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潜规则:看完最新离婚数据,发现夫妻关系的本质就4个字

亦开怀说心理 2025-03-10 21:35:01

各位有没有在关注结婚率和离婚率的数据?

202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为610.6万对,与2023年相比,结婚登记对数减少了157.4万对,降幅约20.5%,再次创下几十年来新低;

而离婚登记对数达262.1万对,和2023年比起来,离婚登记对数增加了2.8万对,增幅约1.1%。

过往几年的结婚与离婚数据,暂不扒拉出来了。

想跟大家聊聊,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

年轻人,或者说80年代以后的人,对待婚姻这件事的态度越来越通透。

对于80年代以前的人,婚姻不幸福,出现了问题怎么办?

缝缝补补,修修剪剪,还能接着凑合过下去;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辈子这样过一天就少一天了。

但你对于80年代后的人来说,完全无法忍受“内部崩塌的婚姻”。

别说背叛婚姻的原则问题,就算夫妻感情不和,对家庭参与度不够,或者说没钱,都是导致离婚的因素之一。

这事就像买衣服。

年龄大的人,衣服坏了缝缝补补接着穿,不舍得也好,念旧也好,嫌麻烦也好,大概率会接着穿;

但年轻人的衣服坏了,只有一条路:丢掉。

换个思路想:

其实是年轻人的婚恋观越来越成熟,越来越通透了。

-01

夫妻关系的本质就4个字——“合作关系”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婚姻烂透了,还是凑合着过不愿意离婚?

第一:离开对方之后,自己没有“生存下去”的能力,或者说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第二:即使婚姻内部烂透了,但至少能从对方身上接着“获得较多的利益价值”,对方事业上升期,家庭财富可观,自己能享受极好的生活品质。

既然聊到“合作关系”,讲究什么?

合作的目的,不就是“双赢”,不就是投入成本后,期待利益最大化吗?

合适了,双赢了,那夫妻俩皆大欢喜,婚姻稳定又幸福;

不合适,合作不好,双输,夫妻俩就每天争吵,各种矛盾,婚姻走向崩塌。

说一个扎心的婚姻真相:

哪怕老一辈的人,婚姻出现问题不离婚,也绝对不是因为爱情。

不然的话,《出走的决心》原型苏敏,就不会毅然决然,自己掏出十几万块钱,也要让丈夫跟自己去领离婚证,彻底分开。

苏敏离婚的契机是什么?

她的事情火了,成为网红了,有了不错的收入了,得到了群体婚内女性的共鸣了;

于是,她毅然决然离开,她成功了。

但在隐蔽的角落里,还有无数个“没有完成出走愿望的苏敏”存在,这才是婚姻现实。

更深的原因不说,只说个简单的:

至少在那个年代的女性,进入婚姻后的状态,多数都是“全职太太”;

家里孩子四五个起步,女人在家带娃,男人在外赚钱养家。

离了婚,女人完全没有生活下去的能力,没有收入,就意味着“没有生存的能力”。

不凑合过,能怎么办?

不委曲求全,能怎么办?

而为了让自己内心好过一些,她们常常麻痹自我:

“我比较重感情,几十年的夫妻了,不能说离就离”。

真相呢?

即使她下定决心离婚,可一把年纪了,出去之后谁养活?自己还能找到什么工作?自己除了照顾孩子,做做家务,全职太太,还有什么傍身的技能?

孩子都成家立业,散落五湖四海,有自己的生活;

更何况,父母年龄那么大了离婚,孩子也会觉得丢脸。

真正支持这类“奶奶辈”女性离婚的人,能有几个?

各种原因组合到一起,就变成了——群体性的压抑。

老一辈的遭遇,在年轻人身上变得简单了而已。

-02

合作关系,是很复杂的,夫妻也不例外

其实,如果有得选的话,大多数年轻人都会选择“不婚”。

只恋爱,不结婚;

或者只暧昧,只找搭子,拒绝牵绊更多的亲密关系。

即便现在有这种感情观的人群不多,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定有很多,会成为较大的趋势。

你谈恋爱,开心就好;

但你结婚,跟另一个人组建家庭,成为利益共同体,未来还要有孩子;

那么你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对方,更是人性,还有和对方背后家庭成员的一些博弈平衡。

婚姻被称为“深度亲密关系”,为什么这么说?

两个人互相依赖,互相信任,互相提供安全感和情绪价值,互相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希望自己累的时候,有人陪伴;

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有人倾诉;

自己年龄大了,身体不好,有人能搀扶自己,陪伴自己。

可两颗真心的距离,从来都是合作来的,交换来的,而不是想当然地以为“爱就有真心”。

你只提供3分的成本,却希望对方给你反馈10分,这怎么可能?

你为对方付出8分的成本,对方却只给你3分反馈,你也不愿意对不对?

在足够多的利益和筹码面前,你就有了对婚姻的掌控;

但如果没有最基本的利益,筹码,关系也是双输的,婚姻必定会失败。

其实站在人性的角度看:

即使你们是夫妻,也不要将自己完全袒露在对方面前,你以为自己的不设防备会换来对方同样的真心,这的确是浪漫的,理想状态的;

但人性是不可控的,你将自己完全交给对方,就意味着你亲手把伤害你的权利,一同交给对方。

凡是丢掉自我主体性,将自己的一切完全寄托在对方身上,都不是爱,不是浪漫,而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是偷懒,是不敬畏人性。

幸福的婚姻,是合作舒服,夫妻配合足够好,获益足够多;

不幸的婚姻,是合作失败,获益不多甚至赔光了成本。

话题:你如何看待“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你认为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作者亦开怀:

关注我,每天都可以看更多两性情感,婚姻家庭,社交性格等知识~

0 阅读:4
亦开怀说心理

亦开怀说心理

两性情感心理学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