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简史第五章战后意大利、日本与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设计

迈希教育课程 2024-08-08 05:54:54

第五章 战后意大利、日本与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设计

第一节、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1、20世纪以来,意大利、日本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现代设计发展迅猛,在现代工业设计的探索中表现出了非常独特的民族特征。

2、意大利:它的现代设计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特征,同时也强调设计师个人设计性格的表达。

3、日本:日本在学习和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其与本国文化的结合,从而发展出了独具民族特性的设计体系和设计风格。

4、斯堪的纳维亚:北欧的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和冰岛五国

早在20世纪初欧洲进入新艺术运动时代之后,这一地区的设计就产生了自己的“新艺术”模式。该模式注重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大工业的结合,并形成了以功能为第一要素的功能主义思想,强调从社会民主、使用目的和大众经济水准的角度来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

01、家具设计

1、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意大利家具商用夹板模具成型技术和海绵发泡技术,设计了一批“流线型超现实主义”家具。

2、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家具设计逐渐从贵族化的手工产品转型为大众化的工业产品,造型丰富,品质优异。

3、①米兰的家具制造业核心:卡西纳公司

②设计风格:国际主义,生产了大量简洁、实用、成本低廉的日用家具,并获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

③优点:优雅、洁净、不矫饰

4、代表人物和作品

①乔·柯伦波——“4860”型椅子、“波比” 塑料文具储物架、“管椅”的坐具

②吉安卡洛·皮雷蒂——“普里亚“折叠椅

③加塔诺·佩斯——“唐纳”椅

④皮耶罗·加蒂——“大口袋”沙发

⑤保罗·洛马安卡齐——“吹气沙发”

02、灯具设计

意大利的灯具设计以其独具的文化特征,成为了堪与斯堪的纳维亚灯具媲美的世界优秀灯具品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意大利设计师把灯具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来进行,作为一种哲理来品味,作为一种情节来塑造,对其倾注了大量的设计激情。

03、交通工具设计

1、汽车:

①1957年, 丹特·吉奥科萨设计了菲亚特500型“诺瓦”小车, 以取代沿用多年的“米老鼠”小车,后又根据市场所需,设计了600型小车,取代500系列。

②特点:意大利的流线型汽车与美国相比,流线型设计更长,车体更加轻盈舒展,装饰也更加简单、明了。

2、意大利交通工具的另一个重要品种是摩托车,继承了意大利交通工具高效、实用、廉价的特点

04、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设计

1、著名工业产品设计公司——奥利维蒂公司

2、马里奥·贝里尼担任奥利维蒂公司的顾问设计师,他的设计风格趋向于棱角分明、直线切割的几何形式,创造了意大利工业产品设计的新模式。

3、扎努索和德国设计师理查德·萨伯合作设计的塑料折叠电话机,完全改变了传统电话机机身和听筒分离的结构,开创了电话设计的新时代。

05、意大利的激进设计运动和现代设计活动

(一)意大利的激进设计运动

1、1966年前后,受国际激进主义运动和波普运动的影响,各种新兴的、具有反叛精神的意大利激进主义设计运动获得了空前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激进、前卫的设计集团,包括超级工作室、“4N集团”和风暴集团等。

2、意大利激进主义设计师反对正统的国际主义和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主张走“另外的道路”,提倡“坏品味” 和折衷主义,反对大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开始了标新立异、不循常规的设计探索。这场具有强烈反叛味道的设计乌托邦运动被理论家称为“反设计运动” 。

(二)现代设计活动

1、米兰三年展

“二战”结束后,米兰三年展开始关注设计的主题和未来趋势,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展示。

2、米兰国际家具展

涉及领域:家具、家居、建筑、服装、配饰、灯具设计、米兰国际家具展、米兰国际厨房卫浴家具展、米兰国际灯具展

3、米兰时装周

春秋两季的米兰时装周是国际时装界的风向标, 与巴黎、伦敦和纽约时装周并称“世界四大时装周”。

4、金圆规奖

意大利政府通过举办设计大奖赛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为高品质的设计树立标准和典范。其中,最具权威性、最具国际声誉的是于1954年开办的金圆规奖。该奖项由意大利工业设计协会组织选拔, 至今仍在举办。

06、意大利现代设计的特征

纵观意大利现代设计,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既表现出了现代主义的功能性,又具有意大利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2、将设计的高技术性与手工艺的优良传统相结合

3、长期保持大众化和高贵化的两极倾向

4、具有高度的理性色彩,但又不失强烈的个性和人情味

第二节、日本的现代设计

1、日本的现代设计将现代技术、西方文化与古老的东方传统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2、日本现代设计经历的三个阶段:恢复期、转型期、成熟期

01、日本战后现代设计的发展

(一)恢复期(1945——1952年)

1947年,日本企业得到批准,每年可生产300辆汽车和其他机动车辆。1948年,日本开始生产电冰箱。1950年,日本生产的打字机和日光灯正式投放国内市场。1949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新的日本工业标准,为日后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罗维的此次讲学不但促进了日本各界对工业设计的重视,也刺激了尚处于落后状态的日本设计界的奋起。

(二)转型期(1953年一20世纪60年代)

1、1953年,日本电视台开始播送电视节目,刺激电视机的需求

2、1955年, 东芝电器公司推出了第一台电饭锅,日本因此进入了家庭电气化时代

3、1958年,摩托车开始在日本流行

4、1959年,日本研制的新型相机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5、在企业内部成立设计部门的是松下公司。随后本田汽车公司、佳能照相机公司、东芝电器公司、夏普公司、索尼公司等也相继成立了自己的工业设计部门

6、1957年, 日本通产省成立了一个特别部门——工业设计促进会, 旨在帮助日本企业保护自己的设计不受外国企业抄袭,同时负责处理外国企业指控日本企业抄袭等事务

(三)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

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便以成熟、自信的形始的形象出现在了国际设计舞台上。

02、日本现代设计的代表性企业

(一)汽车生产企业

1、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汽车成功挺进美国市场,并以其良好的性能、新颖的外型和低廉的价格夺取了美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2、日本著名的汽车公司有三菱 、丰田 、本田等。

3、日本的摩托车也是工业设计的后起之秀,铃木公司的各种铃木牌摩托车和GK公司设计的红叶牌摩托车等

(二)光学和影像器材生产企业

日本的照相机制造和设计同样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著名品牌有Nikon、Olympus 、Canon等。它们以造型合理、使用方便、面向大众、价格便宜等特点畅销全世界,与品质优良的德国相机平分天下,显示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三)家用电器生产企业

1、日本理光公司的设计口号是“人情味的技术”

2、夏普公司的设计原则是“简易操作性优先”,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其蕴的宗旨却非常一致—”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贯穿了日本现代设计的方方面面。

3、日本著名的家电生产公司还有索尼、三洋 、松下、东芝和日立等。这些企业在电视机、音响、录像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上各有所长,产品也多以精良的质量、高品质的外型设计和独到的功能见长。

(四)索尼公司

1、设计原则:独创

2、品牌形象:鲜明、独立、前卫

3、风格特点:简洁、轻便

(五) 无印良品

1、日本设计的理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

2、索尼公司带来的是现代生活方式,而成立于1980年的无印良品则坚持着日本传统的朴素之美

3、材料选择:再生材料

4、“无印良品”意为“无品牌的高质量商品”,体现了年轻的、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人群的低碳生活概念,既强调了产品风格的内敛、简约、细腻,又不失现代性和时尚感

03、日本现代设计的特征

(一)本土化与国际化

日本现代设计在吸取欧美现代主义设计精华的同时,也吸收了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现代设计风格。

①加大了对本民族传统的保护力度,为传统陶瓷、传统工艺美术、传统服装、传统建筑和从传统文化延伸出来的器物设计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发展环境

②极力主张国际化的现代主义设计,包括交通工具、电器产品、现代建筑和环境、平面、包装和展示等设计的发展,从而使日本跻身于世界设计强国之林

(二)传统化与现代化

1、从风格表现特征上看,日本现代设计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丽的、富于创造性的设计

②色彩简洁的、直线的,素雅的、单纯朴的设计

2、这两种风格之所以并存,是因为日本文化本身就带有双重性,表现为东西方文化的并存和华贵与简朴的并存。这种折衷的文化特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①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多元化倾向。日本历史是吸收外国文化精髓并将其转化为本国文化的一个漫长、连续的发展过程,由此也形成了本国多元化的文化精神和设计面貌

②日本的传统哲学观念。日本人的世界观具有辩证主义精神,认为一切人类活动都是交替循环、周而复始的。日本设计也因此显得更加宽容和富有弹性。

(三)人性化

日本现代设计既包含了欧洲现代设计的理性主义和高技术特征,又具有美国设计的商业味道和大众色彩,更有来自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周到、细腻、精致、小巧的气质和韵味,这也是日本设计最具魅力之处。

第三节、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设计

1、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大工业相结合,民族、地域特色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典范。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一系列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展在美国、意大利、英国等欧美国家举办。这些国际性的展览和推广活动,全方位地展示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面貌,一股清新的北欧设计风从此刮遍世界各地。

2、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主要集中在陶瓷、玻璃、灯具、家具及室内设计等几个方面。其中,成就比较突出的国家是瑞典、丹麦和芬兰。

01、瑞典的现代设计

(一)陶瓷和玻璃设计

1、瑞典的陶瓷设计以造型简单朴实、功能良好著称

2、设计风格被称为“瑞典现代风格”,反映出了鲜明的民主设计特色

3、瑞典著名的陶瓷公司是古斯塔夫斯伯格和罗斯特朗 。它们的产品设计具有简洁朴实、使用功能良好、便于批量生产的特点

4、瑞典陶瓷设计的代表人物是斯提格·林德伯格, 他长期为古斯塔夫斯伯格公司设计陶瓷产品。他设计的瓷器造型多模仿生物生长的形态,既具有有机生命的美感,又优雅庄重,是瑞典日用陶瓷设计的杰出代表。

(二)家具和室内设计

1、瑞典的家具及室内设计既强调现代主义的功能原则,又强调图案的装饰性以及传统与自然形态的重要性

2、卡尔·马姆斯登被公认为瑞典的“现代家具之父”,他的设计具有民主化的政治倾向,讲究功能,强调人情味,反对过分机械化。

3、此外说到瑞典家具,还不能不提宜家。几乎每个瑞典家庭都有来自宜家的家具。宜家公司于1943年由瑞典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创建,“为大多数人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宜家始终将企业的产品设计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产品风格简约、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4、宜家发明了“模块”式的家具设计方法,即家具是可拆分的组装产品,可将其分成不同模块,根据成本的不同,在不同地区进行设计和生产,同时,有些模块还可在不同家具上通用。

02、丹麦的现代设计

(一)玻璃和陶瓷设计

特征:现代、简单、明快和传统、恬静、朴素是现代功能主义与传统风格的巧妙结合

例如,丹麦设计师格特鲁德·瓦斯加德设计的陶瓷用品, 外型简约流畅,采用厚重的材质并对产品表面进行了巧妙处理,缓和了批量生产和自然抛光之间的矛盾。

(二)室内和家具设计

1、丹麦家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使用需求,其优点表现为以下四点:

①使用榉木、柚木等天然材料,带有浓厚的自然感

②参考传统家具式样,如温莎式等, 具有传统美感, 体现了手工艺韵味

③ 重视机械化批量生产,富有现代精神

④在形式上,简洁、轻巧、便利、典雅

⑤成本低廉,可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

2、伯格·莫根森是丹麦20世纪50年代后期非常有影响力的新潮派设计师之一。他在家具与室内设计方面追求非正规化的、多变与特殊的形式,设计具有高度的手工艺化特征

3、代表人物

①汉斯·瓦格纳:他的设计很少有生硬的棱角,转角处往往被处理成圆滑的曲线,细部处理精致,造型高雅质朴,给人以亲近之感

②阿恩·雅科布森:他的家具设计表现出了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家具设计的另外一种风格新奇、简约、多变,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

(三)照明灯具设计

丹麦人在灯具照明领域的研究非常深入。丹麦灯具以光线合理舒适、讲究灯具与室内建筑的融合而著称,强调照明设计的科学性,享有国际盛誉。

03、芬兰的现代设计

芬兰的现代设计:良好的功能、简洁的造型和静雅的美感,是现代化与传统相结合的典范。芬兰设计师对现代主义、工业模式甚至波普风格反而更容易接纳,这一点在他们的建筑设计和纺织品设计上都表现得十分明确。他们往往喜爱用多种材料进行设计,并不会过多地受到传统手工艺的束缚和干扰。

(一)北欧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人——阿尔瓦·阿尔托

1、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他凭借在建筑、家具等领域的杰出设计成为了北欧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大师。阿尔托对现代设计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对包豪斯和国际主义风格的人性化改良。奠定阿尔托大师地位的是他在建筑上的伟大成就。

2、设计风格:建筑作品轻灵、简洁、极富艺术冲击力、理性主义、将有机形态(如弯曲线)和天然材料(如木材)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有机功能主义”。

3、阿尔托设计的玻璃器皿没有采用纯粹的几何形式和简约的美学风格,而是呈现出了一种更接近超现实主义的、自由的、不规则的抽象形式。

(二)陶瓷和玻璃设计

1、芬兰拥有历史悠久的手工艺传统,特别是玻璃制品和陶器制造业。

2、芬兰著名的玻璃设计师是塔比奥·维尔卡拉和提莫·萨帕涅瓦 。他们二人设计的玻璃器皿赋予了平滑的吹制玻璃器以有机外形,具有强烈的个人表现特征, 获得了设计界的一致好评。

3、在陶瓷设计领域, 陶瓷设计师凯·弗兰克主张朴素、民主的设计方向。他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的一套陶瓷餐具系列,统一采用朴素的圆柱形和方形造型,色彩明亮,装饰简单纯粹,是芬兰现代设计的经典佳作,迄今仍在生产和销售。

(三)家具和家居用品设计

1、芬兰家具有良好的功能性、简洁的造型和传统的美感

2、代表设计师:除了阿尔托,还有伊马利·塔皮奥瓦拉与安蒂·鲁梅斯涅米。他们是20世纪50年代芬兰最重要的两位家具设计师。在设计中,他们将现代主义原则与传统风格相结合, 用机械手段生产出了新一代家具。

(四)纺织品设计

1、芬兰的纺织品设计以其独特、大胆、强烈的色彩享誉世界

2、代表人物:梅嘉·伊索拉

伊索拉主要从事各种纺织品及服装、服饰的设计工作, 由她设计的花卉图案强烈奔放,形象生动,色彩斑斓,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前瞻性,同时又不失儿童式的喜悦和天真,被广泛运用在了芬兰的许多产品设计上。

04、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设计特征

自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开始,北欧五国逐渐形成了既不同于奢华的法国装饰艺术风格,又不同于美国浓厚商业味道的流线型风格,同时还有别于冷漠理性的德国设计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注重现代与传统、机械化与手工艺、理性主义与人情味的巧妙结合;

②风格简朴、典雅、明快;

③合理运用自然材料,突出材料自身特点;

④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⑤既强调产品的高度理性和实用性,又在设计中注人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温情,开创了一种经典且长久不衰的现代设计风格。

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解题思路:

对于考生来说,选择题是较为简单的一类考题,尽量拿满分。选择题一般没有超出参考书范围,考察的知识点也较为简单,注重考察学生对原书基础知识的把握。不需要深度思考,掌握教材内容即可相对轻松应对。

(1)锁定题干的考察范围,根据题干所描述的知识选择相对应选项。

(3)认真审题,弄清楚题干问的是或不是以及是或否。

(2)排除法,优先排除错误选项。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1.下列不是日本相机品牌公司的是(C)。

A. 理光

B. 佳能

C. 柯达

D. 尼康

2.意大利的豪华汽车有两家,一家是兰西雅公司,另一家(C)。

A. 奥利维蒂公司

B. 卡西纳公司

C. 阿尔法——罗密欧公司

D. 菲亚特汽车公司

二、填空题

解题思路:

对于考生来说,填空题也是较为简单的一类考题,尽量拿满分。

填空题一般没有超出参考书范围,考察的知识点也较为简单,注重考察学生对原书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记忆。不需要深度思考,掌握教材内容即可相对轻松应对。

【答题技巧】

(1)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和要求。

(2)联系知识:回顾相关的知识点,思考哪些知识与题目内容相关。

(3)分析语境:结合题目整体语境和前后文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推断出可能的答案方向。

(4)逐一尝试:对于一些答案不明确的,可逐一将可能的答案填入进行尝试,看是否符合题意。

(5)仔细读题,慢做快答:读题时要慢,确保理解题意,答题时要快且准确。

(6)培养良好答题习惯:保持卷面整洁,避免随意涂改。

(7)积累易错题:把常错的题目类型整理出来,加强复习和反思。

(8)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练习,提高对填空题的熟练度和应对能力。

1. 龟仓雄策 是日本现代设计的奠基人,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平面设计的负责人,对大会的标志海报、视觉传达系统进行总体策划。

2. 瑞典 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最早出现自己的设计运动的国家。

三、简答题

答题要点:主要考查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概述能力、逻辑能力要点整合能力以及思维拓展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所给题目,解释题目中所给的名词,结合名词的定性引出题目所问的问题,回答题目具体问题时最好是分点作答,必要时需要举例进行说明补充,最后总结所问问题(可以从对未来的贡献、他的地位、对社会的价值以及影响等进行简单概要的总结)

解题技巧: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定位知识要点所在模块,根据时间背景,整合答案进行作答。如果遇到前沿和不熟悉知识点首先分析所问问题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等,然后联系设计史论知识或者当下社会情况,根据所给的解题思路整合答案。

1.奥利维蒂公司的设计程序和方式有哪些?

答:

①管理人员决定新开发的产品或产品系列,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②研究人员搜集情报,进行市场研究和技术状况研究

③研究人员根据情报和研究的结果,向技术人员和下程技术人员提出具体的情况简报

④负责企业总体形象的部门介入,参与设计人员的初步研讨

⑤当澄清所有商业及市场问题之后,设计人员开始工作,并形成概念

2.战后意大利的激进设计和设计组织有哪些?

答:

激进设计:

1 、“乔治”沙发椅 这款沙发形如一个巨大的棒球手套, 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设计师对正统文化的嘲讽和对美国大众文化的肯定

2 、“蟒蛇”灯具:设计师吉安.弗拉提尼、利维奥.卡斯提格里奥尼设计的,由一节一节的蛇形灯管串联而成,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

3 、“袋椅”;皮埃罗.加提等人设计,一个充填软垫的袋子,一反潮流,完全打破传统椅子的观念

4 、充气椅子:乔纳森.德. 帕斯等人设计,将气球与沙发结合,采用透明和半透明塑料薄膜为材料,具有非常明显的气球特征,也非常反常规

设计组织:超级工作室、“4N”集团、风暴集团等

3.举例说明日本设计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答:

日本现代设计最鲜明的特点是与传统文化、传统设计的和谐共处,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双轨并行。

既没有因现代设计的发展而破坏传统文化和设计, 也没有因传统设计的博大精深而阻碍现代设计。

一方面:大力保护、提倡和发展传统设计与文化,其陶瓷、传统工艺美术品、传统服装、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设计(如茶道、花道、盆景设计)等得到几乎完美的发展;

另一方面:极力主张发展、推动和提高现代主义的设计,其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现代建筑和环境设计、现代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等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跻身世界优秀设计之林。日本现代主义设计在吸取欧美国际主义设计优点的同时, 又吸收了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4.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其家具设计具有怎样的地域性特证?

答:

设计特征:

①注重现代与传统、机械化和手工艺、理性主义与人情味的巧妙结合

②风格简朴、典雅、明快

③合理运用 自然材料,突出材料自身特点

④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⑤既强调产品的高度理性和实用性,又在设计中注入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温情,开创了一种经典且长久不衰的现代设计风格

家具地域特征:

(1) 瑞典

既强调现代主义的功能原则,又强调图案的装饰性以及传统与自然形态的重要性,风格简 约、清新、自然、朴实无华,例如宜家家居

卡尔.马姆斯登——被公认为瑞典的“现代家具之父”

(2) 丹麦

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使用需求,其优点表现为:

①使用榉木、柚木等天然木材,带有浓厚的自然感

②参考传统家具式样,如温莎式等,具有传统美感,体现了手工艺韵味

③重视机械化批量生产,富有现代精神

④形式上,简洁、轻巧、便利、典雅

⑤成本低廉,可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

(3) 芬兰

具有良好的功能性、简洁的造型和传统的美感

5.什么是 PH 灯具?

答:.PH 灯具是由丹麦设计师保尔·汉宁森(Poul Henningsen)设计的灯具系列。

PH 灯具的设计特点包括:

科学的光线分布:通过反射和折射原理,使光线均匀柔和地分布在空间中,减少眩光和阴影。

优美的造型:通常具有简洁、流畅的线条和优雅的外观,与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相契合。

多样化的款式:PH 灯具系列包括吊灯、台灯、壁灯等多种款式,适用于不同的空间和场景。

高品质材料:采用优质的材料制作,如金属、玻璃等,确保灯具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PH 灯具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成为了现代照明设计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灯具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

答题要点:主要考查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概述能力、逻辑能力、要点整合能力、知识拓展能力以及学生知识广阔度。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题目的问题,结合题目问题联系当下社会发展或者设计理论知识,提出相关论点,整合论点进行逐一的分析举例论证,综合论证结果进行总结。

解题技巧:

1.解释名词

2.引出论点(论点要符合实际、有很强的理论支撑或者科学依据,切记天马行空。一般来说,解答论述题应该抓住试题的中心议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渐进深入地进行阐述。确立中心议题,是整个解答过程最为关键的步骤。为避免跑题,在解答前一定要仔细推敲题意。对于试题的测试要求应试者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使全文的论述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议题而展开。)

3.逐一论证论点(先确定整篇答案的逻辑架构,比如说“总分总”结构,然后择要开始确立论点时,考生应考虑到时间许可程度,论点数量不宜过多,安排也应有主次之分,尽量将重要的论点前置,不太重要的内容放在后面叙述,以免把时间耗费在意义较小的内容上。注意每一个论点之间关系,比如说递进关系或者并列关系)

4.举例论证(举例论证是论述题解答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针对性是论据选择的首要准则或要求。应从说明或证明论点的需要出发,选取那些能够强化所提论点或对论点进行解释和论证的材料做为论据,使这些论据能有效地为论点服务。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往往不可能将所以符合要求的材料都选择进来,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对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依据代表性的大小来选定取舍。最终只将那些最有代表性或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作为自己的论据,而不是毫无选择的堆砌材料。结合设计学科的专业,我们的论据可以是经典设计案例作品、著名设计运动、商业设计案例以及名人经典语录等。)

5.归纳总结:在每一个段落及文章结尾处,一定要进行归纳并复述基本观点,突出论点,加深印象。根据相关的题型,去进行总结、并进行展望。

答题方向:

1、结构清晰性:整体文章逻辑架构坚实清晰;

2、内容全面性:答题角度全面,不狭隘片面;

3、见解独创性:不要一味重复,可以适当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但要注意度;

4、段落可读性:段落清晰、文体正确、术语专业;

5、论证严谨性:论点及论据之前的关联性强,十分严谨科学。

1.简要论述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以及对我国的设计发展有什么启示。

答: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首先是第一阶段:日本工业化与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在日本的初步传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40年日本的设计艺术在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之中,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和日本传统工艺现代化二者之间徘徊,主体处于传统手工业上,对现代设计处于模仿阶段。

(2)第二阶段:现代设计意识的确立与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

1945—1952年,日本经济逐渐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过来。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逐渐意识到工业设计对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的重要意义,政府、产业界、设计师纷纷携手展开一场全方位的现代工业设计运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杂志的大量出现、设计组织的建立和西方设计家大量到日本进行设计活动,派大量人员到美国进行工业设计考察,邀请著名设计师到日本讲学,如弗兰克·赖特、雷蒙·罗维等。1952年成立的“日本工业设计协会”和同年举办的“新日本工业设计展”被认为是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的里程碑。

(3)第三阶段:工业设计的成长期。

20世纪50年代,借助美国强有力的支援,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一些工业产品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汽车、家电、照相机等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此时,日本的设计力图摆脱模仿美国和德国的状态,建立自己的设计文化。首先强化设计教育,完善和建立自己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同时,通过人员交流和举办展览促进日本与西方的设计艺术交流。

(4)第四阶段:走向世界的日本工业设计。

日本现代设计是伴随日本工业化和战后不断向西方学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并不是西方设计模式的复制。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的电子工业、造船工业、汽车工业、机器制造工业等迅速发展,并在世界市场上迅速站稳脚跟。

20世纪60年代之后,日本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从传统的日本设计看,它吸取了中国和韩国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内涵,而从现代和前卫方面来看,则更多是追随和模仿美国德国、意大利的设计,所有这些加上日本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特征,形成了它与众不同的风格——日本风格。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企业在世界设计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形成了两条新的设计原则,即:有弹性的专业特征(设计结构的灵活性);文化的多元特征(满足不同消费环境需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进行设计)。到了80年代,现代设计在日本已奠定了自己的产业基础,并取得了惊人成就。

日本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一方面,源于日本自己的东方文化传统,特别是美学传统,重视自然,重视细节,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的精神含义;另一方面,源自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到美国大众消费文化和德国理性主义的影响。因此,日本设计具有双重性,传统与现代并行发展。出现了两类截然不同的东西,一类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如木制家具、瓷器、漆器等,这类手工艺品质朴、清雅、自然,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另一类则是批量化生产的现代工业产品,如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计算机等。

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也令世界瞩目,20世纪50年代初结束朝鲜战争后才发展现代设计的日本,仅仅过了十几年,其产品就打入国际市场,80年代日本取代美国成为汽车生产第一大国,今天日本制造的各种产品已畅销全世界,日本设计的快速发展和成功已成为设计理论的研究课题。日本现代设计的快速发展,给同处于亚洲,文化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我国具有其一定的借鉴意义。

(1)日本是一个擅长吸收别国成果的国家,在日本现代设计的开端,他们也全盘接受了欧美现代设计的成果,把欧洲设计的式样完全照搬过来。日本设计界在“拿来主义”式地发展本国现代设计时,他们很注意发挥欧美国家的长处而避免短处。20世纪50年代,他们频频邀请欧美著名的设计师传授设计知识,包括请世界上最著名的美国设计师罗维来给他们讲课。

他们还举办欧美的设计作品展览,派遣学生到欧美学习或通过旅行搜集欧美的设计经验。在日本政府直接参与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日本的设计发展极为迅速。60年代,日本开始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设计舞台上,通过举办国际设计会议、产品出口展览等活动开始把他们的设计推向世界。日本继欧美之后,已成为国际设计新的中心,日本设计也得到国际工业设计界的确认。

(2)日本设计在紧随国际设计发展步伐的同时,也发展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设计风格,这使他们的设计在国际设计中独具特色,这一特征尤其体现在他们的平面设计、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和室内设计上。日本传统的图案、包装、材料运用和绘画表现方法是日本设计师灵感的源泉,也是他们发展本民族设计风格的基础。

(3)日本设计还极为注重利用科学技术来弥补他们现代设计起步太晚的劣势,注意利用新科技开发产品,如索尼公司开发的世界第一台全晶体管收音机、电视机等。

0 阅读:2
迈希教育课程

迈希教育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