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一生要扮演的角色中,很多都是在下一个角色中,才深深理解上一个角色的关系。
尤其是我们成为了母亲后,才深深理解了女儿的角色。
最近在小红书上刷到一个故事:30岁,我接受了我妈给不出爱这件事。
当妈后,她总是尽量满足女儿的需求,努力让她感受到自己无条件的爱,而从女儿带着笑的回应,也表明她接收到了爱。
这些瞬间让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好像没有被这样全然地注视过,没有被好好呵护过。
小时候她是个留守儿童,记忆中总是自己一个人在洗衣做饭,在黑夜的泪水中思念爸爸妈妈。
母亲对这些不以为然,只会督促她多看书,少胡思乱想。
她当然知道,生活的重压让母亲无暇顾及,可能母亲是爱她的。
可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她更痛苦,一边要承认父母的爱,一边要面对自己的痛。
明明知道对方是爱自己的,可为何我就是感受不到?
事实上,对于爱的接受者而言,没有感受到爱,就等于没有爱。
而对于爱的付出者而言,如果对方没有真正感受到被爱,那也不是真的爱。
因为被爱的真相,是彼此深深的连接。
我们只有更好的认清“爱”与“感受到爱”之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爱与被爱。
作为孩子:
如果你感受不到被爱,那你是对的
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父母永远是爱你的”。
即使父母有时候表现出冷漠、严苛,甚至带来痛苦,社会和文化都会让我们相信,“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
可是,内在的感受会越过头脑告诉你:不,这不是真正的爱。
最近,脱口秀演员王梓晗在节目中大吐苦水,内心的憋屈压抑了数十年。
她的妈妈是一名老师,所以她从小就要经受“老师妈妈”360度无死角的监督。
如果她在班上说了妈妈的坏话,很快就会传到妈妈耳朵里。
如果她假装说“妈妈一定是为了咱们好”,同学们又都孤立她。
在家里的时候,如果吃着饭妈妈突然放下筷子,她就开始大难临头。
妈妈会说:咱们家有些人啊,考了第一名就骄傲了,写完作业也不预习了。
她最怕的是暑假环节,因为妈妈要带她出去玩。路上妈妈要让她用前面车的车牌号玩“24点”的游戏,到了景点妈妈就让她写作文。
就连她考上北大,妈妈也是打击她:别让别人看出来你高兴。
王梓晗从妈妈那里感受到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欣慰和骄傲,但也夹杂着某种无法完全解释的打击。
这种矛盾的“爱”让她深感撕裂,明知道母亲爱自己,却又在母亲的语言和行为中不断受到打击。
这是一种典型的情感错位,父母可能爱你,但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并不一定是你需要的、能够感受到的。
真正的爱,不是奖励,不是父母顺心的时候才赏赐给你的。
心理学家孙瑞雪在她的书中提到,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只有当我们感受到一种关怀和温暖的力量,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这种情感才会被称作“爱”。
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感受爱的方式是类似的。
首先,孩子是通过“肌肤的触碰”来感受爱的。
你有多久没有和孩子,或者和父母拥抱过了?
人是需要通过亲密的肢体接触,比如拥抱、抚摸,来获得安全感和情感上的确认:“我是可爱的,父母都好爱我。”
即使孩子长大了,仍然渴望这种触碰所带来的温暖和关怀。
当一个人在情感受挫时,父母一句安慰的话,一次温暖的拥抱,都远比冷漠的训斥更有效。
其次,满足依恋需求,是另一种爱的体现。
很多父母虽然和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真正的陪伴却少之又少。或者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生活表现,忽略了他们是否开心。
但孩子其实期待的是,可以和父母一起做共同喜欢的事,充满欢声笑语的环境。
孩子不希望经历分离焦虑,不想被父母转交给老人、保姆带,因为在父母身边,才能感觉到心安、欢喜。
与父母建立稳定关系的孩子,会有一种“我是重要的”“我是安全的”感受,这样他们才能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最后,心的连接,是最深层次的爱。
真正的沟通并不只是语言上的对话,而是一种理解与共鸣。
常常父母会拿出“说教”模式来对待孩子,正如王梓晗的妈妈让她考了第一名别骄傲。
但作为妈妈,却忽略了与孩子心的连接,没有把内心对孩子的认可和关爱传递出去。
孩子真正渴望的,是父母如其所是地接纳他们,肯定他们,而不是把他们打造成理想中的孩子。
若父母可以在家里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不管孩子成绩如何,在外遇到什么挫折,都可以信任家里,在家里得到休息和恢复,就会感受到“我被照顾得很好”“我是被支持的”“我是有力量的”等等。
作为父母:
你表达的爱,是否夹杂着自己的内在功课?
有个女孩曾分享过一个故事,她在准备和男友谈婚论嫁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对父母的养育模式充满了矛盾感。
在很多时刻,她确实感觉父母是爱她的,父母也自认为很疼爱她。
但是,同样是结婚,哥哥准备结婚的时候,家里房子车子彩礼都准备好。
她结婚的时候,只有几床被子,和父母“恩赐”她可以把彩礼都带走。
因为父母认为她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带着这样的观念去给她爱。
如果她反抗,表达出对不公平的不满,父母就会怪她不懂事,说养她是养了白眼狼。
渐渐地,她发现父母的爱更像是一种“服从性测试”:
你满足父母的期待,父母就会给你温暖,没有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让你觉得“我是被嫌弃的”。
这种“有条件的爱”,让她感觉非常不适。
其实很多人都在这种“爱”的名义下,承受着内心的质疑与痛苦。
有一些伤害,就是在以爱为名进行着。
而这些“伤害”背后,其实藏着父母自身的内在功课。
没有经过内在成长的父母,很容易在亲子关系中呈现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种,控制型的爱。
父母会用各种方式,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他们的本意是“为你好”,但恐怕也掺杂着一分“我只允许你,在听话的情况下过得好”。
如果孩子不“听指挥”,过得再好,父母也会打破那种美好。
就像我有一个朋友,她在大城市月薪五位数,可是父母和亲戚非要以死相逼,让她回老家考事业编,拿3000块钱的工资。
孩子知道父母是看重那份安稳,可是他们感受到的并不是被尊重和信任,而是一种沉重的压力和无力感。
第二种:投射型的爱。
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
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就是——不快乐的妈妈,养不出快乐的孩子。
父母会把自己的“不敢快乐”,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不准快乐”。
就像前面说到的脱口秀演员梓晗,她的姥姥也是一名老师,妈妈参加工作后,和姥姥还是同一所学校。
她被妈妈监控了十几年,而妈妈被姥姥监控了30年。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孩子的快乐会触发妈妈内心未被解决的焦虑与恐惧。
妈妈从来不敢表达快乐,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她把这种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也不允许孩子快乐。
第三种:事无巨细的爱。
这种爱看起来,是父母呕心沥血,可是同时也带着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
也就是说,父母潜意识中认为,孩子是没有自主能力的,孩子是离不开父母的帮助的。
一位朋友曾分享过她妈妈的故事。即便她已经30多岁,妈妈还有自己出租屋的钥匙,总是趁她上班的时候来帮她打扫卫生。
最初她还觉得妈妈是关心自己,但久而久之,她发现妈妈的干预让她感到窒息。
这种360°无死角的爱,是孩子的痛苦,也是父母没有自我,把孩子当成精神支柱的表现。
以上三种类型的“爱”,背后藏着父母很多的恐惧、控制、焦虑,是需要去内在成长的功课。
若父母无法觉察和转换自己的旧模式,就必然会隔绝爱的传递。
因此,学会“传达爱”,让孩子真的接收到爱,是很重要的。
真正的爱,一定是可以被感受到的
父母的这些行为并非出自恶意,而是因为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焦虑和不安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
但这些“矛盾的爱”,会让孩子陷入一种内在的分裂状态。
他们既知道父母是爱他们的,但这种爱让他们感到痛苦和压迫。
长期处在这种情感拉扯中的孩子,往往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和内心冲突。
他们会认为“我是不够好的”“我不值得被爱”“没有人爱我”等等。
他们渴望得到自由和独立,却又担心离开父母会失去爱的源泉。
作为父母,爱不应该是隐形的,它必须被孩子感受到,才能真正发挥其力量。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呢?
第一,重新用爱养育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我们常常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却忽视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然而,父母只有先学会如何爱自己,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爱”的本质。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苛刻、不满,那么他传递给孩子的爱也容易变得有条件,或者带有控制的成分。
我们要问自己,作为成年人,我是否真的对自己温柔?
当我累了,是否允许自己休息?当我情绪低落时,是否能够关怀自己?
只有当我们学会用无条件的爱对待自己时,才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减少自己的焦虑和恐惧对孩子的投射。
第二,满足孩子的依恋需求,而非只关心他们的成绩。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关注有加,但却忽略了孩子情感上的依恋需求。
这样的养育,孩子得到的不是亲密感,而是一种“工具式”的爱,仿佛他们的价值只体现在成绩的好坏上。
在心理学中,依恋需求是指孩子对情感支持的需要,它包括被理解、被安抚、被接纳。
这种依恋关系的建立,不是通过物质来满足,而是通过高质量的陪伴、温柔的回应和情感上的支持。
第三,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
爱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的宠溺。真正的爱是带着清晰边界的爱,是“温柔而坚定”的爱。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时,容易陷入两极:要么过于严格,要么过于放纵。
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在温柔之中,能够坚定地划定一些必要的界限。
父母能够坚定地表达对孩子的期望和规则,但这种表达是带着尊重和理解的,而非带着愤怒和指责,不带着自己人生的目标。
真正察觉到孩子的需求,蹲下来看看孩子,眼睛里到底有哪些期待与渴望。
坚定而友善,平和而有力量。
其实,爱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如果我们觉得这个课题太难,那不如先学会养育自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爱,就给孩子什么样的爱。
在家庭里,想要让爱流动起来,每一位成员都能感受到爱,首先要有正确的序位。也就是说,每个人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
这是一门学问,也是值得每个人都去做的功课。邀请您加入杨力虹老师“3天家庭心理学体验营”,在经验丰富的杨老师的带领下,让家庭回归爱的序位。
*本文由妙黛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李绚彦
编辑丨李小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