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主政上海,江同志说:菜篮子最让我睡不着觉
1985年,江同志出任上海市市长。
从近代开始,上海就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要管理好这座庞大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江同志当年曾经说
“我来上海,最使我睡不着觉的是菜篮子。”
上海人多地少,在历史上有相当一段时间吃菜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上海的菜场经常出现排队抢购蔬菜的现象。开始,每人每天只供应5两蔬菜。
到了1959年,每人每天只能供应2两蔬菜。
上世纪80年代,上海买菜这件事虽然已经有所改善,但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时不仅蔬菜在淡季供应紧张,肉、蛋、奶等还都要凭票限量供应。
不少老上海或许记得这样的场景:
天还没亮,上海人就要早早出门去菜市场排队。
上海人排队的方式也很有趣,是“摆砖头”“扣篮头”。所谓口“砖头”和“篮头”就代表着一个人。
“一只砖头算一个人,一只篮头算一个人,扣篮头两点多钟就要去了,篮头扣好再回去睡觉,到五六点钟再出来。”
菜篮子的问题长期困扰着这座城市的人们。
1985年,这个难题交到了江同志的面前。
6月12日,江同志到上海上任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现在了上海西南角最大的菜场和农贸市场——乌鲁木齐路、五原路菜场
江同志没带太多人,只带了一个工作人员,轻车简从,在市场里走来走去。
江同志每一个摊位都看过去,他一边查看蔬菜和副食品的品种数量,是否新鲜,价格多少,一边还观察人们的表情,听着买卖双方的议论。
当天江同志发现每斤米苋两角、黄鳝一元八角,可再过3个多月,江同志再去调研时黄鳝已经涨价到每斤三元八角
江同志在菜市场走动观察,听到了不少市民的牢骚抱怨。内容大多都是围绕买菜难,菜价贵。
听着这些普通老百姓的牢骚,江同志心情并不好,他说
“上海这么个大城市,如果市民的小菜篮子保不住,就很难稳定。”
当时的上海人口已经有1000多万,这座城市每天需要蔬菜3120吨、肉685吨、蛋37.6万公斤、鱼150吨、奶548吨、禽17.3万只……
江同志知道以往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时至今日,必须要有一个真正的破局之道。
1988年,上海出了一个文件《关于建设郊区副食品生产基地,改革产销管理体制的决定》。
从这一刻开始,上海的“菜篮子工程”全面系统地展开了。
所谓“菜篮子工程”就是用系统工程的办法,通过逐步实现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现代化和产供销的一体化,来解决菜、肉、禽、蛋、奶、鱼等副食品生产供应问题。
上海先是在郊区建立了一批菜生产基地和养殖业畜牧业基地,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以保障基本副产品的供应。
这一措施很快就看到了成效,市场里的产品增加了。
“菜篮子工程”的第二年,市场上面的蔬菜比上一年长3.6%,鲜蛋上市增长31%,鲜奶产量增长12.3%,淡水鱼产量增长13.6%,生产母猪增长28%。
改革初见成效,但也并不是一帆顺风。
彼时的菜篮子工程其实还是依靠行政手段和财政支撑在运转,离真正改革成功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菜篮子工程实际建设中存在不少困难,比如存在饲料数量不足、质量不稳、价格上涨,基地建设方面流动资金配套不足影响新建厂生产力,饲养管理水平跟不上等
而这些问题最后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市民的菜篮子里。
到了1991年,上海把副食品市场全面放开,政府不再进行计划指导。
当年上海遭遇严重冻害,冬季蔬菜纷纷减产,其中菠菜冻死50%以上,个别严重地区甚至达100%。
菜价应声而涨,不过这个情况也只不过持续了三天。外地蔬菜很快就进入上海市场,“无形的市场之手”充分发挥了应有的调节和保障作用。
除了改变管理机制,上海也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比如上海引进罗曼鸡曾祖代原种不仅解决了上海自身的蛋品供应问题,还供应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种蛋。
江同志此时早已进京赴任,但是在他手上提出建设并发展的“菜篮子工程”却在上海蓬勃地发展,那个曾经让江同志睡不着觉的菜篮子问题已经消失。
参考资料
《刚当上市长的江泽民说,这件事“最使我睡不着觉”丨回眸上海调研》上观新闻 2023-10-11
《钩沉|上海“菜篮子工程”的历史变迁》澎湃新闻 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