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哪吒2:魔童闹海》以雷霆之势横扫春节档电影。据悉,2月6日傍晚时分,《哪吒2》票房已突破60亿大关,登顶中国影史冠军。而且,目前票房数据仍在不断攀升中。
作为国漫忠实粉丝,看到这个票房数据真的很激动。从《秦时明月》到《大鱼海棠》、《长安三万里》、再到现在火出天际的《哪吒2》,国产动漫终于摆脱《熊出没》般的低幼叙事,深挖传统神话的东方美学内核,最终探索出一条成人化的国漫新路径。
当观众为影片中出色的特效、精彩的剧情、还有那振奋人心的台词热血沸腾时,不少人也开始注意到导演饺子(杨宇)的另一个身份——华西医科大学的毕业生。
不知道是不是学医的人都有绘画天赋?日本动画界国宝级人物手冢治虫,原先是个医学博士,因为兴趣,最终弃医从画。
还有西方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对就是那个创作出《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达芬奇,可能大家都以为他是鼎鼎大名的画家,但他除了是画家,还精通人体解剖学。
而饺子导演,这位开创了国产动画奇迹的鬼才,在2002年于医学院大三期间开始自学动画创作后,用一场长达23年的跨界突围,给当代教育体系投下一枚深水炸弹。
中国医师协会2023年报告显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转行率高达38.7%,超六成医学生月薪不足8000元。
而在另一边,动画产业人才缺口达30万,顶尖动画导演平均年薪突破200万。
当“稳定饭碗”与“人生理想”剧烈碰撞,当手术刀遇上画笔,饺子用一部封神之作为这场跨界突围战给出破局答案。
2
在《哪吒2》制作现场,饺子要求团队用“诊断思维”审视角色:哪吒眉骨的3毫米调整需附上“解剖学依据”;敖丙鳞片反光强度必须匹配“角膜反射原理”。
这种近乎偏执的严谨,让动画师哀嚎:“导演把我们都当成医学生来操练!”但就是这种解剖动画的执着,使得电影每一帧仿佛都如同病理切片那般严谨,这何尝不是临床思维在创作中的降维打击?
3
清华大学文创研究院调查显示,非科班导演的作品创新指数比专业出身者高出27%,其中医学背景创作者在角色塑造、细节逻辑维度评分断层领先。
正如饺子所言:“临床训练教会我,完美不是无懈可击,而是找到病灶的核心突破点。”
4
而对于困在围城里的医学生:他们为何不敢成为下一个饺子?
教育部2022年数据显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平均每天学习时长11.6小时,五年背诵超200万字教材。
这种高强度的专业驯化,造就了惊人的结果:某985医学院调研显示,87%的学生认为“转行等于承认失败”。
所以哪怕是要面对医患矛盾、薪资倒挂的现实困境,更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还是选择留在专业围城中。
5
斯坦福大学追踪研究显示,近十年全球顶尖创新者中63%有过重大跨界经历。当我们还在为“35岁职场危机”焦虑时,这群破壁者用行动证明:所有专业积淀终将在某个维度绽放异彩。
面对每年大学生毕业季求职难的困局,我们从饺子导演身上学习到突围指南——大学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建立“能力迁移地图”,梳理专业训练赋予的底层思维。此外,还可以践行“20%突围法则”:每天用1小时探索兴趣领域,五年即可积累1825小时专业级训练。
6
《哪吒2》登顶中国票房冠军,这不仅是导演饺子对动画行业的致敬,更是一封写给时代的战书。在这个信息不断处于重构知识壁垒的时代,固守专业护城河或许才是最大的风险。
正如哪吒用混天绫搅动东海,发出那震耳欲聋的惊呼“我命由我不由天!”每个年轻人都该问自己:我们真正要对抗的,究竟是外界的质疑,还是内心那个说“不可能”的声音?
毕竟,人生最大的风险,不是踏出舒适区时的踉跄,而是困在别人的剧本里,活成一道标准答案。
九天
全国就一个饺子。
乐怡笔谈 回复 02-11 22:04
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