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凤凰卫视综合路透社、美联社等权威媒体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命的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近日表态引发国际关注。其称若俄乌在未来数月达成初步停火,美方希望乌克兰于2024年底前举行总统及议会选举。这一提议被解读为特朗普团队试图通过政权更迭加速冲突降级,而现任总统泽连斯基的法律任期争议,正成为各方博弈焦点。
特朗普在去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时曾表态:一天调停“俄乌冲突”,因此,这时候,他推动乌克兰总统选举,其团队的战略布局意欲何为?
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阵营正推动"以选举换停火"方案:乌克兰同意提前大选后,新政府将接手与俄罗斯的长期停火谈判。凯洛格强调"民主国家,战时也应坚持选举",暗示对泽连斯基政权合法性的质疑。这与特朗普此前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的表态相呼应,其声称若重返白宫将"24小时内解决俄乌战争",但拒绝透露是否要求乌方割让领土。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团队的真实意图可能包括:
第一,通过选举产生更具妥协意愿的乌政府,为美俄战略对话铺路;
第二,规避对泽连斯基政府作出长期安全承诺的负担;
第三,将俄乌冲突的解决包装成"民主程序胜利",为2024大选积累政治资本。
那么,泽连斯基会如何表态呢?他会同意启动大选吗?如果败选,他又该何去何从?很显然,启动大选,就是想换人了,一旦启动大选,距离被“抛弃”也就不远了!
其实,泽连斯基目前确实面临“任期困局”根据乌克兰宪法,泽连斯基的总统任期原定于2024年5月21日结束。但自2022年2月实施戒严令以来,最高拉达已多次推迟选举。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最新民调显示,64%民众支持战时暂停选举,但特朗普团队的施压令该议题再起波澜。
若被迫提前选举,泽连斯基面临三重困境:
其一,其支持率从战争初期的91%高峰跌至目前的62%,部分民众对反攻停滞产生不满;
其二,军方高层与文官政府的矛盾公开化,前总司令扎卢日内被解职事件埋下隐患;
其三,西方援助缩水导致财政压力骤增,可能影响选举动员能力。
政权更迭的多米诺效应基辅政治分析中心研究员博尔特•尼克向凤凰卫视表示,若泽连斯基败选,其政治命运可能有三种走向:
一是效仿阿富汗前总统加尼组建海外流亡政府;
二是以"战时领袖"身份在国内保持政治影响力;
三是接受美国安排的"荣誉退休"方案。
但无论哪种选择,都可能引发其支持者的激烈反弹,特别是西部利沃夫等地的民族主义团体已宣称"选举即投降"。
对北约而言,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之前就曾明确表态"现在不是讨论乌克兰选举的时机",暗示欧洲对美方提议持保留态度。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专家指出,北约更担忧选举可能导致乌克兰社会分裂,削弱对俄统一阵线,同时为俄罗斯提供干预借口。
但,如果特朗普政府想推动乌克兰总统大选了,欧洲又怎能阻挡得了呢?
那么,这件事对“俄乌冲突”走向会有多大变数呢?我就阐述三点吧!
当前俄乌战线呈现僵持态势,特朗普团队的选举方案可能从三方面改变战局:
第一,为俄罗斯提供事实上的"冻结冲突"机会,莫斯科已多次暗示接受临时停火;
第二,动摇西方军援的政治基础,欧盟内部关于是否继续武装"过渡政府"的争论将白热化;
第三,加剧乌克兰统治精英内部分裂,前线指挥官与文官系统的协调可能进一步恶化。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战略界出现"有条件承认克里米亚归属"的声音,兰德公司去年5月份时建议将乌东领土问题与北约成员资格捆绑谈判。尽管白宫前发言人尚•皮埃尔重申"支持乌克兰主权完整",但那时特朗普核心智囊的私下表态显示,其或将施压基辅在领土问题上作出妥协。如果特朗普已上任,他如果想做,谁拦得住?
毫无疑问,泽连斯基已站在历史十字路口,他又该何去何从?
我能猜到,他肯定不想重启选举,毕竟,选举的话,他能否再次当选,其实从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就看出来了。因此,他怎能甘心成为过去?去年6月2日面对美国的选举施压时,他就通过视频讲话强硬回应:"当战火仍在燃烧时,任何关于选举的讨论都是对前线的背叛。"但今非昔比,他确实没啥筹码可以和特朗普政府对着干。
而这场围绕选举与停火的博弈,本质是各方对冲突终局的不同想象:特朗普团队试图通过政权更迭实现"体面退出",毕竟特朗普是商人出身,怎能眼睁睁看着美国被“俄乌冲突”拖累?毕竟国内经历疲软,哪还有那么大精力帮别人?欧洲担忧战略缓冲地带失控,而乌克兰则在主权完整与现实利益间艰难求存。因此,2025年特朗普重新掌权后,其领导的美国介入“俄乌冲突调停工作“,俄乌战场外的政治角力或将决定整个东欧的地缘格局重构。但如果特朗普能实现自己此前的诺言,调停“俄乌冲突”,对俄乌两国人民来说,是好事。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更何况,没有好处的话,特朗普怎么出力?
所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