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蒜种植过程中,病害的发生限制着高产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先是叶片发黄、根颈腐烂或整株干枯,从而导致植株失去光合作用能力,致使蒜头不能膨大,最终全株死亡,不能形成产量。这些现象出现主要病害主要有叶枯病、根腐病的危害。下面就分别介绍这些病害发生条件、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叶枯病
一)危害症状: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大蒜的叶片和蒜薹,以危害叶片为主。其危害症状如下:叶片染病后,初期呈花白色小圆点,并多从叶尖开始。病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状,灰白色,潮湿时病斑上有黑色霉状物产生,并由灰白色转变为灰褐色。病斑从叶尖开始产生,自上至下扩展,轻时顺尖干枯,严重时整叶甚至整株枯死。
大蒜叶枯病在大蒜生长期间降水次数多、雨量大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病叶枯死、植株早衰、蒜头减产、蒜苔霉烂,直接影响产量。
二)发病条件
1. 气候因素:病菌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一般在 10 ~ 30℃之间,在温度适宜时,病害容易发生和流行。高湿环境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传播。多雨、多雾、露水重等天气条件会增加田间湿度,促进病害的发生。
2.植株抗病性:不同大蒜品种对叶枯病的抗性有所不同。一些品种本身抗病性较弱,容易感染病害。植株生长衰弱、营养不良、遭受其他病虫害侵害等情况,会降低其自身的抗病能力,增加感染叶枯病的风险。
3. 栽培管理: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病原菌积累增多,加大发病几率。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增加,有利于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施肥不当:偏施氮肥,忽视磷、钾肥及微量元素的施用,会导致植株生长过旺但抗病性下降。
4. 病原菌基数:上一季大蒜发病严重,田间遗留大量病原菌,会为下一季病害的发生提供充足的菌源
三)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使用药剂喷雾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6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或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60-9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视病情连喷2-3次。
二、根腐病
一)危害症状:大蒜根腐病主要危害根茎部分,其初生根由根尖向基部进行腐烂,之后次生根开始腐烂,部分植株跟着“蒜母”一起腐烂。腐烂的同时还伴有腥臭味,容易引发根蛆及其它寄生性害虫。
大蒜在春季返青之后,如果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叶尖干枯或植株矮小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就是大蒜根腐病发病的典型症状了。
二)发病条件
1、土壤条件:土壤质地黏重,透气性差,易导致根部积水,增加发病风险。偏酸性的土壤环境更利于病原菌的存活和侵染。土壤肥力不足、缺乏有机质,会使大蒜植株生长不良,抗病能力降低。
2. 气候因素:病原菌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长繁殖,适宜的温度会促进病害发生。高湿环境,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气或大水漫灌后,土壤湿度过高,容易引发根腐病。
3. 栽培管理:长期连作,病原菌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发病几率显著提高。过量施用氮肥,磷、钾肥不足,导致植株生长过旺但根系脆弱,容易感染病害。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增加,利于病原菌滋生。
4. 种苗带菌 使用带有病原菌的蒜种或种苗进行种植,容易引发根腐病。
5. 机械损伤 在农事操作中,如中耕、除草等对根部造成损伤,为病原菌侵染提供了入口。
三)防治措施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阶段,每亩可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0g,以及蒜田保护剂加水30公斤灌根治疗。每隔5天防治一次,最好连续防治2~3次。
及时拔除发病严重的大蒜植株及死亡植株,将其带出田外,防止病害传染。为了不让蒜头散瓣,浇水时每亩还可使用30%噻虫胺400g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