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代,确切说是永初元年(107年)到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十八年间,几乎年年都有大地震,给整个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在古时信息传播不够发达的条件下,朝廷很难第一时间做出赈灾反应。于是在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由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候风地动仪”,并于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借助该仪器成功测报了陇西大地震,引起全国轰动——这比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早了1700多年。
当时的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能够准确测报确实很神奇,以至于后世很多人认为候风地动仪是传说,不足为信。到了现代,有很多科学坚持从物理学出发复刻这一神奇仪器,这证明至少从科学原理上它是可能存在的。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候风地动仪是否真实存在的话题,而是由该仪器引申的另一个话题——古人的风水理论。
这两者乍一看似乎没有关系,其实非但有关系,而且关系还不浅。首先从仪器的名字上看,“候风地动仪”就带着“风”。这里的风是什么意思呢?仪器是铜做的,明明和风没有半毛钱关系,为何还要候风呢?其实,它候的并不是气流,而是“信息”——还记得我们汉语中有一个成语叫做“风马牛不相及”吗?就是这个“风”,即无形中的信息流,也是即时的千里之外的自然界信息。
但是为什么偏偏要用一个“风”字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气动为风,是阴阳不平衡导致的运动。地震,也叫做地动,是地底阴阳之气的运动,和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样,地动之前当然会释放一些无形的“风”。按现代的话说就是磁场、地波异常,这是人类所没法感知的。地下的风和现实的风有关吗?当然是有的,因为本质上都是阴阳不平衡导致动静相搏;也是以气为载体的信息流,只不过地有地气,空有空气而已。同样的理论,也适用于“水”,只是水不用“风”这个字,而是用“流”或“行”,导致流不平衡的是地势、山势罢了。这也就是“风水”最朴素的含义。
古人认为大自然的风水不但可以为生活服务,而且是可以为生命循环所用的。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概念,即我们祖先的生命观。他们讲“夫阳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地生万物都是由所谓“生气”推动的。人也是如此,以气聚所生,父母给先天之体;后天则摄食五谷,吸气饮水,凝骨长肉皆是气聚。所以说,生活居住的风水条件,决定了“生气”的水平,从而也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么,理想的风水又该是怎样的呢?其理论又有个指导思想,即“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这是因为,生气运动实质,是水的循环,雨水落地后“行乎地中”就是生气,所以能得水自然就第一位的。另外,雨水来自大气,如果环境条件中的“气”属于既有蕴积又能不断得以补充的慢循环状态,其生气的条件也是比较好的。
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你自然就能理解为什么人们认为“依山傍水”是好风水;也能够进一步解读古人在建筑设计上秉承的理念了,比如大门的开向、照壁的设置、绿植的位置、包括房间的格局等等。不仅如此,人们还将风水理论应用延伸到了所谓“阴宅”上,这个话题我们将来可以另写论述文章论述。最后,我们还是回到一个也许和“候风地动仪”有关的故事上,来为后续文章埋个开端:
说在西汉时期,皇宫未央宫前殿的钟无故自鸣,三天三夜都不停止。汉武帝召问王朔,王朔说可能有兵争。武帝不信就问东方朔。东方朔说:“铜是山的儿子,山是铜之母,钟响就是山崩的感应”。三天后,南郡太守上书说山崩了二十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