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朱德回到阔别51年的四川,却被堂弟嘲笑:穿得不如县干部

广洲谈过去 2024-07-04 15:28:39

1960年3月9日,朱德回到了阔别51年的故乡四川,重新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这让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倍感兴奋。

然而让朱德没有想到的是,这趟回乡之旅居然让他遇到了一件尴尬的事,一向平易近人的他居然受到了自己堂弟的嘲笑。

那天,正当朱德与乡亲们亲热交谈之时,他的堂弟朱代良却指着他的衣服,嘲笑道:“你都在北京当大官了,怎么穿得还不如我们这的县干部呢?”

堂弟的嘲笑让朱德顿感语塞,一旁的老百姓也都安静下来,大家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朱德,想要听听他会怎么回答。

我们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装扮竟会让朱德招致村里人的嘲笑,而他又会如何回答?

农民之子:朴实无华

1886年12月,在四川省仪陇县的一个穷苦佃农家里,伴随着一声有力的啼哭,一个男孩降生了。

面对着这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儿,他的父亲却是一脸的垂头丧气,抬头看看这个家徒四壁的家,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默默地走了出去。

这个男孩便是朱德,生长在世代佃农的家庭里,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穷苦日子,在他的记忆里,父亲生性不大爱说话,终日在外忙碌,同子女们相处时间很少,幸而有母亲在,给予了他童年的温暖。

朱德的母亲是一位客家人,她身材高大,体格强壮,是那种典型的农村妇女,拥有着中国传统女性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她每天都要为全家20多口人做饭,除此之外,她还要抽出时间种田、喂猪、养蚕、挑水、挑粪、纺棉花,在朱德的眼中,母亲似乎一天都没有歇着的时候。

虽然朱德的母亲是一位传统的农民,但是她却并不因循守旧,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始终保持着一种思想开明的态度,允许他们勇敢地去做自己,这可能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她出生于一个民间流浪艺人家庭,年少时经常走南闯北,算是见过不少世面,所以看事情的眼光会更为成熟稳重。

对于年幼的朱德来说,最幸福的时光就是母亲纺线的时候,因为只有那个时候他可以陪在母亲身边,一边看着母亲纺线,一边听着母亲讲故事,幸福的时光在他们身边静静地流淌着。

母亲的朴实无华成为了朱德学习的榜样,在母亲的教导和影响下,他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各项生产生活技能,而且养成了热爱学习、不怕困难的性格,即使是在生活最困难的那段时间里,他也努力地学习,不浪费一分一毫的时间。

不仅如此,母亲乐于助人的性格也深深地影响着朱德,眼见着母亲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比自己更贫穷的街坊亲戚,这在年少的朱德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那就是要用实际行动为劳苦大众谋幸福。

在朱德六岁那年,为了上学,他迫不得已住进了一个地主家开办的私塾里,在那里,虽说是能读上书,但是他却要在放学后给地主家做活,什么挑水、放牛等等,三年的时间,他每天都饱受着地主的剥削和欺凌,这使得他从那时起心中便萌生了对于地主阶层的仇恨。

随着地主的不断压迫,朱德家的生活每况愈下,一大家子被迫分家,无奈之中,朱德被过继给了一个伯父,离开了从小生活的那个家。

幸运的是,这位同是农民出身的伯父对朱德非常好,不仅在生活上对他百般照顾,而且还出钱供他上学,就这样他终于有机会进入到正式的学堂读书识字。

从1905年开始,朱德考过科举、读过高等小学,甚至还在成都的一所体育学校里学习了一年,之后便回到家乡,在县立高小当上了一名体育老师。

对于朱德来说,这样的生活虽然很安定但却不是他的心愿,身处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他渴望着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

红军之父:艰苦奋斗

1909年春天,为了心中的志愿,23岁的朱德辞别了家人,同好友一起南下求学,在经过了70多天的长途跋涉后,他们终于到达了云南昆明。

通过不懈的努力,朱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而后又因表现出众被选拔进入特别班,这让他感到非常喜悦和激动。

在云南陆军讲武堂这座革命的大熔炉里,朱德接触到了先进的民主革命思想,受此影响,他毅然选择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全身心投入到接下来的辛亥革命斗争之中,立志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伟大的民主革命事业。

1922年11月,在周恩来的介绍下,朱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又到苏联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军事学习,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内外兼修。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正式打响,朱德以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的身份参加领导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经过4个小时的战斗,起义宣告成功,南昌城头飘扬起胜利的红旗。

起义成功之后,面对疯狂反扑的国民党反动派,起义军决定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

然而,这一路却是几经波折,在经历了接连的失败和重创之后,起义军伤亡惨重,队伍里出现了混乱和动摇的声音,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

当此危急时刻,朱德勇敢地站了出来,他将所有人聚集起来,召开军人大会,在详细说明了当下的革命形势和任务后,他坚定地指出:“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在朱德坚强革命意志和坚定胜利信心的感召下,将士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经过一系列的整编和改组之后,朱德率领着这支近千人的铁军重装出发。

1928年4月,在井冈山上,朱德率遇见了毛泽东,在两人的携手奋进下,两支军队汇成一股,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由此宣告成立,这便是后来的红军,而作为最高军事指挥员的朱德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红军之父”。

红军成立之初,井冈山上的条件非常艰苦,为了保证军队战斗力,军队里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挑粮,来回有五六十里,加之又是山路重重,非常难走。

朱德虽然身为军长,但也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主动加入到挑粮的队伍之中,白天挑粮,晚上还要研究作战方针,战士们都心疼他,就悄悄地把他的挑粮扁担藏了起来。

可是第二天,朱德总能又找到一条新的扁担,依旧精神饱满地下山挑粮,为了防止再找不到扁担,他还特意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几个字。

在朱德的带动下,红军战士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逐步走向强大。

人民之将:以身作则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朱德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5年,在全军大授衔之际,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位居十大元帅之首。

虽然身居高位,但朱德从不居功自傲,反倒是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言行为大家做出表率,他最常说的话就是:“共产主义者应当是没有私心的人。”

正是这样的以身作则,让朱德始终能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出发,甘为民仆耻为官,是一位真正的人民之将。

1960年3月,朱德因公到陕西、贵州和四川等地视察工作,最后一站,他选择到自己的家乡去看一看,离乡52年的他终于重新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仪陇县马鞍场。

得知总司令要来家乡视察工作,仪陇县委的干部和老百姓都自发地来到村头迎接,见此情状,朱德连忙从车上下来,热情地同大家打着招呼。

在父老乡亲的簇拥之下,朱德亲切地同大家交谈着,与此同时,仪陇县的老百姓也认真地打量着眼前这位总司令,只见他身着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头戴军帽,脸上尽是朴素亲切的笑容。

突然,人群中一个人挤到前面,冲着朱德喊道:“堂哥,您还记得我吗?”

朱德这才看清那人的长相,随即笑道:“你不是朱代良吗?我怎么会记不得你呢?”

朱代良看了看朱德,有些不解地问道:“堂哥,你不是在北京做大官了吗?怎么穿得还不如咱们这的县干部呢?这身衣服得穿了好些年了吧?”

面对堂弟的嘲笑,朱德面不改色,笑着回答道:“我是人民的公仆,衣服只要干净、保暖就行了,国富民强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朱德的话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大家都觉得心里暖暖的,对于这位总司令更多了几分钦佩和尊重,而他的堂弟也羞愧地低下了头,为自己的肤浅而感到无地自容。

当天晚上,在自己家的老屋里,朱德终于又一次吃上了故乡的饭菜:豌豆尖、青菜、泡菜、魔芋、鱼腥草、红苕……,虽然都只是家常菜,但他却吃得格外香。

晚饭过后,朱德不顾一天的颠簸劳累,召集县委、区委、公社、大队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重点听取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牢记艰苦奋斗的作风,严禁铺张浪费、贪污腐化,始终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回到家乡后的第二天,朱德步行来到母亲的墓地,他拒绝了当地干部送来的花圈,也取消了村里想要放炮的习俗,只是将几枝松柏亲手插到了母亲的坟头,然后倒退几步,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轻声说道:“母亲,我来看你了!”

祭拜完母亲,朱德又先后视察了仪陇县的学校和敬老院,认真听取了仪陇县委的工作汇报,对于家乡的经济建设、绿化水利、交通等事业做出了重要指示,并提出了很多建议。

3月11日下午,朱德带着对家乡深切的感受、思念,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仪陇,踏上了继续奋斗的征程。

结语:

正所谓“只见公仆不见官”,朱德同志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他既是人民群众敬爱的总司令,更是不忘初心的普通士兵,他自己就是人民公仆的典范。

参考资料:

人民网:《抛弃“旧我”万里寻党干革命,朱德深深谢母亲》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朱 德 永远的红军之父》

朱德故里景区:《历史上的今天:朱德同志回乡视察》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只见公仆不见官”——朱德同志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0 阅读:3

广洲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