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本应是守护生命健康的神圣殿堂,可如今,却频频陷入舆论的漩涡。
近日,有媒体曝出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连被罚的消息,引发大家的广泛关注。
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家有着 130 多年历史的三甲公立医院,两次登上处罚名单,这不仅让患者们忧心忡忡,也引发了公众对医疗行业规范的深刻反思。
不到两月两度被罚,问题频发引关注
2025 年 1 月 23 日,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行政处罚结果显示,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因未按规定保管病历资料,被处以警告并罚款 10000 元。
病历,作为患者诊疗过程的重要记录,不仅关乎患者的后续治疗,更是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关键证据。
未按规定保管病历资料,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可能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延误治疗时机,甚至在医疗纠纷发生时,让患者维权变得困难重重。
然而,这并不是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近期唯一的一次处罚。
早在去年 12 月 17 日,该医院的华美院区就因使用未经合格清洗消毒的餐具,被临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
医院是患者治疗养病的地方,餐具卫生关乎患者的饮食健康,使用未经合格清洗消毒的餐具,无疑让患者暴露在食品安全风险之下,实在是不应该。
百年老院声誉受损,背后原因值得探究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 1886 年,历经百年风雨,从最初的施医院、华美医院,逐步发展成为如今设备先进、人才梯队合理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享有较高的声誉。
它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卫生部首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 ,还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康复等重要任务。
如今,接连的处罚的消息传出,无疑给这家百年老院的声誉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大家的传统认知里,三甲医院代表着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是患者信赖的选择。
但这两次处罚,让人们不禁对其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产生质疑。
究竟是内部管理出现了漏洞,还是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亦或是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最基本的医疗规范和服务质量?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
从病历保管问题来看,可能存在对病历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工作人员在病历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环节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导致病历资料的缺失或损坏。
而餐具清洗消毒不合格的问题,则反映出医院在后勤管理方面存在短板,对餐饮卫生的监管不力,没有把患者的饮食安全放在首位。
医疗行业规范至上,强化监管刻不容缓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这两次处罚,并非个例。
近年来,医疗行业类似的问题时有发生,从医生收受贿赂、过度医疗,到医院管理混乱、违规操作,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破坏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
医疗行业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规范管理至关重要。
对于医院来说,须要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对医务人员和后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同时,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而相关监管部门,更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对于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定期对医院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医院始终遵守医疗规范。
此外,还可以引入社会监督,鼓励患者和媒体对医院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曝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氛围。
回归医疗本质,重塑患者信任
医院的核心使命是救死扶伤,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在经历这两次处罚后,应该反思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向患者和公众作出诚恳的道歉,并公开整改方案和进展情况。通过实际行动,重新赢得患者的信任。
患者在选择医院时,也应该保持理性和谨慎。
不能仅仅因为医院的名气和等级就盲目信任,要多关注医院的口碑、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同时,如果在就医过程中发现医院存在违规行为,要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热点热评:
一家三甲公立医院在短时间内接连因低级失误被罚,这绝不是偶然,凸显出监管的乏力与医院管理的松懈,若不及时整治,医疗行业的公信力将大打折扣!
莒子
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