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2周票房破10亿,暂列内地年度票房榜第四名。
在这样一个疫情反复的非热门档期,《人生大事》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足以骄傲,不仅让许多影院提振了信心,更让所有热爱电影的人看到了希望。
但是。
《人生大事》并没有吹得那么好。
这么说吧!这是一部演员七分、剧本负二分的亲情题材电影。
主演们都很给力,无论是形象大变的朱一龙,还是毫不怯场的杨恩又,老青幼三代演员在片中的互动自然流畅,诠释角色的性格也足够立体。
偏偏,剧本停留在四线水准。
一、假殡葬真亲情,别强蹭《入殓师》《人生大事》的故事切入点的是殡葬行业,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了去年在内地上映的经典电影《入殓师》。
以殡葬行业作为切入点,在内地电影确实是少见的。可要想跟《入殓师》这样的电影做比较,多少有点不自量力。
《入殓师》的经典之处在于,面对死亡的过程也是在对生的思索,主角也在成为入殓师的过程中逐渐参透人生。
可以说,这是一部观赏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电影作品,时至今日已然成为影史的一部经典佳作。
《人生大事》虽然还没有经历时间的洗礼,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对于殡葬行业的描述与理解很表面。片中三场与死亡和葬礼有关的戏更是浅尝即止,开头肢体的局部镜头、修复过程的仰拍镜头,以及最后的抬棺,都显得简略而匆忙。
殡葬行业对于故事的推动起不到过多的作用,主角从这个行业中得到了转变更是忽略不计。
真正推动情节发展的,不是殡葬行业而是人物的情感。因而千万别说《人生大事》是中国版《入殓师》,它撑死也就是个亲情题材的类型片。
二、搞笑催泪有一套,情节推动靠巧合《人生大事》这部电影是既有笑点又有泪点,但其实这里面的每一个笑点和泪点都是精心设计的。
举个例子,那段误食玩具、三人拣屎的桥段。
试问这么大个孩子会分不清玩具和零食吗?小孩分不清,大人分不清吗?
更别提拣屎那段,纯纯就是为了搞笑而搞笑。
催泪桥段也不新鲜。
莫三妹把孩子送上生母的车,突然孩子醒了,再然后是一段雨中追车戏。
是不是感觉似曾相似?有么有觉得很眼熟?
导演刘江江的背后是韩延,而韩延是那个拍过《滚蛋吧!肿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红花》的韩延。对于如何处理观众的情绪,韩延可谓是拿捏精准。
纵观整部电影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关联,是独立的、破碎的。
细数一下,年轻夫妇丧女、误食玩具、三十万的葬礼、收拾残尸、生母出现、老莫病逝、骨灰放烟花,这些段落之间缺乏强关联性,不仅转折突兀、出现巧合,甚至有种强行安排的刻意。
所有段落都没有预示性的开头,也没有闭合的结尾,仿佛一个个小品一样出现在电影里。
小文与莫三妹的父女关系刚步入正轨,生母毫无征兆地出现了。而且这个生母的人设也是满满的迷惑,且不说年少轻狂出国走一遭,回国之后的生活现状更是一片空白。
就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人,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把孩子交给他。
还有,莫三妹与老莫来了一个上阵父子兵,下一秒老莫就倒下了。那边小文刚安定下来,这边老莫就走了。
这哪里是爹啊!妥妥地工具人啊!
缺乏有效的剧情逻辑,靠着巧合强行推动故事发展,还对故事的每一处情绪充满了算计,这剧本实在是要多刻意有多刻意。
三、但凡是个人,都接不了这些事看完《人生大事》第一个感受就是:莫三妹是个大冤种接盘侠。
回想一下,一开始的莫三妹是个什么人?
为朋友蹲过牢、被好友戴绿帽、不喜欢家族行业。这些标签背后,代表着莫三妹对他人的信任感降到了冰点、对生活现状产生了厌恶。
说直接点,一个蹲过牢又遭遇背叛的人,是不是会变得自私多疑?
偏偏这样的前提,带了三天孩子就突然要收养了,背叛的前女友上门求办事竟然答应了,还有老爸诉了一段往事就决定要担起家族使命了。
到片尾更离谱了,孩子接手养也就算了,把孩子妈留下是也打算一起接盘吗?
整部电影没有任何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来证明莫三妹是如何转变成一个逆来顺受的接盘侠,仿佛他就是那个天选之人,万物皆可接盘的大冤种。
莫三妹这样敢于接盘、愿做冤种的主角,可以说是电影史上难得一见的奇才啊!
不可否认,迈入10亿票房大关的《人生大事》给士气低落的内地影市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充满了对观众的算计却不能换来掌声。
如只是单纯为了挣钱,那在商言商自然无可厚非。若偏偏要为自己加上“佳作”的标签,那可多少有点自以为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