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强,好像是人类天性。
对于不太强甚至很弱的同类,在跟其相处的时候,大家好像总会感到难受。
一位中年单身女友曾苦恼地说:
“我做不到向下兼容,每次相亲遇到没有学识才情的男人,我就忍不住烦躁,连话都不想跟人家说,这样咋进入亲密关系啊!”
也有职场女强人曾不解:
“为什么那点小事他们都做不好?我年轻时候也不这样啊?一看到下属犯低级错误我就气上心头,乳腺结节就是这么来的!”
还有老姐妹谈到闺蜜就头疼:
“我孩子都上高中了,她还在渣男堆里挑男人,每次让她慎重考虑仔细挑选,她偏不,一上头就被骗,然后找我哭哭啼啼,都被骗了一百多万了,我真要气吐血了!”
对别人犯蠢的行为感到难受,这也是现在网友们调侃的“厌蠢症”。
只要你遇到了,就会噌的一下冒出无名火,看啥啥不顺眼,情绪郁结,有时候甚至还忍不住想去“教训”几句。
但别人“蠢”也就算了,为什么自己却内耗起来了?
我们为何会被“别人的蠢”激起情绪、影响的关系,甚至被气坏身体?
为何讨厌别人,会让自己难受?
你是否有过这些“厌蠢”时刻?
其实,“厌蠢”困扰最容易发生在亲密关系中了。
中年女性小安就是个典型例子。
她可以罗列出老公的一堆缺点:“真的是个废柴,工作上没追求,在家也不看书学习,没思考能力,我们一点都没共同语言。
他也不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翻来覆去就是讲那几句空洞的大道理,听得耳朵都起老茧。”
每次当小安遇到困扰时,都希望老公能指引她、开导她,提供点情绪价值。
但遗憾的是,每次一交流,他老公只会抓耳挠腮地说:
“啊,那这可怎么办呢?”
“那你说怎么办吧!”
小安从失望到绝望,无数次涌起离婚的念头。但碍于现实,只能忍受着,并在心里不断说服自己:
“他至少很顾家很老实。”
“生活哪能十全十美呢?”
可不甘和无奈像水里的皮球,不断被按压下去又不断涌上来。于是,悲凉感也在心里渐渐滋生了:
为什么我偏偏有个这样的老公? 生活真的好无奈!不仅是亲密关系,在我们与父母的相处中,也会有类似的情形。
已婚女性小陆,就一直陷在这样的困扰中。她说:“我妈的神神叨叨和封建迷信简直让人无语。”
“你知道吗?她经常把一些毫无常识、毫无逻辑的养生知识当成食疗方子。
我家一遇到什么不顺,我妈就去庙里烧香捐钱,说是可以改运。
她还反反复复入保健品的坑,八匹马都拉不回。”
小陆苦口婆心的劝说她,她每次都说知道了,但下次准会忘得一干二净,照样被骗。
小陆很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妈妈带,但生活中无其他人可以帮忙,觉得非常无奈。
所以,她做了很多事想改变父母:送父母去上老年大学、带他们旅行见世面、甚至送他们去做心理辅导。
但无奈的是,改造父母的任务一桩桩均告失败。
小陆说,我真的“厌蠢症”都要犯了。
“厌蠢症”的关键是,犯蠢的人由于个人失误、缺乏常识、毫无逻辑或故意做出一些伤害他人利益的事而不自知。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紧迫,导致大家对于别人的“蠢笨”而影响到自己的忍耐度也越来越低。
有时我们会还会因为“厌蠢症”爆发出强烈反应:
女朋友对事业毫无规划,只顾追剧和享乐,一方面想分手,另一方面又指责自己,多年感情,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 网上冲浪,看到有人对某个话题大论特论但引用事实却大片出错时; 好友总吹嘘自己人脉很广,但真的有一个急事请他帮忙,他却说无能为力; 同事不懂工作流程,一而再再而三询问同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我们一边因为对方的“愚蠢”而愤怒,一边又纠结于是不是自己心量太窄,甚至不理解地质问自己:他人的“蠢”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接纳他人的“蠢”或与他人的“蠢”分离,为什么这么难?又为什么会带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困扰呢?
为什么看见别人“蠢”,我会难受?
或许每个人内心深处,多少都会有些“厌蠢”的:
人多少都有些慕强心理,渴望被理解支持,希望和优秀的人交往。
但同时,如果别人的“蠢”让自己困扰很大,这又成了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
首先,是对获取他人理解的过度渴求,让我们对他人失望。
小安有强烈的工作和生活焦虑,希望有一股力量能让她稳定下来:
她希望有人能看见和读懂她的情绪,及时抚慰她; 她希望伴侣能在她需要的时候做出恰如其分的回应; 她希望他能提供她内心困惑的答案,缓解她的恐惧无助。在内心深处,她或许希望伴侣是自己的“环境性母亲”。
在婴儿期,母亲需要成为“环境性母亲”:提供原始的母爱灌注、一切以婴儿的需要为中心、围绕着婴儿提供及时正确的回应。
可是,当成年人未能摆脱婴儿式需求时,仍会在关系中依然会期待“你需要理解我的一切”:渴望获得高浓度的融合体验。
当对方的回应错位,会感受到强烈的失望和孤独感。
其次,过于渴望安全感,让我们无法与他人的“蠢”分离。
在小陆的内心深处,她一直想要更好的父母。她一直觉得自己的父母是无能的、低智的、帮不上忙的,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丢脸的。
再对比周围同学和朋友的父母:他们事事帮衬、是坚强后盾,让子女能放开手去创事业、拥抱广阔天地。再看看自己:父母总在给自己找麻烦。
同时,她的内心有两种声音:
父母怎么样是父母的事,我不应该干涉; 我自己受过好的教育,有了自己的家庭,不应该再和父母纠缠在一起。但是,一旦和父母距离变远,她依然会不自觉地靠近他们、再发生纠缠。
事实上,她无法分离,是渴望把她们改造成强大的父母——而这源于内心的安全感缺失。
在每一个人心理发展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理想化需要——认为父母是完美的,可以随时满足我、让我依靠。
这个过程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十分重要。
通过与理想化父母的互动,每个人才会内化力量,形成清晰的目标感和价值感,很好耐受焦虑和挫折,有探索世界的勇气和确定感。
但如果父母表现出虚弱无能、无法依靠时,孩子就会固着在对“理想化父母影像”的追求上,无法生出自己的力量。
最后,“厌蠢”的背后,是接纳不了自己。
有人谈到,她无法交朋友。所有的朋友都是阶段性的,不能长久。
每次约见朋友,但凡对方提供不了新鲜和有趣的见解,她就会觉得很乏味,没什么收获。
如果对方袒露一点无能和脆弱,她还会忍不住讥讽:“真是被你朋友圈的状态骗了”。
可如果了解她更多,会发现她母亲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你要和领导搞好关系,要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每次听到这些,她就觉得很愤怒:母亲只想要一个幸福成功的女儿,却不管这些目标背后的真实困难。
女儿作为客体的现实存在感是缺失的:这使她得不到情感连接,无法作为真实的人被看见和接纳。
因此,她渐渐对周围的人也有工具化的需要。
他人的“蠢”对应的是一种无能感,激起的是无能感带来的自己很无助、很虚弱的感觉。
允许他人的“蠢”,你只需要温柔对待自己
别人不够好,让我很困扰。这等于就把自己的情绪掌控权交到了别人手里,让自己失去了主动性和快乐的自由。
如果要减少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点去理解。
第一、要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祛魅。
在“愚笨”和“聪明”对应的坐标两极,总有比自己更聪明、也有比自己更笨拙的人。
更“蠢”一些的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用力生活着。
可是,他们同样有被看见和认同的需要,但这个世界给予的反馈是冷漠、否定的。
他们得不到世俗层面的成功,也很难得到他人的赞赏和掌声。
因此,他们的自恋受挫更深,也有更多的痛苦和障碍。
如果能体会自己被他人俯视后的自恋受伤,也自然能对他人感同身受。本质上,大家都是普通人,只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克服不同程度的障碍。
第二、理解“厌蠢”源于对他人的失望。
减少对他人的需求,才能不让别人的“蠢”影响自己。
朋友小敏的老公,学历低不说,生活中的各种观念更是全无逻辑,两个人经常鸡同鸭讲。
于是我问:“你觉得他能理解你吗?”她总是笑着回答:“我不需要她理解”。
我问:“你觉得婚姻能给你带来什么?”她说:“我没觉得我需要得到什么。”
内心的平静自足,源于足够内聚的自我。不渴望从他人身上获得理解,也不期待他人支撑自己。
别人蠢不蠢,与自己无关,是一种全新的自由体验。
不仅如此,放下自身需求后,才会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别人,体验到不同人、不同面向的精彩:
他虽然蠢,但做事很努力; 她虽然很“傻白甜”,但其实很好相处,对人也很真诚; 原来我的伴侣一直是个踏实可靠的人。第三、理解“厌蠢”源于对自己的失望。
如果深入了解很多特别“厌蠢”和“慕强”的人,会发现他们也被人用严苛的要求捆绑过。
只有对自己温柔一点,才能更好地接纳他人。
如果需要放下对自己的严苛,首先要遇见对自己温柔以待、无论自己处在什么境况,都能接纳自己真实状态的朋友和家人。
听起来似乎很不容易,但每个人依然有机会遇到自己的黑暗之光。
如果身边缺少这样的支持系统,可以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当你将被接纳的体验内化后,你才能接纳自己与他人的平凡和真实。
其实,大部分人都谈不上世俗意义上的“优秀”,没有生来勇敢,没有天赋过人,但这就是我们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啊。
也正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才让世界更美好不是么?
就像丛林里有不同高度的树木,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音符,才给这世界形成了不同的缤纷美好。
最后,分享给你一首很温柔的诗:
不必祝你开花
不必教会你爱
你不必勇敢
不必慷慨不必乖
祝你鼎沸好了
祝你有留白
祝你把世俗的目光
一裁再裁
祝你在人生海海
尽兴自在
愿每个人都能被自己和世界,温柔以待。
*本文由南小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李小豆
编辑丨李小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