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到2024年期间,脑出血(ICH)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其中不同部位ICH预后的出血量界值、急性期与远期的血压管理、氨甲环酸的再探索、抗栓相关ICH的治疗、血肿的评价及干预时机、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了让临床医生更加了解2022—2024年国内外脑血管病研究领域的新进展,《神经时讯》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的赵性泉教授就“脑血管研究新进展2022—2024”这一主题进行分享。鉴于本文内容丰富,因此我们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进行阐述。今天分享的中篇将重点探讨氨甲环酸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抗栓相关ICH的治疗方法。
一、氨甲环酸的再探索
氨甲环酸用于自发性ICH的临床试验已证实其安全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氨甲环酸可能会有效抑制血肿增长,且早期治疗益处可能最大。但结果存在争议,且缺少超早期时间窗的数据。在此背景下,氨甲环酸新的探索结果如下。
01、STOP—MSU:2 h内应用氨甲环酸不能有效减少ICH血肿增长
一项旨在验证自发性ICH患者发病2 h内静脉注射氨甲环酸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试验结果于2024年4月发表于The Lancet Neurology杂志。该试验是一项前瞻性Ⅱ期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 h内应用氨甲环酸不能有效减少ICH血肿增长。
02、ANNEXa—Ⅰ:安得塞奈可快速降低抗Fxa因子活性且增加止血效果
房颤患者使用DOAC(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的患者大出血发生率为每年2%~3%,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每年0.1%~0.5%。为降低抗凝相关出血事件,Fxa抑制剂的解药应运而生。安得塞奈可与Fxa抑制剂结合,快速起效失效,使Fxa快速恢复凝血功能。在此背景下,进行了一项国际、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ANNEXa-Ⅰ,该研究结果表明安得塞奈可快速降低抗Fxa因子活性且增加止血效果。相比一般治疗,安得塞奈增加了血栓事件的风险。安得塞奈可能可以用于急性Fxa抑制剂相关ICH的逆转治疗。
二、抗栓相关ICH的治疗进展
进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抗血小板药物相关ICH的治疗,二是针对抗凝药物相关ICH的逆转治疗。下文将为大家展示最新相关进展。
01、DASH:去氨加压素治疗抗血小板相关ICH
鉴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面临自发性ICH死亡风险增加的情况,DASH以探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并发生自发性ICH的患者,使用去氨加压素VS安慰剂在降低抗血小板药效方面的可行性为目的进行了研究。DASH是一项2期、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可行性试验。该研究表明,抗血小板相关ICH使用去氨加压素是可行的。
02、抗凝相关ICH逆转抗凝时机探索
既往研究已经证实,逆转抗凝治疗能有效降低抗凝相关ICH患者的血肿扩大风险、并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尚不明确逆转抗凝治疗是否有时间依赖性。ICH发病后数小时内是血肿扩大的高峰期,早期逆转抗凝是否能带来获益尚不可知。在此背景下,一项旨在确定入院至抗凝逆转治疗时间和临床预后是否相关的研究结果于2024年2月发表于JAMA Neurology杂志。该研究得到相关结论:入院至抗凝逆转治疗时间<60 min与死亡或转至临终关怀医院的比例降低相关,在功能结局方面没有差异。
赵性泉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兼党总支书记、血管神经病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脑出血方向)、眩晕、脑老化,具有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AM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300余分。承担参与并组织诸多科研工作,包括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AI+健康协同创新培育、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协同科技创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使命登峰人才计划等课题。北京学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获卫生部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登峰”人才计划;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协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会长、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副秘书长及卒中眩晕分会主任委员。
审稿专家|赵性泉
编辑|程文丽
审核|于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