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到秦汉隋唐中国主流思想的变化
一 战国
战国主流思想是非杨既墨,杨指杨朱学派是道家的一个学术流派。墨就是墨家了,秦时明月把非杨既墨改为了非儒既墨有点离谱。至于儒家在战国属于被鄙视的存在,各大国君主都嫌弃儒家,只有齐国学术氛围比较开放,然后儒家一股脑的都跑齐国去了结果齐国就被儒家给祸害了,眼睁睁看着秦国把六国一一灭掉。跟宋看着辽被金灭又看看金被蒙灭有的一拼。
二 秦
众所周知,秦的主流思想是法家,儒家在秦就是个不入流的小瘪三,。有人说秦短命,从商鞅变法到秦灭亡150年左右并不短了。
三 汉
西汉初推崇黄老道家,加上汉承秦制也就是西汉初以黄老道家和法家为主。然后汉武帝时期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家,但由于过去儒家过的不怎么好,加上之后的霍光和汉宣帝都不喜欢儒家,所以虽然汉武帝尊儒但儒家在汉元帝之前都只是个小角色,汉宣帝更是训斥汉元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的话。
汉元帝柔仁好儒,对宣帝任用文法吏,持刑太深多有非议,曾劝谏宣帝应该用儒生治理天下,而遭到宣帝训斥: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认为太子好儒,根本不懂治国之道,汉家制度的精髓是王道、霸道兼杂,若纯任德教,那可以断定,将来乱汉家天下者,太子也!果然汉元帝继位后汉朝快速衰弱不到70年西汉灭亡。汉元帝继位后开始全面推行儒家,用儒生治国儒家开始一家独大汉朝的国法形同虚设,出现了春秋决狱的坑爹情况,简单点说就是一个人是否犯罪不再是依靠法律来判断和决定,而是依靠官员的嘴和春秋这本书来决定,比如杀人如果能在春秋这本书找到类似的情节官员就可以巅倒黑白判杀人者无罪被杀者有罪,总之只要平民不懂官员就可以随便说。
汉宣帝脑子还是很清醒的,但就是明知太子不行还非要传位给他有点坑。
东汉瘸腿的王朝先天不足,世家豪强的天堂人民的地狱,存在了一百多年就灭亡了没啥好说的。
四 隋
隋是由关陇集团打败世家门阀建立的,关陇集团是军事贵族集团,世家门阀是以五姓七望为代表以儒学为主的一个群体,虽然世家门阀有数量和地盘优势但儒家的尿性,有人口地盘优势推崇儒家以儒家为主的宋和明被人少地少还野蛮落后的金和后金给灭了。隋时也一样有人口地盘优势以儒学为主的世家门阀,被人少地少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给捶了,隋朝关陇集团是统治者,世家门阀和儒家是失败者被统治者,关陇集团不可能让手下败将的世家门阀和儒家地位在自己之上,因此隋并没有推崇儒家。
世家门阀的巅峰期是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也是这一时期的,晋朝也是推崇儒家的。隋朝是打败世家门阀才建立的,世家门阀从隋建立起就处于持续的衰弱中。
隋没有太过推崇那一家的思想,硬要说的话隋文帝隋炀帝比较推崇佛教,隋炀帝被佛教尊为总持菩萨,佛教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只能说隋二世而亡不冤。
五 唐
唐初和隋朝一样由关陇集团建立,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是统治者,世家门阀和儒家是失败者被统治者。
由于李渊认老子为祖先,加上隋朝佛教过于强大,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看不上手下败将的儒家等多方面原因,李渊李世民李治时期推崇道教和道家。到了武则天时期她信佛和佛教是政治盟友为了打压李唐开始推崇佛教对道家和道教进行打压。武则天时期丢失了几百万平方公里国土。唐朝中后期由于科举中有大量的儒家内容使的儒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世家门阀从隋朝建立起就处于持续衰弱中,地位和实力大不如前。武则天时对一部分世家进行打击时,世家门阀已经无力反抗,之后黄巢对世家门阀进行大屠杀时,世家门阀也无力反抗,朱温将世家的人丢进黄河后至此世家最后遮羞布也被扯下。
有人说世家门阀看不上李世民可见当时世家门阀很强。但是世家门阀不仅看不起李世民,它们还看不起武则天黄巢还有朱温,只是李世民没修理它们,武则天和黄巢都是暴脾气就没那么好说话了都对世家门阀进行了打击屠杀。当时的世家门阀有点类似工业革命后西欧末落的旧贵族对新兴的资本家各种羡慕嫉妒恨但又死鸭子嘴硬的各种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