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A大队。
袁朗在一众“南瓜”面前露面,就宣告了考核规则:100个积分制,扣完,打包行李走人。
从袁朗的话看来,分数的多少,决定了“南瓜”们的去留。
可在最后的考核评比中,所有人当中分数最高的是成才,45分,可他,却被袁朗淘汰了;
而考核分只剩下2分的吴哲,不但顺利留了下来,还令袁朗生怕他不肯留下,耐心地解释了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是一番良苦用心。
把最高分的成才拒之门外,却要最低分的吴哲,袁朗为何如此看重吴哲?
02
袁朗拒绝成才的理由说得很清楚,因为成才太见外。这个优秀的士兵,从来不曾把身边的战友当成自己人。
所以,就算这个若到了战场上仅凭着杀敌数目,也能成为战斗英雄的成才,在所有人里边,是得分最高、排名最前、表现最好,却不会是老A想要的兵。
成才拼命争第一,是为了一个能留下来的机会。
而吴哲,坚持到最后,不是因为不要输,而是要用自己的方式,体面地离开这个令他失望的地方。
我无法面对这样的教官,打了一通手机电话,一顿饭吃得整个月都见踪影,顺便我想问一下,在本基地使用个人无线通讯设施,是否违规?
我根本无法相信这样的战友,以违规和践踏他人为特权,成为老兵就有资格炫耀吗?
最重要的一点,我现在是少校,少校和中校只有一步之遥,我得趁着我还有理想的时候,维护我的理想,不能因为这一步之遥毁灭了我的理想。
最后,吴哲对袁朗进行了一个评价。
有些人很习惯去评论别人,但是对着镜子又看不到自己!
他还强调,这也是自己不想留下的理由之一。
虽然袁朗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吴哲并不相信,直言没想到袁朗比自己更擅长辩论。
我们这样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太相信自己的嘴,而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吴哲对袁朗的不是异议,而是指控。
但是,面对一个如此质疑自己的兵,袁朗却选择了留下这个难管的兵。
这个人略显轻浮,但心理稳重,我喜欢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充满希望和乐观;重要的是他能跟许三多这样的兵交朋友,这一点,就不会毁于他很容易产生的优越感。
能跟许三多交朋友,是袁朗认可吴哲的重要考核之一。
那么,考核分被扣得只剩下2分的吴哲,除了“能跟许三多交朋友”,还有什么是令袁朗高看呢?
03
吴哲的优越感。
其实,说吴哲是天之骄子也不为过。
这个23岁就已经是少校的吴哲,是军事、外语双学士,光电学硕士,只比成才大俩月,光凭着这些“光环”,他就已经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可“平常心”,是吴哲的口头禅。
由此可见,他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毁在自己的优势上。
他经常以“平常心”劝慰别人,其实他是在告诫自己。
从一开始,其吴哲就和27号拓永刚一样不服袁朗。
这里规矩是我定的,在接下来几个月你们完全受我支配,你们没有提问题的权利,只有俩字,服从。
听到这些话,吴哲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齐桓是小人,袁朗是恶人。
不管自己服不服气,现在是在这个恶人的地盘上,所以,吴哲接受了完全受袁朗支配这个现实。
他的坚持,只为了在最后把自己的异议全部当面提出,然后来一个华丽的转身离开。
只有这样,才是对袁朗最大的反抗。
这样的心理素质,是何等的成熟稳重,难怪袁朗对他的评价中有此一项。
但是,吴哲体现他稳重的心理素质的高兴,是在知道许三多成为了那次反恐演习的战斗英雄时的反应。
我做不了他,但他也取代不了我。
过分信任这种天份不是人人都有的,是吴哲对自己和许三多在那次演习中做出的总结。
这样的心态,还真如他所说,是一种天份,不是人人都有的那种。
袁朗说自己很看重许三多,可其实,在他心里,更看重的是吴哲。
他说少校到中校只是一步之遥,他想给吴哲的一步遥加上点沉重的东西,是因为,他相信吴哲的路远不是许三多可比的。
在那次边境实战中,吴哲的表现可圈可点。
在击毙了毒贩之后,吴哲特意上前去检查了那个中枪身亡的毒贩,结果当场就吐了。
吐完之后,他问了袁朗一个问题。
十匹马粉,能害多少人?
当袁朗回答,很多很多,天文数字。
他的状态好了起来,像是对袁朗又是对自己说了一句。
天文数字,我救了很多很多人吧!
他的心理转换很快,而且很明白自己打出那一枪的意义。
击毙一个毒贩,是在挽救很多很多人,所以,他举起枪时没有犹豫,全然不像一个第一次加实战的新兵。
吴哲,虽然是袁朗的兵,却是那群“南瓜”中可以与之并驾齐驱的人。
他的价值,甚至在成才和许三多之上,虽然难管,袁朗也一定会想办法留下他。
高素质的兵,走的会更远
这么说吧,就算吴哲和成才一样滑头,还是会留吴哲,毕竟现代战争里,吴哲比成才和许三多都重要。
特种兵,你可以放心把背后留给战友。
心理素质!单兵能力只是A大队最基本的标准,能过关的单兵能力都是数一数二的。但现在战争考验的是协作,共通,以及处理战场瞬息万变的能力。成才输在了最后时刻的放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吴哲的文化和科学基础,以及对自身的认识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