在公安局和地方的团体的督促下要求各区各乡镇实施强制性的消毒清洁活动,即便本县境内没有疫情,也要实施强制性的消毒清洁活动。西安临时防疫医院下发的传单包含有消毒方法、禁止食用生冷食物、防止苍蝇传播疾病、不要吃瓜果、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等疫情防控知识。

上图_ 潼关县城 图

第五,社会团体和名人的努力,西安市红十字会在陕西省红十字会的支持下向各地发放50包防疫药品,榆林红十字分会将各类药品向各县发放。就连远在上海的团体华洋义赈灾总会向西安分会赠送3000盒万金油和其他药品。

除了社会团体,社会名人也努力抗疫。杨虎城夫人谢保真女士捐献800瓶霍乱疫苗,浙江的胡子谟先生捐献300瓶霍乱疫苗。朱子桥捐献急救药水15000瓶、注射器50个,让爱心人士携带好药品奔赴各县发放。

第六,民众配合。

西安市内接种疫苗人数络绎不绝,长安县在县党部东边设置防疫处,3天内有1500人注射疫苗。富平、大荔、蒲城等地在公安局的督促下实施全面大扫除。榆林禁止孩子上街随意大小方便,各类街道垃圾必须清理干净。这些措施有效保持卫生,防止疫情扩散。

在广大农民地区,民众缺乏科学知识,用迷信的方法思考疫情,普遍采取祭祀办法控制疫情。有的民众从村子逃亡,在很大程度上给防疫带来消极影响。

上图_ 民国潼关乡村

但不管怎么说,陕西省政府在极其动荡的年代里,依靠民众尽最大限度的配合、社会团体的支持,到1932年9月底基本控制关中地区的霍乱疫情扩散。霍乱疫情直接促使陕西省建立自己的公共卫生体系。

疫情过后,杨虎城提议设立陕西防疫处,在西安市内开始大规模接种霍乱疫苗。全省有16万人接种霍乱疫苗。1933年,陕西省成立了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应对未来可能爆发的疫情,这就是今天的西安市第八医院。

作者:孙毅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1932年陕西省的霍乱疫情及其社会应对》 刘炳涛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28

历史大学堂

简介:阅读微刊物,一分钟读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