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最好的魏碑作品,康有为还说它“变态”?

一笑聊知 2019-02-11 08:20:40

春节长假最后一天了,大家收收心吧。

一笑也开始正常更新了。

上回说到哪儿了?

对了!是云南的“二爨”。

其实,云南二爨在一些学者的眼里,还不算正宗魏碑。

那么正宗魏碑的代表作有哪些呢?

那就首推《张猛龙碑》。

这个推荐可不是一笑作的,是魏碑的主力推手康有为作的。他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张猛龙碑》“其笔气浑厚,意态跳宕;长短大小,各因其体;分期分批行布白,自妙其致;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皆极精采。作字工夫,斯为第一,可谓人巧极而天工错矣。”

——这里要稍微解释一下:

“笔气浑厚”是指笔画壮实,力量感强;“意态跳宕”是指运笔变化多端,有方有圆,有的笔画结体中,甚至有一点行书的味道。

“寓变化于整齐之中”是指线条变化多端,似乎“从心所欲”,但整体上看布局齐整,绝“不逾矩”。

“藏奇崛于方平之内”则是指《张猛龙碑》横画左低右高,向左延长,撇画长,显得字向左倾,不走寻常路,而且方笔带有圭角,如同奇石崛起。

康有为把《张猛龙碑》列为“精品上”,还称赞它为“为正体变态之宗”。

——这里又要解释一下:

正体就是楷书,这个好理解,因为楷书又被称为“正书”。

而“变态”,咳咳,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而是说形态变化。

总的概括起来就是,康有为认为《张猛龙碑》开启了楷书形态变化的大门,当得上变化之宗。(瞧瞧这词用得,比得上现在的标题党了。)

《张猛龙碑》拓本

张猛龙其实不过是北魏鲁郡太守,相当于一个地级市长。

替他立碑也不过是当时的风俗,刻碑写碑的也没有留下姓名,到现在也没考证出来,算是民间书法工作者。

但就是这样的民间书法,却以“正法开欧(欧阳询)虞(虞世南)之门户”,为唐代楷书开启了新的法则。

《张猛龙碑》立于522年,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

碑阳24行,每行46字。

碑阴按惯例刻了10列立碑官吏名——康有为尤其欣赏碑阴的刻字,他说:“张猛龙碑阴,笔力惊绝,意态逸宕,为石本行书第一。”

想想也是,立碑为上司表功,这件大事做完了署名时自然轻松写意,所以书法的意境水准就上去了。

《张猛龙碑》书者虽无名,但算是当时魏碑的标准体,再怎么说也是魏碑晚期的佳作。

清代至今,只要学魏碑,这个碑就绕不过去。赵之谦、弘一法师等都是此碑的拥趸。

现在此碑藏于山东曲阜孔庙,有条件的可以去看看。

拓本的话,以“冬温夏清”四字未损版为佳。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拓本部分01

《张猛龙碑》拓本部分02

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关注,看之前文章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