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海归的成色变化,总算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支持董明珠了!

青青游子衿 2025-04-26 20:04:36

这事情就很怪异!

她董明珠不就是给自己的格力公司规定了一个入职标准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媒体大v集火攻击呢?

难不成是利益相关方?比如那些拼命送自家子女去海外镀金的家长、留学培训机构、被政府部门拒绝后怀恨在心的海龟……

当真正翻开当下海归群体的底牌,这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

众所周知起码在十年前,海外学历仍然还是职场的“硬通货”。比如2015年某央企招聘时,给海归硕士开出的薪资比本土毕业生高40%,某985高校甚至为引进海归教授开出百万安家费。但到了2024年,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海归优先岗位平均月薪15440元,与国内顶尖高校硕士生差距已缩至15%。以前的海龟不管你有没有能力,一下飞机,各大企业甚至是政府部门都会争先恐后地来抢人,生怕自己晚了一步。而一句“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的招聘条件,就足以让众多本土优秀毕业生捶足顿胸。

但如今,一切都变了。

看个数据就知道了。

2024年海归投递TOP10行业排名是:互联网/电子商务排名第一,投递量占比8.4%,备受海归人才青睐,而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7.2%)、基金/证券/期货/投资(6.3%)、教育/培训/院校(5.6%)、咨询服务(5.4%)等行业次之。

但很矛盾的是,2024年海归优先职位数同比增速排名为海外市场拓展、出国留学考试培训讲师、外贸经理、英语教师、俄语翻译,而海外市场拓展就占了一半以上。

这俩总结起来就是——海龟们希望自己能留在国内从事管理工作,但塔更希望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换句话说,国内竞争过于激烈了,海龟们竞争力不足。

如今的留学市场早已不是精英专属赛道。

教育部涉外监管网名单上,仅美国就有4000多所院校,但真正被国内认可的不过300余所。有留学中介自曝行业潜规则:“二三本线学生想去QS前200?交30万服务费就能搞定”。国内有钱的家庭,或者高考卷不过的学生,很多都选择通过低门槛留学项目获取海外学历,理由是“国外学校申请流程简单,学制不足一年即可毕业”。

这类案例导致大伙对留学生群体逐渐形成了一个“留学即逃避竞争”"不学无术"的负面印象。

以我常年逛论坛的经验来看,某些英国高校的中国留学生中挂科是常有的事,挂科率恐怕能常年维持在25%,有些学校的教授甚至会专门开设中文版课件。更魔幻的是,部分“速成硕士”项目学制压缩到9个月,扣除假期和论文答辩,真正上课时间不足半年。这种“镀金”流水线下产出的海归,拿着父母砸下的百万学费,回国却连三相电机的原理都讲不清,也难怪企业HR开始用放大镜审视简历。

当然,董明珠这回敢于把"拒绝海归派"摆在台面上,也是有先兆的,毕竟国内绝大部分的政府部门从前几年开始,就已经半公开地宣布拒绝留学生考公了。

事实上,国家安全层面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由于种种原因,留学生确实是最容易被境外反动势力策反和渗透的群体了。

仅在2024年国安部通报的17起间谍案中,就有11起涉及有留学经历人员,比如某车企工程师在澳洲留学期间被策反,导致新能源电池技术泄露,损失严重。又比如国家安全部2025年4月公布的典型间谍案,郝某,这位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在申请某国签证时被使馆官员T盯上。T以“签证审核”为由约见郝某,通过请客吃饭、赠送礼物等手段建立信任,随后以“兼职”名义让郝某撰写两篇论文并支付高额报酬。在郝某即将毕业时,T的同事L亮明间谍身份将其策反。回国后,郝某通过定向应聘进入中央某部直属研究所,借调至涉密工程岗位期间,多次向境外提供包含5项机密级国家秘密的情报,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

而格力作为“全球模范专利申请人”,其专利创新及应用成果相当猛,生产线上一颗螺丝的扭矩参数都可能价值千万。当企业没有国安级别的审查能力时,“一刀切”或许是最无奈的止损策略。

不过,把板子全打在留学生身上其实也不公平。

真正的矛盾在于,中国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跑出了一条独特路径。格力1.5万研发团队零海归,却研发出光伏直驱离心机这种颠覆性产品;华为“天才少年”计划里,更是发掘了多位家喻户晓的牛人。反观某些海归,带着华尔街投行的思维回国,开口就要重构制造业供应链,结果连车间湿度对精密仪器的影响都算不明白。

这种认知错位,让企业宁愿选择“知根知底”的本土苗子,毕竟你老板可能就是这么卷过来的,再怎么着自己也对中国教育有个底。

总结:理性的声音不该被极端案例淹没。

海归群体中仍有顶尖人才,比如攻克量子计算纠错码的麻省理工博士团,或是带回国首个mRNA疫苗研发团队的科学家。但当下更紧迫的课题,是建立精细化的人才评估机制——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放任“镀金”乱象。

“我们要防的不是海归,而是要防那些把留学当避风塘的‘伪人才’。”

---

0 阅读:25
青青游子衿

青青游子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