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不是不懂分寸,是40岁以后,依旧保持这种心态

幕卷情感 2024-05-14 03:40:22

在知乎里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孩子问:

“妈妈,全世界最傻的人是什么样子?”

妈妈想了想后说:

“全世界最傻的人,就是那些把别人当傻子的人。”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他们自作聪明,恃才傲物,看不上队友,瞧不起朋友。

总认为其他人都一无是处,愚蠢至极。

曾有句话说:

“做愚人易,做聪明人难,做小聪明易,做聪明到愚人更难。”

愚蠢的人总在不经意间炫耀小聪明,认知的浅薄永远看不清聪明的本质。

真正聪明的人,有着极高的自知之明,深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争做最聪明的人实则最愚蠢,敢于表现愚蠢的人才是最聪明的。

自作聪明,是愚蠢的低配

《李想建议》里说道:

“过度精明,也许是成就大事过程中最致命的障碍。”

这些人为了配得上“最聪明”三个字,不停地揣测别人的心思,把臆想当作事实,活在自己捏造的世界里。

对规则和责任更是视而不见,没有畏惧之意,最终害人害己。

小柯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看上一家远近闻名且竞争激烈的公司。

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令他胸有成竹,立马向唯一的一个业务员名额投递简历。

果不其然,小柯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到最终考核环节,第二名是位刚毕业的小姑娘。

公司给两人安排了一个月的试用期。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最后一天他们都没有等到录取的通知,而是让俩人下午去财务处领完工资就离开。

他们虽然满是疑惑,但也只好按照安排做。

到了财务处,小柯惊讶地发现工资只给了一半。

他气汹汹地要去找总经理理论,但刚走两步就想到这可能也是考核内容,公司肯定不会喜欢斤斤计较的人。

他便得意地回家了。

几天过去,他等来的却是小姑娘被录用的消息。

小柯不服气地跑去找总经理讨要说法。

总经理说:

“试用期间你的表现确实很好,但你没有维护自己权益的勇气。

反倒小姑娘立马找我理论,甚至要去申请投诉。”

“我们是一家外贸公司,经常和国外的公司做生意。

如果你连自己的权益都不管不顾,还能指望你为公司争取权益吗?”

小柯听得哑口无言。

自以为是的“聪明人”总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正确无比,却忽视了事物本身的运行规律。

有句老话说得好:

“聪明反被聪明误。”

故作聪明式的扬言能看透所有人和事,却始终看不到自己的愚蠢。

愚蠢的本质,是傲慢无知

《三体》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无知不是人类进化的障碍,傲慢才是。”

自以为是的人,除了傲慢无礼,都有不自知的缺点。

他们不懂得,发现伙伴们的优点。

他们更加不清楚,自己的傲慢是多么显眼。

心理学中,有一种认知偏差的现象,叫达克效应。

它描述的是一类经常高估自己能力的人,他们既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又不能客观判断他人的情况。

简而言之:

“越无知,越自信。”

他们的认知处于较低的层次,没有足够的经验和阅历的积累,却又“不知者无畏”式的自信心十足,把浅薄的认知大肆炫耀,站在了愚昧的顶峰。

小伟的同事和他是同时入职到现在的公司。同事总觉得领导的能力一般,看不上领导。

他在会议上经常接领导的话,凸显自己很快就掌握了内容。

又时常打断领导的发言,急于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

有一次会后,大家都往工位走。

领导边走边给他安排任务,需要他临时准备一份材料。

他急忙地走在领导前面,大声回复道:

“这个活我不干,它不在我的工作范围内,谁爱做谁做。”

说完就立马坐到了椅子上。

领导尴尬地愣了一下,又继续往前走,回到自己的位置。

而小伟一直安静地工作,每次都尽力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还经常向领导请教。

久而久之,领导经常带着小伟参加活动,而疏远了同事。

高傲地炫耀着自己,无疑就像穿着一身名为“聪明”的皇帝新衣。

把愚昧赤裸地展示给所有人看,缺点暴露无遗。

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认知,只能在自己的围城里沾沾自喜。

俨然已经成为大家眼里最愚蠢的那个人。

不争做“聪明人”,要聪明地做人

布瓦洛曾说过:

“最聪明的人就是那些觉得自己并不聪明的人。”

聪明的人总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规避傲慢和自大,毫无存在感地站在人群之中。

学做聪明的人才是智者之道。

01.向外生长,跬步千里

学习新知是一辈子的功课,不断接触和思考新知识,为自己的认知赋能。

在邻里乡亲的眼里,奶奶是一位和蔼可亲、头脑灵活的老太太。

如今已将近90岁高龄的她,依旧保持每天看新闻和看报纸的习惯。

人工智能刚出现就被炒得热火朝天,很多信息都在暗示人工智能会取代人们的工作。

那时,跟奶奶打的一通电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她问我:

“现在的人工智能那么厉害,会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呀?”

学习这件事不和年龄有关,只与心态有关。

真正聪明的人好学不倦,“求知”已然成为他们的生理需求,乐此不疲。

02.向内沉淀,不矜不伐

不骄不傲,遮蔽锋芒,是为人处事的准则。

网友的朋友是国内知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学习成绩排在专业前五。

工作3年后到伯克利MBA继续深造,回国后也顺利进入著名投行工作。

他工作很忙,网友和他吃饭时,也不停地回复工作消息。

那时投行的待遇很好,他和网友开玩笑地说,他们都是有钱挣没空花。

朋友永远都笑呵呵的,身材也保持得很好,永远充满活力。

后来他去了北欧的一个精品投行,但他的朋友圈里从未炫耀过任何一件事。

真正聪明的人,把锋芒内化成自己前进的动力,更专注于自我内在和外在的修炼。

03.利他益己,互利共赢

人生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合作共赢才是社交的关键。

很窄的田埂上,两个挑着重担的人相向而走。

眼看就要撞在一起了,他们才都不情愿地停下来。

因为担子很重,谁都不想往后退,田埂下都是水又不能绕道走,两个人就僵持地站着。

其中一个人想到个办法,提议说:

“我们互相把对方的担子挑过去。”

这个小小的改变,立马解开了难题。

在团队中,不能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更要关注他人的需求,把完成自己的使命变成完成大家的使命。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会为他人着想,明白利他实则利己,互利共赢才是团队运行的终点。

富兰克林曾说过:

“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

把锋芒当作利剑,不但会失去拥抱别人的机会,就连拥抱自己,也是满身伤痕。

真正的聪明人安静地保护着学习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他们又小心地保护着羽翼,从不图一时之快。

表面聪明是愚蠢的伪装,只有心里聪明,才能成为人生这场马拉松的最终赢家。

作者 | 幕卷·栩安

图片 | 幕卷·摄影爱好者投稿。

3 阅读:829
幕卷情感

幕卷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