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并不喜欢武则天,真正爱武则天的人居然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治

述稻 2020-05-13 12:08:42

李世民不喜欢武则天,原因很简单。李世民是一位开明君主,一生诸多风光,但到了晚年,却接连发生几件大事,令他身心疲惫。他立的太子李承乾虽聪明却不务正业,二子李泰仗着父亲的喜爱整天笼络群臣培植势力,逼得李承乾铤而走险,想要效法当年玄武门之事。然而,李承乾不是李世民,李世民也不是李渊。李承乾的阴谋失败,李世民忍痛流放了两个儿子。而谋反的名单中,赫然有为他出生入死的老臣侯君集,李世民悲痛欲绝,对侯君集说:“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还有,他最宠爱的女儿高阳公主与和尚辩机偷情,李世民腰斩辩机,也斩断了父女情分,从此父女二人形同陌路。而且,陪伴自己建功立业的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去世,也让李世民接连受到打击。

李世民在历代帝王中,在善待功臣这件事上是出了名的,加官晋爵自不必说,开国皇帝们最喜欢做的诛杀功臣、防止大权旁落之事,在李世民身上也很少发生。他对功臣照顾有加,对功臣的孩子个个晋封,有些功臣恃宠而骄,言语有冲撞,他也不发脾气,只是温言劝告。然而岁月不饶人,李世民当初少年得志,他的老部下们个个比他年纪大,此时不是病就是死,更让李世民感到人世无常。所以,晚年的李世民诸事不顺,很需要温柔女性的抚慰,而刚入宫的媚娘泼辣有余,温柔不足,更没有阅历安慰一个饱经沧桑的男人,又怎么能得到李世民的宠爱?

媚娘虽媚,后宫生活可谓寂寞至极,她与李世民唯一一次被史书记载的沟通是这样的,唐朝人爱马,男人女人都会骑马,皇室女子保持着关陇彪悍的风俗,长安城也有不少女性骑着高头大马,带着随从四处游逛。李世民年轻时过惯戎马生活,到老也对这种忠诚烈性的动物很有感情。这一天,李世民得了一匹好马,带着嫔妃们一起观赏。此马名为狮子骢,毛如雄狮,性子暴烈,无人能驯服。若是年轻时候,李世民当然会上前尝试一番,让这匹马臣服在他熟练的骑术之下,而今年老体衰,只能感叹道:“马是好马,可惜无人能驯服。”武媚娘灵机一动,表现的机会来了,她悠然上前,对李世民说:“臣妾能驯服此马。”李世民一惊,问:“你用什么方法制伏它?”媚娘胸有成竹地说:“只需要三样东西,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臣妾先用铁鞭抽打它,若它不服,就用铁锤敲它的头,再不服,就用匕首结果它的性命。”

一番话不但让李世民的妃嫔们花容失色,也让李世民本人沉默不语,个小姑娘用如此血腥的方法驯马,真让人瞠目结舌,如果往深了想,这个小姑娘年纪轻轻却懂得权谋之道,不能小觑。不过,小姑娘毕竟是小姑娘,纸上谈兵想要邀宠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李世民释然一笑,还夸奖了媚娘几句,令媚娘扬扬得意。若干年后,她贵为太后,还搬出这段往事打压群臣,警告他们要么听话办事,要么准备挨一匕首,可见这是她平生得意之作媚娘不得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与李世民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相去甚远李世民是人中龙凤,麾下英才猛将如云,就连他的另一半,也是位十全十美的女性。

李世民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的“贤后”典范。野史记载长孙皇后芳名长孙无垢,小名观音婢,出身大家,才貌兼备。玄武门之变还曾亲自上阵慰问鼓励军土,成为皇后后不时劝诚李世民要为君有道魏征屡次进谏令李世民不耐烦,私下里愤愤说:“我早晚有一天杀了魏征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后嫣然一笑,命侍女为自己换上皇后正装,跪拜李世民口称“恭喜皇上”,并阐明“主明则臣直”,救了魏征一命。三十六岁去世时,不忘劝告李世民不要重用长孙无忌,既保全娘家,又为夫君着想,不使外戚干政。皇后去世,满朝文武感念其大德,就连一向铁面无私的魏征也为屡次解救自己的皇后伤感不已。但长孙皇后并不是一个只知劝诚夫君的木头人,她同样会为李世民写“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一类的情诗,显示出她的青春与娇柔。所以,李世民对她恩宠不衰,直到她逝世后世的皇后只知仿其贤良淑德,却失其妩媚风情,可谓东施效颦。

李世民喜好美色,但对同甘苦共患难的结发之妻,始终怀有一份深挚的感情,以致他后来宠爱的女性,也会有长孙皇后的影子,例如才女徐惠,不但写的一笔好文章,对国家对朝廷都有自己的见解,经常劝谏李世民,李世民也很重视她的意见。李世民死后,徐惠想到李世民待自己情深,不吃不喝,追随李世民而去。媚娘显然不是这种类型的女性。她有文才,但她更愿意思考如何驯马驯人,研究铁鞭铁锤;她有美貌,但她更希望丈夫听自己的话,而不是柔顺地依偎在丈夫身边做贤内助;她有感情,但有一天丈夫去世她绝对不愿意殉情而是要好好考虑接下来怎么改嫁怎么过日子。

转眼间,媚娘在深宫寂寞了十几年,她不再是俏丽的少女,而显出成熟的风韵,更加妩媚动人,而李世民依然无法欣赏她,没有重视她。何况,李世民的头风病一天比一天重,也没有心力再去宠爱嫔妃。风烛之年的帝王搬到终南山翠微宫养病,媚娘跟随他做些端茶倒水的工作,她的心一天比一天焦急如果她的夫君李世民就这样一命归西,等待她的将是最凄惨的结局。在唐朝,一位皇帝去世,有儿女的嫔妃可以由儿女照顾,没有儿女的只能出家为尼。想到自己的一生可能要在尼姑庵里度过,媚娘心急如焚。但是,即使李世民身体好转又能如何?他根本注意不到媚娘。何况,李世民年事已高,又能活多久?长安城的喧哗已经打动不了她;内宫的台阁楼池再美,也不属于她;即使她光华满面,妩媚多娇,也不能让皇帝青睐于她,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正当武则天的心沉到谷底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机会,既安慰了她的寂寞,也重新燃起了她的斗志也许是缘分使然,在侍奉重病的李世民之时,她看到了太子李治,李治也看到了她李治是武则天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也是她一生最重要的男人。

李治是一个善良、善感、软弱、有教养的男人,他一生都对武则天有深挚的爱恋之情。史书上,君王们的爱情总是掺杂着权力、斗争、心计,君王们的婚姻大多与政治密切相关,甚至是朝廷平衡的重要步骤,君王对自己的妻子有敬有重,却很少有宠有爱;而对宠妃即便宠也有限度,更要随时防止外戚和妇人干政。不是君王不想要爱情,而是皇家的爱情需要附加太多东西李家的君王们对爱情大多认真,他们既喜好美色又专情,而且受胡风影响,他们并不顾忌恋人的身份,李世民纳了弟弟李元吉的妃子,李隆基纳了儿子李瑁的老婆,看似乱来,却也能情有所钟,怜香惜玉。而李治,则在尚且纯情的年纪,爱上了父亲的才人。各花入各眼,武媚娘得不到李世民的喜爱,却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最心动的类型。

先说说李治这个人。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育有三子四女,三子为李承乾李泰、李治,四女为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长孙皇后去世早,李世民亲自养育年幼的晋阳公主和李治。晋阳公主李明达聪明可爱李世民常把她抱于膝上接见群臣,但对幼子李治,李世民却没那么宠爱,他认为李治资质平平,性格懦弱,而李治也没什么雄心大志,安于享受皇子生活。虽然没有母亲教诲,但他与妹妹李明达感情深厚,嬉笑玩耍,很是快活。平静的童年生活与少年生活一闪而过,妹妹李明达去世,令李治初尝人世不如意。在父亲的安排下,他娶了贵族世家之女王氏,夫妻生活平淡如水,并未让他感到甜蜜。他原以为他的一生就这样无风无浪,安然闲适,但一场风波将他推上浪尖,改变了他的命运。

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告一段落,李承乾被废。而一心想要夺嫡的李泰也因太过张扬而失宠。李世民欣赏的另一个儿子吴王李恪,则因母亲为隋朝王室后代而失去了继承大统的机会。除了血统问题,长孙无忌的反对也是李世民不得不放弃李恪的原因。在长孙无忌的劝说下,李世民决定立仅剩的嫡子李治为太子,并亲自教导他为君之道。长孙无忌会竭力扶助李治,并不是因为他疼爱妹妹的小儿子,而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将来打算。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一旦驾崩,新上任的皇帝自然有自己的亲信,他这样的老臣只能退休。长孙无忌希望将来的君主能够依靠他,性格软弱又年轻的李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他不愧为李世民的亲信对李世民的心事最为了解,劝李世民立李治,不说治国之才,不说个人资质单单说父子兄弟的感情,给李世民一一剖析:假设立野心勃勃的李泰,李承乾和李治肯定不能保全;但李治性格仁义,如果他成为太子,肯定不会为难自己的哥哥。一番话打动了李世民,让他正视到李治的优点。

似乎只有立这个平庸却讲感情的孩子,才能让自己的儿子们避免自相残杀—这么多年来,玄武门杀兄杀弟一直是李世民的心病,每每回想起来都不是滋味,李世民打心底里期望皇家子孙们和睦友爱。至于李治的资质,他只是不如哥哥们聪明,却并不笨,何况还有长孙无忌等人忠心耿耿地辅佐。在治国问题上,一群好的大臣才是最重要的,李世民对自己留下的这些大臣有绝对的自信。于是尘埃落定,李世民、长孙无忌都安下心,为李治择良师,开始培养帝国的接班人。没有野心的李治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太子,没想到自己也有得到父亲重视的一天,即使这重视是无奈的。如今他成了天之骄子,父亲和朝臣们股切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他也鼓足干劲去学习,去实践,证明自己也是美玉良材。可是,他的两个哥哥虽然下场可悲,毕竟都是天才人物,大哥李承乾从小就聪明绝伦,说起诗书典籍能让饱学多才的老学究们连连称赞;二哥李泰也是才华横溢,也是李世民最宠的皇子。比起这两个人,李治一再努力,也不过得到一句“太子仁孝”的评价,肯定了他的仁义与孝心,其余略去不谈而李世民,始终认为这个孩子“任儒”,一面写下一本《帝范》教导儿子,一面忧心仲忡。

李治从小就不断听到师傅们说起自己优秀的哥哥们,不论他如何用功他都无法得到师傅们更多好的评价,因为珠玉在前,他显得平庸。连师傅们都无法过多称赞他,李世民更不会重视他。幼小的李治明白父亲对自己的怜惜,不过因为自己是母后遗留的幼子。他那得不到重视的童年,既没有母亲温柔慈爱的爱抚,也没有父亲严厉有力地督促,这让他的性格愈发软弱,总是希望能有个人做自己的依靠。世民生病后,对李治有了新的认识。历史上老皇帝重病,太子难免半喜半忧,抓紧时间网罗大臣,为登基做准备,甚至有人会趁机架空自己的父亲。太子的表现令李世民欣慰,他终于相信这个重情义的孩子不会为难兄弟姐妹,也不会为难自己留下的那些元老大臣—李世民是个够义气的皇帝,即使生了重病,也希望那些一直为自己尽忠的人能够在自己死后仍然享受富贵与尊荣父子俩的关系越来越好,李世民一日不见李治,就要写封信给儿子,李世民一笔好书法,信写得赏心悦目,但若说到信的内容,与今人理解的李世民大相径庭。

在今人的印象里,李世民是庄重而明朗的,而事实上他是个活泼外向又直率的人,给儿子的信里没有想象中的耳提面命,庄重严肃,而是忆奴欲死”(李治小名雉奴)、“不知何计”,翻译一下就是:好儿子我想死你了,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可见,他们之间的亲情是真诚的,宽松的,没有皇室父子间的严肃与防范。那时二十岁的李治享受着父爱,也想努力做个孝子,每天都要亲自侍奉李世民,一心希望父亲的身体尽快好起来。这固然是因为他对父亲一片挚诚,也是因为他还没有做好成为一国之君的准备。父亲重病,他又急又怕,急的是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怕的是没有父亲的扶持,他不知如何面对一个国家的千头万绪。父子间的感情一日比一日好,李治的担忧与惧怕也一日比一日深。就在这个时候,他注意到了武媚娘,很多个陪伴在父亲身边的日子,这个大他四岁的女人也在病榻前服侍,似乎察觉到他的不安,每每温言安慰,让他觉得温暖。而且,这个女人如此妩媚动人,与自己的妻子、妾室大不相同,别有一种风韵,让他难以抗拒。

李治喜欢成熟的女性,一来他从小失去母亲,渴望成年女性的关怀与呵护;二来成年女性别有的风姿,更能满足他内心的需要,如今的媚娘娇艳欲滴,浓情款款,的确有资本让李治着迷,而且,媚娘之“媚”,连李世民都要赐名,非常人能比。李治喜欢独立的女性,他的性子软,做事需要别人从旁推动,他常常觉得没主意,出了大事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希望身边有一个能出主意的、有决断的人,而媚娘处处显得果敢,说话做事高人一等,令李治刮目相看。李治喜欢泼辣的女性,一直以来,他的生活都如井水般平静,即使是被立为太子这样的大事,也由父亲和舅舅做主,他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等待和接受,他也渴望刺激,渴望生活多一抹亮色,武媚娘正是那块打破平静的石头,让他的人生顿时多了色彩。每当与武媚娘眉目传情,李治便觉得甜蜜,但想到媚娘是父亲的才人,自己的后母,他便如冷水浇头,闷闷不乐,也知道自己离谱。不过,年轻人恋爱,如果听之任之,大多随着时间淡去,自然离散;但若有人从中横加干预,反倒激起逆反心理,死活偏要在一起,李治的爱情夹杂着危险和不得已,更是让他欲罢不能。

0 阅读:13
述稻

述稻

明星动态,娱乐八卦,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