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色达五明佛学院/曲登尼玛冰川被感动到的两次经历与瞬间

见与行吖 2024-08-23 01:12:14

自2019年夏天,开始了第一次所谓的自驾,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中,行驶总里程近5.2万公里。

2019年至今自驾走过的路线简图

走过到过的地方不多,但也不少,但发自内心被感动到的“经历”却只有两次。一次是到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另外一次是到曲登尼玛冰川。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2019年“疫情”突发后不久,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就不再对游客开放。2021年8月28日我与妻子自驾自沈阳出发,9月6日晚到达色达。到色达唯一的目的,就是游览向往已久的五明佛学院。虽然当时“学院”不对游客开放,但还是要碰碰运气,也许就能得偿所愿。

五明佛学院位于色达县城东南约20公里的洛若镇山谷之中,7日上午九点刚过,我们就到了进山谷的山口。山口也是“大门”,大门旁张贴“暂停游览通告”,值守的工作人员正在查验进入人员和车辆的通行证件。我们将车停放在大门一侧的停车场,尝试步行进入,被拦下后再试图说服工作人员,我们千里奔波的辛苦,只为能进去看看,并保证遵守各种要求。可想而知,没能奏效。

到门口了还进不去,有些不甘心,总觉得“有隙可乘”。看停车场入口对过的路旁停着几台当地牌照的小货车,有一个人站在其中一台车的车门处,似乎在等待什么。或许他能帮助到我们,于是走过去搭讪。他在等人,带我们进去想都不用想,因为他自己也进不去。但他告诉我们往前走约2公里有一山沟,在山沟有小路可以上山,翻过那座山就进去了。能否送我们到那个山沟,担心找不到。在等人实在是走不开,很容易找的。

车还是放在停车场,如果我们顺利进去了,车停在“野外”也不妥。于是,按司机师傅指引的方向前行。大约20分钟,看到有一条小道向两山之间延伸,这是否就是司机师傅说的山沟。有一位藏族大姐自山沟正朝我们的方向走来,我们迎上前,询问在这里进“学院”的路,确认是否就是那个山沟。藏族大姐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很娴熟,但明白了我们的意思,担心我们听不懂,一边说,一边用手示意。大概就是往前走不远,有一条上山的小道,翻过山就可以了。

山沟里上山小道

我们再按藏族大姐说的,进山谷沿山坡小道向山顶爬。终于爬到山顶,一道铁栅栏阻挡在前,过不去了。沮丧!休息一会儿吧,毕竟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奔走攀爬”了1个小时。往回走不远处,下山的小道上站着一个当地的中年人,在向我们张望。走到近前,他似乎知道我们的意思,他可以做“有偿”向导带我们进去,到“公交车站”后再给钱。以为今天的行程结束了,突然出现转机。了解明白,谈妥“带路费”,向导在前我们在后跟随。

山顶“铁栅栏”处

还是我们刚才爬过的路,只是在距铁栅栏十几米远时拐向路旁,一条只有仔细辨别才能看到草丛中曾有人踩过的隐秘小道。我们来回经过两次竟没有发现,不用叹息,就是发现了也未必敢走。弯弯曲曲走了100余米,铁栅栏到此为止,爬到山顶。前面不远还有一座山,山顶上的红墙白塔、五色的经幡清晰可见。

“红墙白塔”的山顶

下山再向山上爬的时候,向导已把我们远远地甩在身后。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已经可以看到通往村寨和连接山下公路的山道。你走得太快,我们跟不上,还有我们想边走边看,也不用带到公交车站了,不耽误你时间,带路到此为止。按约定好的付完带路费,又询问了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就此道别。

下山的路和村寨

前面的路已不再“迷茫”,下山经过村寨到了山下通往“学院”的公路。早晨自色达出来到现在,天空一直阴沉沉的,但前方山谷中的“红房子”在灰暗中隐约可见。沿公路朝着那片“红色”走不远,就是刚才向导说的公交车站。在这里可以乘坐公交车向里到达“学院”,往外到达我们停车的山口。

“学院”方向

那片“红色”越走越近,我们不敢乘坐公交车,担心被发现我们的进入方式。接近山谷,那片在灰暗中“红色”逐渐清晰,红色房子自地面沿四周山坡向山顶漫延。公路旁有一处快递站,在快递站后有石阶通向山顶观景台。瞭望远处的几个观景台,感觉还是这个最高,拾阶而上。

快递站

开始是每十级一歇,还没登到四分之一高,五级一歇,三级一歇。再高处每上一级都是气喘吁吁,终于登上200余米高的观景台。这里确实非常高,可以远眺、俯瞰“学院”的全貌。我们的愿望实现了,望着青山环拥的那片“红色”,我与妻子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

观景台石级

在我们向观景台攀登过程中,阴郁的天气有所好转,偶尔在灰暗的云隙间透出阳光和蓝天。若是晴天,眼前的景观一定很美,等一会儿,或许奇迹就能出现。我们不约而同地都这么幻想,静静地等待着。

云隙透出阳光

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终于等来了那一刻,蓝天下白云漂浮,炽烈的阳光挥洒山谷。我们今天是幸运的,等到了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这辉煌的时刻。

阳光挥洒

之后,我们沿山顶栈道经“坛城”下山,在“学院”中心区游览后朝山口走,同进来时的想法一样,没敢乘坐公交车。

“学院”殿堂

曲登尼玛冰川

今年的6月27日晚我与妻子自驾,自拉萨到达日喀则。日喀则本不在这次的行程之中,原计划是在出拉萨,经浪卡子、康马到岗巴,之后去曲登尼玛冰川。因拉萨至浪卡子间的G349部分路段修路,临时禁行,而改走G318后才在日喀则停留休息。

曲登尼玛冰川位于岗巴县城西南约50公里,我国与印度边境,因其地处“58号界碑”附近,又有“58号冰川”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冷峻壮阔的观赏性更是早有耳闻,只想亲眼目睹。

S208日喀则至岗巴沿途

28日上午驶出日喀则市区,进入S208不远,刚刚还晴朗的天空已被乌云遮挡,噼里啪啦地下起了雨。公路缓缓爬升,只有我们一台车孤单地在雨中疾驰。经过一座乡镇的检查站,核验完身份信息和边防证后,再到“拉庆桑热”观景台,急促的雨才缓和下来。

拉庆桑热观景台

停好车准备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呼呼的大风又把我们吹回车里,裹了件外套再勉强下车。乌云再次聚拢,缓和的雨也再次急促,继续前行。岗巴检查站,再次核查身份信息和边防证后通行。雨时急时缓,就是没有停的意思,车外的温度已降至5℃。

S208岗巴至曲登尼玛冰川沿途

又到一处检查站,身份证和驾驶证被保存在检查站,前面约5公里就是冰川,出来时取。是否携带“无人机”等遥控飞行器,如果有也需保存在检查站。冰川位于边境,严禁使用飞行设备,特别提醒后通过。行驶了一段蜿蜒的山路达到山下,一条湍急的溪水在前方流淌,前面已没有路了,将车停靠在溪水旁稍平坦之处。

曲登尼玛冰川脚下的停车处

海拔高程5150米,气温降至2℃,雨滴已凝结成冰粒,打在车顶噼啪作响。换上棉服,站在车外适应一会儿高原的寒冷。然后,通过石板搭设的桥梁,走向溪水的另一侧。

山下六月的寒冷

呼啸的风,夹带着雨滴冰粒打在脸上愈加寒冷,过了桥梁,已经是气喘吁吁,虽然走了仅仅百余米。溪水应该是冰川融水而成,我们判断逆水的方向就是去冰川的方向。看到不远的避风处有几个中年藏族同胞在整理包裹,担心走错路,就走过去询问去冰川的方向。告诉我们走的方向是对的,但这个天气不要进山,路不好走,危险!再看看前方被雨雾遮掩下,散落着碎石的“羊肠小道”,有些气馁。

进山的羊肠小道

我们自日喀则行驶200多公里,用了4个多小时,在雨中赶到这里,也不能一只脚还没迈进山而就此退缩,虽然有不确定的“危险”,也要再迈一步,哪怕是远远地看到冰川模糊的身形,我与妻子相互鼓励着继续向山里走。天空依旧阴沉,寒冷的冰粒已化作纷飞的雪花,落在脸上似汗水一样流淌。小路随山坡缓缓攀升,每前进几步,都是艰苦的跋涉。你要是体力还可以就快走几步,前面登高可以看得远点,我慢慢走,只要我们之间在视线范围内就没问题,妻子这样对我说。

小路进山的方向

我紧走几步,爬上一座小山顶,隐隐地听到前方传来隆隆的雷声。这时有两个游客自冰川的方向朝我走来“山里全是雾,啥也看不清楚,这雷声太吓人了。”两个游客告诉我。目送他们走远,等待妻子爬上山顶。

小路进山的方向

雷雨可能造成的后果,落石、滑坡想想都可怕。前方依然是阴云密布、隐隐的雷声,好在风平雨歇。再望身后进山方向,呈现出的蓝天白云,勇气和信心又增。再走几步,前方未散尽的薄雾中,冰川依稀可见。

冰川方向

近在咫尺,更没理由不继续前行,只需要再坚持一把。走下山坡,再爬上一座小山丘,已感受到冰川辐射出的寒气。我们没有休息,不约而同地朝冰川疾走。

冰川方向

碧翠的湖水,倒映出冰川的晶莹。我们终于到了曲登尼玛冰川融水湖边。安定心神,调整急促的呼吸,再看身旁偷偷抹眼泪的妻子,我说没事吧!其实我知道她这是被感动的。因为,我的心里也是热乎乎的。

曲登尼玛冰川融水湖边

海拔高程5270米。雨雾并未散尽,雪山、天空被包裹其中,混沌不清。看看身后进山的方向,蓝天正朝我们这里扩散,坐在湖边静静地等待,相信一定能等到蓝天呈现的那一刻。灰白的天空由浓变淡,透出蓝色,在冰川上方不断扩展。大约20分钟,冰川的上空重现蓝天。我们注视着这变幻的过程,妻子紧紧地抓着我的手说,太美了!

曲登尼玛冰川

有一对小夫妻也赶了过来,他们比我们先到山下,是等到雨停后才进的山。我们给他俩讲述刚才的经过,相互祝福我们的幸运,共享曲登尼玛冰川光彩时刻。

——全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0 阅读:0

见与行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