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原来楼上有个邻居两口子都是医生,两人坚持丁克不要孩子。
这两人可谓神仙伴侣,出身都很好,都是知识分子家庭,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后分到了我们市最好的医院。
那个年代人都拼命生孩子,吃不上饭也生,很多人只管生不管养,孩子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也是一个一个的生,还觉得很光荣。
两位医生夫妇坚持不要孩子,任凭各种风言风语坚持自己。男医生还会裁衣服,做的一手好菜。爷爷说,那两人闲着没事就跳跳交谊舞看看书,两人身材轻盈衣着得体,是一对璧人。
在物质贫寒但政治运动频繁、人们精神亢奋的年代,这两个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少好事者没少装做好心人去盘问两人为何不要孩子,传授如何生孩子,苦口婆心劝说两人生孩子而且要多生,两人烦不胜烦。
十年运动期间,两人因为出身问题受到冲击,女医生的腿被打断了。被要求交代各种问题,其中有的问题就是为何不生孩子,是不是假夫妻还是谁的身体有问题。
两人都是知识分子,把尊严看的比命重,女医生曾想自杀被男医生开导劝下,后来女医生想离婚让丈夫少受牵连,男医生坚决不干。
男医生每天把她从楼上背下来看看花草树木,两人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后来,女医生还是因为精神和身体的摧残去世。
因为各种原因,男医生后来再娶,想依然坚持丁克,但后来的媳妇不干,所以也生了几个孩子。爷爷有次和他谈起这个问题,他依然对孩子并没有那么热衷,更别提什么重男轻女了。
有的人就是不喜欢孩子,不是人人都喜欢开枝散叶享受传承的感觉,也不是人人都需要从孩子那里找精神安慰和老年的依靠。
丁克纯粹是个人选择,是一种生活方式,自己能承受就好。几十年前,就有神仙眷侣选择丁克,现在有些人就是太闲了,催婚又催生,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妄加评论,管闲事太多。有这个时间精力,多管教管教自己家的熊孩子,多为家人赚点钱不好吗?
我有时候会有点疑问,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精神压力这么大,时间精力都这么缺,怎么人们对他人的私生活还保留着这么浓厚的兴趣?
现在都2020年了,步入新世纪20年了,社会文明程度和民众受教育程度都大大提高,怎么还会有人对于别人不生孩子有那么强烈的敌意态度和优越感?甚至道德评判和人身攻击:他们身体有问题!精神更有问题!
我看,有这种想法才是真的有问题吧!
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尊重就好,无需对别人评价和非议,这是一个人的素养。管好自己的事吧,是大房子不香还是好车不香,还是养娃的钱都准备到20年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