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的困惑:为什么211毕业的家长培养不出985大学的孩子?

佳霖说趣事 2024-07-31 04:51:37

原本预约的同学小聚会,都因为各自孩子的高考和中考而让道,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高考结束了,成绩出来了,志愿填报完成了,录取工作也完成了大半,就抽出来时间小聚一下。

席间,大家共同的话题还是高考。高考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也是同学缘分的开始,大家通过了独木桥,从四面八方考进了河南省唯一一所211大学,共同经历了四年本科的青葱岁月,许多同学在省会扎根,还有的则是散落全国。

生命的轮回,岁月的变迁。如今同学在变老,孩子在成长,也开始参加高考了,由原来参加高考的主角转换成陪考的配角,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温一下高考。

千军万马独木桥,几家欢喜几家愁!

公务员同学的孩子录了个二本!

律师同学学的孩子考了个大专!

最没想到的是博士毕业在高校教书的同学家孩子也没有考上985!

目前已参加高考的同学家孩子,还没有一个超越父母的211大学!

这或许只是个例,但是事实就在眼前,为什么211毕业的家长培养不出985的孩子?

网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说是遗传学上叫“均值回归”,意思就是父母的高智商不会全部遗传给孩子,孩子的智商会慢慢往大众水平靠拢,父母在某一方面越出色,孩子就有可能在这一方面越平凡,可能孩子会比普通人优秀,但很难超越他们的父母。

这种说法貌似很科学,解释起来也很合理,但是总感觉怪怪的。考上了211的自己也不算智商很高啊,比自己优秀的人多了去,回归的有点太快了吧!

结合自己的分析和观察,总结几点看法:

1、举棋不定不如背水一战

70末80初那一代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考不上大学只有回家务农当农民工,农忙收麦种秋,农闲进城打工,即使有机会当兵也很少能提干改变命运,高考是改变命运仅有的机会。所以只有自己拼命学习,真的是在拼命,破釜沉舟,毕其功于一役,激发出自身最大的潜能。

如今角色改变,自己从孩子成为父母,有了更好的条件,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选择。

有能力的选择国外留学,跳出内卷,为孩子拓宽发展空间;

有条件的选择高考移民,举家搬迁,为孩子降低高考难度;

有想法的选择艺考体考,弯道超车,为孩子规划多种选择;

没办法的选择内卷鸡娃,培训辅导,为孩子倾注全部心血。

家长有时候选择不定,左右摇摆,没有一开始就下定决心选择那条路,往往是走着说着,边走边看,小学一个想法,初学一个做法,到了高中又是一个办法,孩子无所适从,有些时候跟着家长颠沛流离,不断在适应,错过打基础的黄金阶段,结果可想而知!

2、家长重视不如自我觉醒

70末80初那一代人,父母本身学历不高,见识不广,除了鼓励学习外能提供的帮助有限,也无法逼迫自己如何去学习,能考上211大学的基本上都是自我的觉醒,从内而外的成长,主动学习,主动努力的结果。

成为父母后,即使重视孩子的教育,也有能力辅导孩子,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三年的初中和三年的高中,集聚在学校,一周回家1天半,还没说几句话就该返校了,又恰逢孩子的青春叛逆期,矛盾冲突的集中爆发期,孩子不能觉醒,家长空有洪荒之力。

3、条件优渥不如生活磨练

70末80初那一代人大多数都有不少兄弟姐妹,家里的条件一般,除了学校学习外,回家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帮家里割草喂牛,分担地里的农活,有时候寒暑假打工挣点生活费,生活的磨难让人成熟的更快,更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时间。

70末80初那一代人成家后由于国策原因,只要一个孩子的居多,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和职级的升迁,给孩子创造的外部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条件好了,能激发学习的动力不足。放开二胎政策后,70末80初那一代人不愿生还有生不动的,大号练废了,小号也就没机会了。

4、学霸环绕不如鹤立鸡群

70末80初那一代人大多数是从县高中考入211大学,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是老师们重点关照的对象,是同学们眼里羡慕的存在,是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上有自信心,成绩上有底气。

孩子在省会上学:

注重素质教育,选择品牌幼儿园,一年的费用就能让自己大学四年毕业;

提前买学区房,选择重点公立小学,早送晚接不停歇,各种辅导班应接不暇;

初中要选大三甲小三甲,最低也得是区级重点,摇号不放心,一顿操作猛如虎;

高中高低得有学校上,八仙过海,乾坤大挪移,好高中就保留有好大学的希望。

孩子在一直在周围学霸们笼罩的环境下,没有建立的自信心被摧枯拉朽,努力进步的结果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士气低沉,心情压抑。

5、内疚煎熬不如自我和解

70末80初那一代人习惯了内卷,从小卷到大,从学习卷到了工作,对自我要求极高。如今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干活从来不惜力,工作那是敢拼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期望往往很高。父辈的努力让自己走出农村,希望自己的努力让孩子走的更高,完成接力棒的传承,但是现实的结果往往差强人意。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起点都非常高,想要在这样的高起点上脱颖而出,则难上加难。要学会与自己和解,只要孩子尽了最大的努力,即便孩子的成绩、成长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满意,我们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为他们设定未来。

教育的真谛是顺应每个孩子不同的特质,鼓励孩子去挖掘内心的渴望,找到他们愿意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并从中获得快乐。成功的方式有千万种,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是父母的短视和懒惰!

写在最后:

高考结束了,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考不上985不是世界末日!

为人父母的使命,是教会孩子学习,当事与愿违时,教会他们承受!

当孩子有明确目标的时候,父母要为他插上翅膀,送他青云直上;

当孩子迷茫困顿的时候,父母要做他攀登的阶梯,让他拾阶而上:

一个人是否成功和优秀,并不是只有分数和成绩来定义。

人生的路上,会有很多风雨,而父母留给成年孩子的,只有目送!

0 阅读:148

佳霖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