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明知对方已婚,仍执意要嫁的民国才女,后来怎样了?

乐怡笔谈 2020-08-21 20:14:31

民国是一个名人大家辈出的年代,也出了不少才女。民国的女性处于新旧思想交替激烈碰撞的年代,她们大胆追求自由恋爱,对爱情和婚姻充满憧憬。但也有不少女性,深深陷入爱情的漩涡,遇人不淑,白白搭上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比如说,当时有不少新时代的女性,才华横溢,在文艺界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偏偏爱上了已婚男人。然后还执着地嫁给了已婚男人。她们后来的人生际遇如何呢?今天就来盘点一下。

1

庐隐,(1898——1934),与林徽因、冰心齐名,被称作“福州三大才女”。庐隐颇具才情,大学时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她在大学的福建同乡会认识了郭梦良。郭梦良才华横溢。庐隐几乎对他一见钟情。虽然此时,庐隐已经有婚约在身,(庐隐的未婚夫叫林鸿俊,两人在中学时认识。)庐隐爱上郭梦良以后,他觉得和郭梦良相比,自己的未婚夫是那么的俗不可耐。但为了郭梦良,庐隐不顾家人朋友劝告,毅然与未婚夫退婚。

可是,等待她的并不是才子佳人的大团圆结局。原来郭梦良已是有妇之夫,而且无意离婚。不过庐隐毫不在乎,依照郭梦良家乡的风俗,他可以娶两个妻子,而庐隐不顾舆论和家里的反对,毅然与郭梦良结婚。

庐隐是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她秉承感情至上的原则,她的第一个恋人是她好不容易才争取得来的,但在爱上别人后就一点也不吝惜地和前任爱人分手。不顾郭梦粱有妇之夫的身份毅然下嫁,外界的舆论她不屑一顾。

她曾说过:“生命是我自己的,我凭我的高兴去处置它,谁管得着?”

也许庐隐对感情不严肃,但她对感情的态度却是绝对真诚的,绝不参杂任何杂质,感情消失的时候就潇洒地分手。

但是社会容不下这份潇洒,庐隐的很多朋友对此也不能接受,而庐隐的态度就是不理会,一头扎进爱的天地里。

但她的甜蜜只持续了一个月,随郭梦良回家探亲时,庐隐遭到了郭梦良家人的冷嘲热讽,被视作是姨太太。而郭梦良因为与原来的妻子还有感情,所以对庐隐尴尬的处镜不闻不问。庐隐在为郭梦良生下女儿没多久,郭梦良便因伤寒离世了。

庐隐的第二段婚姻,是嫁给了比她小8岁的李唯建。李唯建与庐隐相识时,还在清华念书,是个小有名气的诗人。可惜,他缺乏责任心、生性疏懒,加上诗人不受拘束的气质,全家的生活只靠庐隐一人维持。后来,庐隐怀孕,因经济原因仅以数十元雇了一个助产士。谁料竟被庸医刮伤子宫。终因失血过多,香消玉殒。

2

张爱玲,(1921——1995),“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滩有名的当红作家。她为世人所知的除了她的小说外,还有她和胡兰成的一段倾城之恋。张爱玲23岁时,认识了比她年长15岁的胡兰成。原生家庭的不幸,令张爱玲自少就缺失家庭温暖。她需要一个疼爱她,呵护她的男人。而胡兰成是情场老手,深谙女性心理,两人很快陷入热恋。

张爱玲与胡兰成认识时,胡兰成已经结过三次婚。原配妻子唐玉凤和第二任妻子全慧文都曾为胡兰成生过孩子,最后遭胡兰成无情抛弃。胡兰成为了迎娶张爱玲,巴不得马上和当时的第三任妻子歌女应英娣离婚。张爱玲明知胡兰成已有妻室仍执意要嫁。真的是为了爱情,低到尘埃里去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颁布无条件投降诏书,胡兰成的大限到了。全国各地都在搜捕汉奸,胡兰成在日本人的安排下东躲西藏,后来潜逃到温州杭州一带。

张爱玲在1946年2月从上海千里寻夫,好不容易找到温州,但胡兰成为了藏身,加上耐不住寂寞,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女人。张爱玲千里迢迢而来,带给胡兰成的并不是惊喜,而是惊怒。

在安乐的日子里,张爱玲的才华、趣味,她的妙语如珠是可以带给胡兰成审美的愉悦和心灵的滋润。但在逃难中,这一切显得那么虚幻,不切实际。胡兰成幻想着无数共存的美梦,张爱玲或许不在乎胡兰成逃犯的身份,但以她的骄傲,又怎会允许自己落入这么可怜的境地?

她还是热烈地爱着胡兰成,但她也清醒地认识到他也不过是自己笔下的佟振保、红玫瑰、白玫瑰,现实的女人、理想的女人都想拥有。

张爱玲最终忍受不了胡兰成的花心,下定决心离婚。后来,张爱玲到了美国。遇到了第二任丈夫赖雅。赖雅比张爱玲大30岁。与张结婚不久就瘫痪在床。在这10年婚姻中,张爱玲不得不用自己的胳膊为赖雅遮风挡雨,直到赖雅去世。1972年后,张爱玲深居简出,开始长达二十多年的独居生活,直至1995年,孤独地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3

王映霞 (1908-2000)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是民国作家郁达夫第二任妻子。郁达夫初识王映霞时,家中已有糟糠之妻孙荃。一开始,王映霞面对这段感情还是有过犹豫、困惑的,但架不住郁达夫狂热的追求。最终还是嫁给了郁达夫。

由于年龄和性格的差异,二人婚后渐生裂痕。特别是郁达夫怀疑王映霞与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有染。

诗人汪静之在其遗作《王映霞的一个秘密》中,说郁、王离婚的主要原因是王映霞与戴笠关系暧昧。

总之是王映霞那边出现火烧云,郁达夫不扑火,还拚命扇火。大吵之后,王映霞出走。郁达夫后在《大公报》上登"寻人启事",让王映霞下不了台,颜面尽失。

后虽经朋友努力撮合,两人勉强复合,但彼此心中都留下伤口。没等复原,郁达夫又在出版的《毁家诗纪》中,自暴家丑,主动谈及王映霞的红杏出墙。

这之后,王映霞就再也不想维系本已平淡的婚姻。最终二人12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郁达夫曾经费尽心思,几经周折方才娶得美人。可惜二人最后还是分道扬镳。婚姻生活不同于恋爱时的甜蜜和热烈,有时难免变得乏味,关键看你如何去经营。王映霞本不想放弃这段婚姻的,她也尝试过努力去维系,跑到印尼的荒岛上执教,终无法忍受那里的贫瘠而离开。

王映霞与郁达夫分手后,辗转至重庆。1942年,王映霞又与钟贤道在重庆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与庐隐和张爱玲相比,王映霞最后的结局稍微好点。她与钟贤道38年婚姻生活,可以说是平静朴实的。她晚年回忆说:"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

【本文由@月然的文史笔记 原创,原是图集首发头条号,后来删去,今扩写成文章再发表。图片来源网络】

(谈文人墨客,聊历史故事,品书画诗词,这里是@月然的文史笔记,欢迎关注!)

1 阅读:1199

评论列表

秋日断笺

秋日断笺

7
2020-08-26 13:46

民国的时候,喊着反对封建婚姻,追求恋爱自由。可偏偏忘了,婚姻是需要责任的。盲目追求恋爱的浪漫自由,背弃婚姻家庭的责任,注定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