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
最近,人民币大幅升值,但A股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强势,主要是小盘股反弹比较凌厉,大盘蓝筹表现较弱。
说明市场反弹的动力源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是来自经济复苏。流动性的缓解,最受益的是小盘,而大盘蓝筹还要看经济。
从大盘看,虽然情绪很低迷,信心不足,但股价甚至“舍不得”跌破10日均线,走势比去年11月的反弹强一些。不妨多给市场一点时间,特别是底部的时候。
不记得在哪本书看到的,说熊市会跌到让价值投资者骂街、割肉。因为价投们都是喊抄底,人弃我取的,他们是市场中最大的多头。连他们都受不了,就要否极泰来了。这段时间,的确是见到很多以前买白马蓝筹的在骂街、割肉,应该是差不多了。
下面再分享一篇老文,最早发布于2018年,现在回头看,依然不过时。
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分四个阶段,它总是在绝望中新生,在犹豫中上涨,在自信中死亡,在希望中下跌。
1、第一阶段:绝望中新生
此时市场一片沉寂,稍有反弹,就会遇到巨大的抛压。人们对救市开始免疫,大V们开始讨论中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专家、机构和媒体都说经济复苏尚需时日,股评们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2013年这次的最后一跌非常绝望,伴随着银行钱荒,记得当时余额宝年化收益高达7%,而且还爆出光大银行60亿贷款违约事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百度搜索下当时的新闻报道,现在都能感受到那时的悲观情绪。
不知不觉中,股价似乎慢慢企稳了,虽然大多数人仍然觉得大盘还有进一步下跌空间,但已经有一小部分人开始小心翼翼地买入了。
2、第二阶段:在犹豫中上涨
股市在人们的将信将疑中,已经上涨好几个月了,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回调,市场也慢慢热闹起来。
在这个阶段,专家们会分成两派,一派觉得牛市来了,一派认为这只是反弹,双方在网络上激烈辩论。随着股价的不断上涨,持“牛市来了”的专家越来越理直气壮,追随者也越来越多。
这是2015年牛市的真实写照,现在我还记得微博上有个知名股评打赌大盘绝对不会涨到3000点,如果突破3000点他就永远退出微博。后续的故事就有点狗血了,他虽然删除了所有以前的微博,也淡出微博几个月,但股灾的时候他又回来了,而且似乎觉得股灾证明他当初是对的。
这个阶段,有些老股民因为担心反弹终结而早早获利了结,但随后都感到后悔不已。朋友间聚会的时候,偶尔也会讨论几句股市的话题。
天下苦熊久矣,为了稳妥起见,媒体开始报道都会模棱两可,但已经开始倾向于用乐观态度解读所有信息,好像以前的那些利空都不见了一样。
2015年我看到最哭笑不得的一句话是“宏观经济不好,需要股市来带动企业发展”,而对此人们都深信不疑。
3、第三阶段:在自信中死亡
股市盛况空前,到处都是暴富的神话,如果只是翻倍的收益都不好意思开口。股吧论坛热闹非凡,大家每天有说不完的话。你会第一次见到证券公司开户也排出长队,而身边那些对股市一窍不懂的同事、朋友也入市了。
各大机构、股评、分析师开始用最乐观的估值模型对股市进行预测,常识在此时会被遗忘,甚至会被狂热的人们羞辱。
当时不少人说:“这轮牛市不涨到6000点能叫牛市吗?所以,肯定会超过6000点,然后我们再止盈。”现在回头看,这种言论压根没有逻辑性。但在当时,很多人都信了。
在股民们看来,任何一次回调都是加仓的机会,他们对经济充满信心。但不经意间,暴跌开始了,买在山顶的股民开始出现亏损。
4、第四阶段:在希望中下跌
人们还抱着黄金十年的幻想,下跌的初期成交量依旧很大,毕竟比顶部更便宜了,此时人们都相信这仅仅是回调。
在股票群中,人们发泄着不满,也相互慰藉。救市政策不断出台,但负面的利空消息也不断出来了,原来经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在这个阶段,基金经理、股评家、代客理财者都会给自己的亏损找理由,似乎必须找到一个不可抗力的理由。也很好理解,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把错误推向外界更容易向客户或粉丝交待吧。
如果仔细听的话,唱空的声音也慢慢大了起来,股民陆续开始清仓......
做个总结:
当你灰心丧气想清仓的时候,请拿出本文看看,是不是市场已经处于绝望的底部了?
当你自信满满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请拿出本文看看,是不是刚好处于牛市,并不是自己的能力多出众?
当你身边的同事、同学都开始讨论股市的时候,请拿出本文看看,市场估值是不是已经很高了?
本文完~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