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的四大应用场景

孤福海 2024-06-13 20:22:38

氢能有望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电力、建筑领域 。

工业是氢能当前的主要应用领域,长期占据可观份额。

现阶段全球氢气主要应用于化工和炼油。工业领域氢气用量大、用氢技术成熟,存在绿氢替代灰氢的减碳空间,将成为短期内氢能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传统工业存量替代+新技术扩大需求,我国工业用氢增长空间广阔。氢气作为传统化工原料,存量需求庞大(据中国氢能联盟,2019年为2810万吨),可以使用绿氢替代灰氢来减少排放。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成熟,氢气可以在钢铁行业逐步取代焦炭作为还原剂和燃料,或在工业供热等场景部分替代天然气等,增量空间大。

到2060年,工业将仍是我国氢气用量最大的领域。中国氢能联盟估计,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其中,工业领域用氢需求7,794万吨,占氢总需求量的60%。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传统化工行业,绿氢渗透空间庞大。

合成氨等传统化工领域用氢技术成熟,氢气需求量大。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2019年我国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与煤化工的氢气需求量分别为1080/910/820万吨,绿氢替代灰氢的空间广阔。

合成氨已成为现阶段绿氢应用落地的主力场景。根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国内有52个绿氢项目公布了最新进展(签约/开工/投产等),绿氢规划年产能共计65.4万吨。其中,16个项目生产的绿氢将用于合成氨,对应绿氢年产能36.4万吨,占统计项目规模的56%。以合成氨为代表的化工应用,或将成为大规模制氢项目的首选应用场景。氢冶金是钢铁行业减排的重要潜在方案。

传统炼钢工艺为碳冶金,使用焦炭作为原料和燃料,碳排放量巨大。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使用焦炭约3亿吨,折合碳排放约11亿吨。

氢冶金使用氢作为还原剂和燃料,部分或全部取代焦炭,可大幅减少碳排放,是钢铁行业脱碳的重要解决方案。

国内外企业积极布局,氢冶金有望逐渐产业化。各国持续探索氢冶金技术,海外蒂森克虏伯、Midrex等走在国际前列;我国宝武、河钢等钢企也积极布局。

目前氢冶金仍有补热问题、还原效率等技术难题待解决,且用氢成本有待降低。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和氢气降本,氢冶金有望逐步产业化,氢能联盟预计2060年国内氢冶金将产生氢气需求1400万吨。

氢能交通是氢能最具潜力的赛道。交通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发展氢能是交通脱碳的必经之路。

中国氢能联盟估计,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在交通领域的用氢需求达4051万吨。虽然从氢气用量来看,交通领域需求量低于工业领域,但汽车等交通工具产业链长,氢能交通可撬动庞大的产业规模,发展潜力最大。

氢能在重载交通领域应用潜力优良,现阶段应用以氢能汽车(商用车)为主。交通行业要实现碳中和,需要锂电和氢能各取所长、互补发展。

氢的质量能量密度高于锂电池,在重卡、船舶、航空等高载重、续航要求高的场景应用潜力优良。目前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推广以燃料电池商用车为主,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氢能也有望在船舶、航空运输领域推广。

氢能在电力系统中存在应用潜力。

氢除了作为二次能源直接应用外,理论上也可以通过电-氢-电的转化过程,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储能和发电。

储能方面,氢作为能量载体,可用于长时储能,或替代输电进行远距离运输;发电方面,氢可以通过燃料电池或燃气轮机发电,用于电网平衡(调峰)、作为分布式电源等。在电力系统长周期调节和降低碳排放的需求下,氢能作为长时储能载体和清洁发电来源,存在推广应用的潜力。

氢能电力系统发展阶段尚早,能量效率是主要瓶颈。按照ALK电解槽工作效率70-80%、PEM燃料电池工作效率45-50%估算,电-氢-电两次转换的能量转化效率仅有31.5-40%;若考虑储运阶段的系统损耗,氢能电力系统的实际能量效率可能更低。

目前,氢能电力系统发展阶段尚早,各国仅有若干研发示范项目。氢能要在电力领域实现规模应用,仍需电解槽、燃料电池等技术进步。

氢能可用于建筑领域,助力减排。

根据IEA报告,2020年我国建筑部门能源需求(供暖、生活热水、烹饪、家庭用电等)占终端用能的近20%。氢能可通过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天然气掺氢等方式,替代化石燃料为建筑供能,助力建筑领域减排。

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能效优良,美、日先行推广。燃料电池系统发电的同时会产热,导致仅发电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是将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收集起来,同时为建筑供电和供热,显著提高系统能效。

以松下燃料电池H2KIBOU为例,其电能转换效率56%,而热电联供能效高达95%。美、日等国已先行推广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初具应用规模。

天然气掺氢应用:经济性和安全性有待论证。理论上,氢气可按一定比例掺入家用天然气,利用现有燃气设施和灶具供应和使用。

我国天然气应用比例低于欧美,家用天然气掺氢试点应用规模较小,具体应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仍有待论证。

文章转载于《氢能技术情报》,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如有侵权请系:Jo0729,承诺三天内删除。

0 阅读:36

孤福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