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第一则:赫鲁晓夫看重的不是军事和政治问题

月月半夜 2022-10-24 17:39:31

古巴导弹危机中过分关注军事政治利益的问题其实阻碍了情报分析和预判,因为这里忽视了苏联经济模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对外交换圈的发展和维持,这一点是最关键的,所以赫鲁晓夫的决策里固然有对于核平衡的急切需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对于重启和美国西方的经济联系抱以十二万分的热情,这是真正暗藏在其下的意志,这种意志是由其经济发展逻辑决定的,而非一时的组织变化导致的,即便我们不关注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的对美政策,仅仅观察他的东方政策,就能看出他对斯大林时期转向的一种逆反,屡次将前一届政府所慎重对待的事项轻易作为筹码与美国交易起来,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最开始他实行的是投桃报李的措施,然而美国人不吃这一套,所以他开始反向施压,那就是软硬兼施中的硬的一套了。但是他不会愚蠢到直接与美国交战,在这一点上肯尼迪其实没有想错,只不过他对于赫鲁晓夫改变手法来实现同样的目标感到困惑和不解,而且他们对于苏联经济体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没有深刻的理解,也没有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到,认为莫斯科单纯是为了占领土地而占领,而不是思考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如果整个世界都变成它的势力范围,它反而没有办法维持自己的这套经济模式了,而这一点不仅过于遥远而且也过于危险,所以不可能是尼基塔的真正行事逻辑。

不过在具体分析中白宫的幕僚确实对于柏林问题与古巴问题的联动性有一定认识,从工具性角度上说,赫鲁晓夫的这套设计还是不错的,最高目标是恢复经济接触,最低目标是造成持久的军事压力,使得美国不得不和苏联进行持续性的谈判,在此基础上做出副产品谈判,也就是针对经济关系的谈判,而实际上这才是苏联人最想要的东西,所以赫鲁晓夫对于土耳其部署的美国中程弹道导弹根本就不在乎,虽然在表面上看这一点很重要,但实际上直到10月末,赫鲁晓夫才在主席团会议上提到了可以把朱庇特导弹放进谈判的议程之中,只要把导弹秘密部署在古巴,美国一定会把驱逐苏联导弹作为一个核心问题,而一旦成为既定事实,美国就没办法了,但是赫鲁晓夫最后也就差一两天就能完成部署的时候把导弹撤回了,这说明赫鲁晓夫的真正目的并不在对美国形成对等的核威慑,而是核威慑之外的东西,土耳其部署可搭载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与在古巴形成对等要求这条线索本身就不是赫鲁晓夫真正关注的重点,再有比如说仅仅部署了少量防空力量,苏联就开始按照俄式标准修建导弹发射场,后来才运进更先进和昂贵的防空系统,这都非常不符合常理,很明显,赫鲁晓夫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做法,其实就在提醒和暗示美国,而美国对此的态度也非常谨慎,甚至在10月有一架U-2侦察机被苏联防空导弹击落,美国也没有立刻做出对等反应,而是继续保持“封锁”,或者按照他们的说法,称之为“隔离”。这个词听起来没有前者那么刺耳罢了。

柏林问题到古巴导弹问题这一连串的升级,表面上看都是军事政治的博弈,实际上是苏联为了重启和西方经济联系而作的一种故意示强,这样逼得西方没办法了,也就只好谈判了,最后甚至接受苏联的条件了。这是赫鲁晓夫设定的高目标,而低目标就是没谈成,那么核导弹也部署完毕了,美国只能承认对等的核威慑了,赫鲁晓夫对美国人曾经直言不讳的说,过去你们曾经像打小孩的屁股一样教训我们,现在我们也行了,可以打你们的腚了,虽然这话是在柏林问题上的发言,但实际上对古巴问题也适用。也就是说,一旦经济谈判没成,那么军事上对美威胁的增多,对于俄国也不算吃亏,这就是赫鲁晓夫的算盘,但是他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平衡这两点,而且在执行过程中意志也不坚决,所以最后没有弄成既成事实,反而自己狗啃泥一顿。赫鲁晓夫在做决策的时候也没联系多勃雷宁,使得驻美大使馆非常狼狈,这感觉就像奥匈宣布自己吞并波黑得到俄国支持一样让莫斯科狼狈,只不过上次狼狈的是沙皇,这次狼狈的是多勃雷宁。

这件事到底是一个军事决策还是一个经济决策,这个问题上赫鲁晓夫其实没想明白,导致做事拖拖拉拉犹疑不决,到了出现危机的时候还自乱阵脚,仍然按照原计划去执行,导致战争危机和阴云笼罩在克里姆林宫上空。他们还准备要在11月完全部署好之后和古巴签署一个军事安全协议,同时把核基地公布出来,其实不必要一下子把所有的基地都上马,核潜艇的就没必要,只要有了陆基的核导弹基地就行,这样之后再开建核潜艇基地就行。因为从零到一比起从一到十要难得多。

0 阅读:14

月月半夜

简介:每日分享最新体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