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做音乐真能赚到钱?

新音乐产耶 2025-02-19 08:58:39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忆仟

自从有了AI,普通人就多了两条新赛道,用AI做音乐赚钱,以及,教别人如何用AI做音乐赚钱。

在各大视频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网友们用AI做音乐赚钱的视频,在评论区中,也有不少人声称自己靠AI做音乐挣了些钱。而美国一男子,靠AI生成的音乐,从各大音乐平台赚了千万美元版税,目前面临法律诉讼。

无论如何,我们已经进入了AIGC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利用AI生成音乐,并尝试将其变现。

有人用AI挣到钱了

自从去年能一键生成完成歌曲的Suno火了之后,很多网友都在尝试用AI生成歌曲上传到流媒体平台。与传统音乐一样,这些歌曲所创造的流量,也能分到收入。

用AI做音乐真的能赚到钱吗?有人说,行。

去年,视频博主ericlamideas进行了为期30天的AI音乐变现实验,使用Suno等AI工具创作音乐,并将其发布在各大音乐平台上。尽管没有进行任何推广,他的作品获得了近3.5万次播放,赚取了约83美元(约合600元人民币)的版税收入。

这个收入当然不算高,在国内的社交平台上,我们发现,一位身在海外的网友称自己上传的一支AI音乐内容创造了十多万流量,赚了几百美元。另一位国内网友称,自己使用AI创作音乐在国内音乐平台上实现了盈利。

随着AI音乐工具越来越发达,生成的音乐品质也越来越高。已经升级到V4的Suno,生成的音乐层次更分明、人声更自然,歌词也更加细腻。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当然是一个机会。AI降低了音乐创作的门槛,普通人无需专业背景,只需输入文本或调整简单参数,就能创作出高质量的音乐上传到各大平台,赚取流量收入。即使无法直接盈利,也可以通过AI生成内容吸引粉丝,为后续变现创造更多可能性。

AI音乐不仅改变了创作方式,也在重塑内容经济的新格局。如果说流媒体模糊了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边界,AI将会彻底消除这个边界,流量将会因此变得更不值钱。

靠AI音乐挣钱,不容易

在各种AI音乐教学视频中,Lofi Girl是一个常见的案例。不少视频都以Lofi Girl为例,称用AI做Lofi Girl那样的频道,一个月能挣不少钱。

Lofi Girl是一个24小时音乐直播电台,创办于2017年,以其轻松和治愈的氛围,吸引了大量的粉丝,YouTube上的订阅用户高达1480万。不过,Lofi Girl是否用AI生成音乐,目前无法证实。反倒是,2024年2月,Lofi Girl背后的厂牌Lofi Records宣布跟华纳音乐版权签订版权管理合同。

尽管近两年来,网上出现不少类似Lofi Girl那样的音乐频道,但还没有人承认自己用的是AI音乐,一些疑似使用AI音乐创办的频道还被平台处理了。

AI音乐的版权问题尚待缕清,各大平台都在加强对用户上传AI音乐的管控,有的平台要求上传者填写使用的AI生成工具,有的平台明确告知AI音乐没有收入。

哪怕平台允许AI音乐获得流量收入,想要靠AI生成的音乐赚钱也并不容易,AI降低门槛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增加流量竞争的难度。

《摇滚经济学》的作者艾伦·克鲁格发现,在传统唱片业时代,唱片或艺人的成功率大约是1/10,也就是说,唱片公司每发十张唱片,就有一张能够大卖。进入流媒体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

根据Luminate数据,2024年全球只有1.3%的歌曲播放量超过10万次,只有0.0024%的歌曲播放量超过百万。随着海量AI音乐涌入平台,这些比例无疑会进一步降低。

2024年全球歌曲流量分布(数据来源:Luminate)

法国音乐流媒体平台Deezer的数据称,该平台上目前每天上传的AI生成音乐超过1万首。网上有视频称,有人一个星期往国内某音乐平台上传了2700首歌,平均每天上传的歌曲超过385首。

看起来,音乐平台的流量池被AI音乐稀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随之而来的将是流量越来越不值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你用什么工具做出的音乐,想要挣到钱,都更需要运营和推广,并为此支付成本。相比之下,利用信息差圈粉可能更容易一些,也难怪有人开玩笑说,教别人怎么用AI做音乐比自己用AI做音乐更赚钱。

总有人能挣到AI的钱

无论是怎样的时代,总有人抱怨挣不到钱,也总有人能挣到钱。音乐流媒体上竞争那么激烈,但总有人能挤进1.3%甚至0.0024%,AI音乐时代同样如此。

业内人士认为,AI具有彻底改造音乐创作市场的潜力,通过消除创作者和消费者的边界,生成式AI正在大幅拓展音乐创作者经济的市场规模。同时,生成式AI也可能催生音乐产业的新赛道,影响消费者的听歌方式、互动方式以及为创作者提供服务的商业模式。

在这样一场巨变中,什么样的人能靠AI挣钱?在国际作家和作曲家协会联合会(CISAC)看来,生成式AI供应商将是最大受益者之一。比如那些你将会为了生成和推广音乐而支付费用的AI音乐平台。

CISAC预计,未来五年,未来五年,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和视听内容全球市场将增长 20 倍,收入规模从目前约30亿欧元(约232亿元人民币)增至2028年的640亿欧元(约495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供应商的未来年收入在音乐领域将从2023年的1亿欧元(约7.7亿元人民币)增至40亿欧元(约310亿元人民币)。

但对于传统模式下的音乐创作者来说,这可能不是好事。CISAC称,到2028年,有24%的音乐创作者面临收入损失的风险。

“在监管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创作者将在两方面遭受损失:一是因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未经授权使用其作品且未支付报酬而导致的收入损失;二是由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替代效应,与人类创作作品竞争,取代了他们的传统收入来源。”(CISAC)

不仅仅是传统内容创作者,AI音乐创作者同样将会面临收入难题。创作者之所以无法从流媒体平台获得更高的收入,一方面是因为流量价值太低,平台无法承担更高的成本,另一方面是创作者沦为平台的内容牛马,丧失了议价能力。这个问题,在AI音乐时代只会更加显著,甚至可能将内容产业的根本矛盾推向临界点。

对于创作者来说,要想在AI音乐时代改善生存环境,或许是指望数字经济价值体系能够重构,围绕“人”而非“流量”去建构新的商业链条。

-全文完-

0 阅读:5
新音乐产耶

新音乐产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