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出怪现象,明明现在经济不景气,可为什么旅游的人却变多了?

映巨大的阳谈世界 2024-10-07 02:59:51

朋友圈又在晒旅游照片了! 朋友刚从西藏回来,高原反应还没缓过来,就急吼吼地发朋友圈:“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

图片里是超级蓝的天空和一排排的雪山。 点开评论区,清一色的“羡慕”。 有人说:“有钱真好,说走就走”。

也有人说:“真潇洒,不像我,被996绑在工位上”。

这似乎成了当下的一种常态:一边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裁员、降薪的消息不断;另一边却是朋友圈的“诗和远方”,旅游市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边喊着“钱包空空”,一边却在景区“挥金如土”,这届年轻人,到底是怎么了?

打开社交媒体,有关经济形势的讨论甚嚣尘上。 裁员潮、降薪潮、企业倒闭…… 各种不好的消息凑在一起,让人对未来有点不知所措。

2023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72元,比去年同期名义增长了6.5%。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5.8%。

乍一看,数据还挺不错,但跟疫情前的增长速度比,还是差了点儿。 尽管经济在下滑,旅游市场却异常火爆。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报复性消费”曾经是解释这种现象的热门词。

疫情期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在政策放开后集中释放,旅游作为一种体验式消费,自然成为人们的首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报复性消费”的热度逐渐消退,旅游市场的火爆却仍在持续,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逻辑?

网友“柠檬精”吐槽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能花钱了,经济不景气,还到处旅游,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网友“佛系青年”则表示:“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为什么还要亏待自己? 旅游就是为了放松心情,给自己充电,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或许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在面对经济压力和生活追求时的不同选择。

“经济寒冬”与“旅游热”看似矛盾,实则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旅游市场供给侧改革,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结构性变化,都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

以前,很多人觉得旅游就是上车补个觉,到了地方拍个照。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早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更加注重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

从朋友圈里精致的旅拍照片,到小红书上详细的旅行攻略,无一不反映出人们对旅游品质的追求。

现在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打卡拍照,更希望在旅行中深入体验,放松心情,感受当地文化,找到内心的自我。

大学生小王,假期没有选择跟团游,而是约上三五好友,开启了一场“穷游”之旅。

他们住青旅,吃街边小吃,用有限的钱,感受不同城市的风情和生活。

对他们来说,旅游的意义不在于花了多少钱,住了多好的酒店,而是这段旅程带给他们的成长和体验。

为了cater到不断升级的旅游需求,旅游市场也在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不断推出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传统的旅行社不再是人们出游的唯一选择,各种在线旅游平台(OTA)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预订服务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从机票酒店预订,到景点门票购买,再到当地玩乐项目推荐,一个手机App就能搞定所有行程安排。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公司纷纷推出各种特色线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针对大学生群体,推出“特价机票+青旅住宿”的穷游套餐;针对老年人群体,推出“慢节奏、休闲游”的老年团;针对家庭亲子游,推出“寓教于乐、亲近自然”的主题乐园线路……

现在拼车自驾游挺火的,年轻人通过网络平台找到一起玩的伙伴,开车出去旅行。这样既能省点儿钱,还能享受自由随性的旅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休闲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多。 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完善,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可支配的休闲时间,为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在高铁和航空发展很快,给大家出行带来了更多方便。 以前去个地方可能要好几天甚至几个月,现在坐高铁或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

交通方便了,大家出行更容易了,也让旅游市场更加活跃。 “经济寒冬”与“旅游热”并存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有人认为这是“报复性消费”的体现,也有人将其解读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然而,无论何种观点,都无法否认一个基本事实: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趋势与经济形势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经济下行压力下,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难免会受到一定影响,消费更加谨慎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会完全放弃消费,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性价比和体验感,在有限的预算内,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旅游作为一种兼具精神享受和物质消费的活动,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符合理性消费的趋势。

人们不是在“报复性消费”,而是在“精打细算”地享受生活。 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旅游产品,在旅途中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为未来积蓄更多能量。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得挺快,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旅游总收入 mencapai 6.63万亿元,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11.05%,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

现在经济压力增大,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它既能稳住经济,又能推动增长。

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还能提升国民幸福指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以及科技发展对旅游行业的赋能,未来旅游市场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现在大家都喜欢旅游,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跟团游,喜欢去热门景点打卡。这种旅游方式成了主流。

然而,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旅游体验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旅游线路,而是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定制专属的旅行计划。

为了 cater 到这一趋势,旅游企业将更加注重开发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例如:主题乐园、民宿、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游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旅游行业也在加快数字化的步伐,智能旅游成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现在,游客可以通过在线预订、电子支付和人脸识别等技术,享受到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旅游服务。

AR/VR、虚拟导览等技术的应用,则为游客带来了更加 immersive 的旅游体验。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生态旅游注重保护大自然,让人亲身体验美景,满足了大家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需求。

乡村旅游让人体验乡村的文化和田园风光,提供了一种远离城市喧嚣、放松心情的生活方式。

“经济寒冬”与“旅游热”并存的现象,并非矛盾对立,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享受的追求,以及旅游行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共同推动了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

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潮流,未来还会继续发展,为经济带来新动力,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多彩多姿。

0 阅读:0

映巨大的阳谈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