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诗人写了一首最短的寒露诗,却意境深远,道出秋的宁静与致远

诗词人柳月青 2024-10-09 14:26:52



草木萧疏梧落黄,天高昼暖夜来凉。

四季流转,万物自然,又一年寒露到,又一年深秋至。

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也是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标志着天气将由凉爽转为寒冷。

《诗经》里写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而我想用一首冷门的宋诗,诠释寒露节气带来的秋的肃静与宁和,也希望每一位朋友能在这首小诗中,体会到春华秋实的宁静致远。

宿兴德寺

作者:宋·李复

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

夜久风渐息,深院无人声。

诗人李复,是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他于神宗元丰二年中进士,曾师承著名的大家张载。据记载,他对兵法有一定研究,其他书籍更是无所不读,还工于诗文,留有《潏水集》。

他的诗文作品丰富多样,包括五言排律、七言律诗、七言绝句等多种体裁。诗作的内容广泛,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比如他在夔州为官期间所写的诗作《登夔州城楼》,就生动地描绘了夔州险要的地理形势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尽管由于正史无传、著作亡佚等原因,李复的学术经历、个人身世等基本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梳理考证,但他在文学和学术领域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这首诗虽短却意境深远,仅仅20个字,写出来秋的宁静与安然。下面对他这首《宿兴德寺》做详细的赏析。

“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

前两句先写月亮从东边山峰上升起,画面开阔又清冷。“霁”字点明了天气初晴,经过秋雨洗刷后的晴朗夜空,月亮显得格外皎洁。月亮出来后,月光洒在树林丛中,寒露在月光下闪烁着光亮。“寒露”既点明节令,又通过描写寒夜中的露水晶莹,勾勒出一幅清冷、宁静的夜景图。

“夜久风渐息,深院无人声”

后两句写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夜晚已经很深了,风也渐渐停息。而寺庙的深院之中,也没有一点人声。“风渐息”进一步烘托出安静的氛围,而“深院无人声”将寂静推到极致,接点明了环境的寂静。深院本应是僧人起居之所,无人声暗示众人已眠或远离尘世喧嚣。

全诗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意境。诗人通过对东峰、霁月、林丛、寒露、夜风、深院等景物的描写,从视觉(月出、寒露明)和听觉(无人声)等角度,展现出兴德寺夜晚的宁静氛围。

夜宿兴德寺,感受着秋夜的静谧,聆听着似有似无的风声,那些走过春、夏的悲喜、遗憾,那些坎坷人生的艰辛历程与徒劳无获,都在此刻变得平静而淡然。

心随秋意起,漫步水云端,在如此宁静的的环境中,可以静坐院里,思考人生、感悟禅意,或者是单纯地享受这一片宁静的夜色。

宁静,方能致远。

0 阅读:15

诗词人柳月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