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打药,为啥番茄灰霉病还是难防治?2个方面要做好

潮流看时尚 2025-02-16 03:46:00

番茄作为我国冬春季节不可缺少的一种蔬菜,通俗称为“西红柿”,随着气候的变化,番茄生长环境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有许多种植大棚的农户认为大棚里的环境比户外好得多,但也因为这样就会放松警惕。

而实际上,大棚不好的地方就在于通风性较差,温度和湿度更难控制,由此家争取的温度时慢慢就变成慢慢逼近危险的环境,所以农户在种植的过程中也常常会遭遇灰霉病这个病害。

它是番茄种植过程中最常见,也是对农户影响最大的病害,因为它较难防治,而且病害又较为严重,所以经常让农户感到苦恼,甚至已经喷药好几次,但最终都没能完全消灭掉。

所以其实很难治的病害是很容易令人忽略的,那么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病害呢?

为什么说它难以防治?

为什么会发病?

这种病害其实主要是发生在低温和高湿的环境中,并且传播速度比较快,所以如果不及时防治的话,将会导致大棚里面的番茄全部感染。

那么具体是从哪里感染,并且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传播?

这种病害主要是从花朵下手进行感染,一开始先将花蕾感染,接下来就变为黑色,然后就是导致果实烂果,感染后果实上会生成褐色、暗褐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斑点就会连成片。

并且不止是果实,会感染的部位还有叶子、茎部等地方,到了最后,整株植物就都会被病毒感染,最终导致全落果。

所以说这种病害给农户造成伤害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进行防治是很重要的。

这种病害经常发生在阴雨天持续几天不见天日的时候,因为在这种环境中比较潮湿,而且自然环境的不稳定造成了室内温度无法控制,仅有一些防护措施微微保持着室内的温度,如果持续阴天的话也会使环境降温。

所以一方面是自然界中的阴天,一方面却没有阳光与之对抗,保持温度会比较困难,再加上高湿度的环境,于是这种病害一触即发。

那么作为农户来说,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灰霉病防治举措:

大棚番茄需要一定的温度来保证生长,所以如果想降低湿度的话,就需要降低温度,但人为拉高到一定范围的温度也不会轻易下降太多,所以需要采取方法来改变种植环境。

具体方法如下:

1. 首先要让番茄植株之间有间隔,以便于进行空气流通。

空气流通不仅仅能够降低湿度,还能够使得温度适当保持在适宜范围。

因为番茄这种植物一般生长温度是在20~25℃之间,所以可以保持这个温度的范围来防止番茄生长过快或者过慢。

并且湿度不能高于90%,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生长效果。

所以在这之后需要间隔一定植物距离进行通风换气,这样才能使植物之间能够有合适的生长空间,也不会因为空气不流通就造成湿度过高。

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了,那么番茄就不会受到灰霉病病毒的感染。

并且一般情况下消灭孢子的话,在70℃以上的话都是可以杀死孢子的,这个是个不错的方法,所以可以稍微提高一下温度,这样也能达到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喷药的时候要连续喷施2~3遍,如果发现有新的病害,还需要进行及时处理,对新的发病部位进行喷施。

有效杀菌剂:

具体用什么药物进行喷施,确保其有效性,就从它的成分上来看,可以选择以下几种:

1. 啶酰菌胺:其属于一种广谱性的药物,同时还有一定程度的内吸性,对植株体内外都有很好的效果。

2. 吡噻菌胺:该药物对番茄灰霉症状患者、带叶等部位喷施具有良好的效果。

以上这两种药物喷施之后,还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保证其效果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保证在之后的发展中,不被危害。

0 阅读:0
潮流看时尚

潮流看时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