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梁梅版《设计美学》第三章西方古典设计美学

迈希教育课程 2024-09-19 04:14:45

该文档主要介绍了西方古典设计美学,包括比例协调的整体之美、均衡对称的形式之美、视觉和谐的空间之美、典雅节制的装饰之美四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概述

一、西方古典设计美学的体现与发展

1)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上:影响到城市、园林和其他日用品的设计,具有独特的设计语言和共同的美学评价标准。

2)美学追求的形成:在古希腊时期已形成,美观是重要评价标准,维特鲁威提出建筑三要素,古希腊哲学思想奠定了美学基础。

3)发展历程:经过古罗马、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时期一直延续到现代,贯穿了西方整个文明世界。

二、西方古典设计美学的基础与特点

1)建立在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上:来自古希腊哲学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重视数的和谐,苏格拉底提出美与善的联系,柏拉图提出美在于 “理式”,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于和谐。

2)以比例、对称、均衡、和谐为特点:比例是设计上的美学基础,理解比例有助于理解和谐、适度等美学要素;理性思维在美学发展中起指引作用,理性体现为用数字比例限定建筑空间,美主要体现在比例、对称和均衡中。

3)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一贯性:古希腊罗马建立了古典设计的形式美标准,强调平衡、对称、秩序,推崇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形,企图用程式化和规范化模式确立美的标准和尺度;古典主义设计美学强调法则和规范的运用,古典精神是重要原则。

三、不同时期西方古典设计美学的发展

1)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工具理性的兴盛,数成为人们理解世界和追求美的方式,人文主义思想把人看成宇宙万物的主体,艺术家致力于研究人体美并用公式表达;古典主义成为法国文化艺术的主流,其哲学基础是唯理论,设计美学推崇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把比例尊为决定建筑造型设计的唯一因素,但也成为专制主义的表现。

2)18、19 世纪:古代考古热潮引发对古典主义的又一次模仿,发展出新古典主义风格,认为只有古典化风格才是淳朴高贵的;许多学者认为在建筑、文学和艺术中达到完美需通过对古代的模仿;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 “模度” 建筑设计理论也源自古典设计美学。

四、西方古典设计美学的原则与影响

1)原则:美的创造需要重视法则或规范的运用,领会古典主义设计美学法则的精髓需要体会古人的思想、培养崇高理想、感受古人的伟大、重视古典精神气质。

2)影响:从古希腊到 19 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古典设计的美学思想一直秉承并延续,古典主义的设计原则被一再运用,西方具有代表性的设计理论建立在古典设计规则之上,其美学原则贯穿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之前的历史。

综上所述,西方古典设计美学以建筑设计为主要体现,具有深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以比例、对称、均衡、和谐为特点,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和表现,对西方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比例协调的整体之美

一、比例与古典设计的密切联系:

古典建筑通过一定比例获得和谐美,这种比例包括建筑物各部分之间、同一构件不同部位以及相关部件之间的比例。

文艺复兴时期,比例关系变得简单明了,目的是建立贯穿整个结构的和谐,建筑师通过使用柱式或运用各种尺度来达到和谐效果。

现代设计师的作品中也体现了古典的比例关系,尽管采用现代材料,但严格遵循比例关系体现了古典设计美学的精神。

二、比例在古典建筑造型中的重要作用:

比例是衡量建筑形式关系的重要指标,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最早探讨了建筑设计的美学原则,提出建筑的三因素(坚固、实用、美观),其中美观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比例问题。

维特鲁威论述的建筑美包括秩序、布置、整齐、均衡、得体和经营六个基本概念,比例体现在这些概念中,是实现它们的先决条件。

古希腊建筑美感与数学密切相关,比例在维特鲁威的观念里有三种定义方式,同时人体比例与建筑比例有密切关系,他还给出了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与人体比例的具体数字。

三、柱式体现建筑美

希腊柱式主要有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三种,它们通过精心处理组合建筑构件,体现了建筑美。

柱式与檐部水平带的各部分尺寸都与柱径的模数有关,柱式在比例关系和形式上表现出人体美的特征,还通过 “视觉校差” 进行巧妙处理,以达到美的效果,帕提农神庙是典型例子。

在造型上,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不仅体现了对男性和女性的模仿,还通过形式、比例和装饰处理表达了男女的不同美感。

四、人体比例与美学观念

古希腊神话认为人体是最美的,人体的比例、对称美在古希腊雕塑和建筑设计中得到体现,一些日用品的设计也受人体美影响。

维特鲁威的设计美学思想不仅体现在建筑中,还涉及数学、几何学和宇宙模型,他认为运用在建筑上的美学原则可运用在其他设计上,人体比例关系是西方建筑和设计美学的重要依据,其美学观点在多种视觉艺术中广泛运用。

五、哲学、神学与数学、几何的关系

早在古希腊时期,经院哲学和神学就是建筑学的重要参考,毕达哥拉斯哲学、柏拉图哲学以及新柏拉图哲学都阐述了数字在宇宙秩序原理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设计中,数是美与形式的纽带,基于数字和几何形的美学思想与神学密切相关,神学家用几何证明解释宗教神秘性,中世纪一些神学家认为数学比例与宇宙、音乐、建筑具有同一关系。

音乐的美与数密切相关,奥古斯丁证明了音乐和谐与数学规则的一致性,认为造型艺术的形式源于数字,一种基于数字比的美学体系制约着中世纪的美学思想。

古典设计美学的比例理论试图将建筑转化为音乐般的 “和谐秩序”,比例的本质取决于数学关系,这与毕达哥拉斯的宇宙和谐观点相关,西方设计美学与数学、几何密切联系,这是与东方美学在建筑和设计构造方面的重要区别。

六、设计美学的发展

基于维特鲁威建筑美学基础的设计美学在西方设计发展中不断被强调,帕拉第奥继承了维特鲁威的传统,强调建筑的原则是便利、永恒、美观,认为美观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他的美学观念代表了新柏拉图主义思想,基于几何学提出了建筑设计的形式美学观点,认为圆形和正方形是最完美的几何形。

17 世纪,比例概念在设计美学中成为美的同义词,新柏拉图主义者认为比例反映自然法则,与美观、实用和赏心悦目相关,布隆代尔强调比例是产生建筑美的自然法则,比例问题与立面的垂直划分密切相关,建筑展示协调比例关系取决于特征要素的组合。

阿尔伯蒂和叔本华认为建筑的美是由各部分比例的理性结合组成,整体美是不可分割的,黑格尔定义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外在自然形体结构有规律地和平衡对称地结合,这些观念表达了古典设计追求整体。

2.均衡对称的形式之美

一、维特鲁威的观点

《建筑十书》涉及古代建筑和城市设计,认为城市应位于方格中,对称、均衡是建筑美的重要内容,建筑应遵循对称原则,因为人体是对称的。

提出 “得体” 的美学范畴,指建筑形式应与内容相符,以神庙建筑的柱式为例,不同柱式体现不同美感和意义,且与功能相适应,能产生视觉平衡效果。

二、比例、均衡法则

规定了建筑和物品设计美学的共同原则,方形和圆形具有内在和谐性质,设计师应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以设计出均衡稳定、令人愉悦的建筑和物品。

从数字理论中可得出比例关系、规则和体系,用于设计各部分的组合,使建筑建立在可理解的数学关系上,产生和谐均衡的美感。

三、古希腊建筑

功能单一,主要供奉神像,采用柱廊形式,正立面和背立面多为六柱式或八柱式,柱式运用与建筑部件组合和量度体系相关,体现了精确的数学关系,其均衡对称的形式美感是古典设计语言。

柱式的运用和排列在视觉造型上实现了均衡和稳定,建筑构件通过重复、对比及组团等手法形成有节奏、韵律的视觉形式。

四、 古罗马建筑

更注重结构,通过券拱和穹顶获得巨大室内空间,采用封闭式形态,创造人为景象。

出现柱式与墙并用,柱式成为墙面装饰元素,科林斯柱式运用普遍,柱式在拱券之间获得对称和稳定的美学效果。

罗马建筑对柱子分隔距离有标准形式,不同形式产生不同视觉效果。

五、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强调满足人们需求和愉悦,詹乔治・特里希诺用对称和装饰讨论建筑设计要素。

帕拉第奥是古典建筑追随者,其设计的圆厅别墅是古典主义经典之作,平面布局对称,体现数学比例关系,柱廊产生对称均衡稳定的视觉效果,他还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美。

六、对称在建筑和设计中的运用

对称被运用在各种建筑和设计中,如巴黎圣母院通过对称、均衡设计手法形成宏伟建筑意象,巴黎卢浮宫是古典主义经典之作,强调中轴线对称和严格比例关系。

对称美学观点引入城市设计,西方古典城市多呈现放射形和网格形街道网络,建筑几何原理也应用于园林设计,法国几何园林体现了这一点。

3.视觉和谐的空间之美

一、“美是和谐” 的理念

古典主义设计遵循亚里士多德 “美是和谐” 的理念,阿尔伯蒂在《论建筑》中讨论建筑美,制定美三条标准(数字、比例、分布),认为美是从三者相互关联中产生,用 “和谐” 取代 “美”,将音乐和谐理论引入建筑学,认为和谐是自然最高规则,贯穿人类生命和生活,数学对实现建筑和谐美感必不可少。

和谐建立在好的比例上,如古希腊帕提农神庙对角柱的处理,以及古典柱式和台基的设计,都是为了达到视觉和谐。

二、设计中的巧妙处理

为达到视觉和谐,设计师采用巧妙甚至变形的处理方式,如帕提农神庙角柱的设计、古典柱式的隆起和凹槽设计、台基的隆起设计以及柱子的倾斜设计等。

三、黄金分割比例的运用

黄金分割比由欧几里得证明,被称为 “神圣比例”,常用于建筑基地分配和室内空间分割,其形成的长方形在视觉上具有特殊和谐性,与正方形有数学亲缘关系,在自然生物和人体中也有体现。

黄金分割比例在古代设计中广泛运用,如帕提农神庙的立面和室内平面都遵循黄金分割比例,证明了其美学魔力,为建筑和设计提供了和谐性和人文思想。

四、科学的空间处理方式

古典建筑设计采用科学处理方式实现空间和谐,如古希腊剧场建在旷野,利用山坡设计观众席,考虑声学元素,罗马剧场发展为室内,继承了古希腊剧场的空间处理方式,文艺复兴时期的奥林匹克剧院也受到影响。

体育场和竞技场也是古典建筑空间处理的遗产,古希腊运动会场地建在旷野,罗马大角斗场内部空间沿用古希腊体育场形式,设计充分考虑功能需要。

五、古罗马建筑的遗产

露天广场是古罗马建筑最重要的遗产,如恺撒广场确立了封闭、轴线对称的广场形制,图拉真广场多层纵深布局,确立了古典广场空间设计范式,开启了通过古典主义空间设计颂扬帝国和帝王统治的先河。

罗马建筑在内部空间上取得成就,如万神庙通过拱券和穹顶扩展室内空间,其内部空间完整、和谐,具有象征意义;巴西利卡式建筑对西方古典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其内部空间形态演变成教堂形式,具有集中视线的特点。

基督教垄断欧洲建筑艺术后,教堂建筑产生中心式和厅堂式两种重要结构方式,圣索菲亚教堂采用帆拱扩展内部空间,成为古典教堂室内空间最完整的实例。

六、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哥特式大教堂沿用古典主义的一些重要元素,如几何形和黄金分割比例,文艺复兴时期的伯拉孟特和帕拉第奥的建筑作品也体现了黄金分割比例和和谐的空间视觉效果。

透视学在形成空间美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伯拉孟特的圣塞提洛教堂运用透视学原理创造出绘画性的纵深空间效果,古典建筑室内空间往往采用透视原理获得视线集中的空间感。

七、西方古典建筑空间的特点

经过几千年发展,西方古典建筑空间形成采用黄金分割比例和透视学的倾向,以固定朝向获得集中视线的几何形空间布局,其形态和象征性成为古典建筑的重要特点和美学特征的主要因素。

4.典雅节制的装饰之美

一、典雅节制的装饰之美在古典建筑中的体现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建筑及其他设计中,比例、对称与和谐是形成设计之美的重要方式,装饰主要起到软化节点和调和表面的作用,如帕提农神庙的浮雕带和三角形山花。

古典设计的美学追求是理性主义的体现,古希腊哲学代表人物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喜爱简朴,古典主义风格的设计压制装饰美学效果以凸显理性主义。

以柱式为例,古典建筑的装饰体现出有节制的单纯风格,柱式主要以形式和比例取胜,装饰集中在柱头、柱础和构件节点上,且能体现承重构件和负荷构件的区分,柱头的处理也很精心。

装饰还包括浮雕带和山墙的浮雕,不同柱式的装饰雕刻风格不同,以体现其特点。

马赛克镶嵌壁画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另一种装饰性语言,从古希腊到罗马时期,再到教堂建筑中,马赛克的应用和材料不断发展,成为教堂装饰的重要方式,能给人神秘莫测的梦幻感。

二、装饰在建筑美学中的发展

中世纪早期,伊西多尔在《语源学》中强调了装饰在建筑美学中的重要性,圣索菲亚大教堂因其装饰获得赞美。

但在欧洲早期建筑理论中,装饰应与建筑物功能和拥有者身份相符,到文艺复兴时期,装饰仍不受重视,阿尔伯蒂认为装饰是建筑的附加物。

文艺复兴的古典主义思潮强调设计的简朴和典雅之美,墙面简洁,采用中性色彩,教堂室内禁用色彩,仅在细部装饰,如帕拉第奥设计的圣乔治・麦乔雷教堂。

17 世纪后期,法兰西建筑学会开始重视平面布置和建筑装饰,导致了设计装饰的兴起。

18 世纪,塞巴斯蒂安・勒・克莱尔关注建筑美学的美、美感和优雅,认为美感是个人鉴赏力的表现,查理 - 艾蒂安・布里瑟认为古典建筑的魅力源自立面局部装饰与整体的协调,美的前提是比例。

19 世纪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追求单纯,雅克 - 弗朗索瓦・布隆代尔反对随意装饰,认为装饰应由建筑功能决定。

三、古典设计在装饰上的特点及影响

古希腊、文艺复兴后,17 世纪的巴洛克和 18 世纪的洛可可风格在装饰上达到登峰造极,许多建筑、家具和日用品装饰繁冗,掩盖了物品的结构和材料。

许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立面和室内空间因采用坚固建材保存完好,但家具和人工制品的设计多在古典绘画中可见,文艺复兴后绘画描绘室内布局和家具日趋现实,如卡帕西奥的画作。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雕花的家具,17、18 世纪家具装饰更加繁琐细腻,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家具也采用雕刻、镶嵌等装饰手法,后期带软垫和靠背的长沙发成为常见家具。

0 阅读:0
迈希教育课程

迈希教育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