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函玉叙事护理
下班后累瘫在地,刷手机不如听段叙事案例音频... 你是不是总觉得没时间提升自己的叙事护理能力?其实,我们每天都有很多零碎时间,像是走路、吃饭、通勤的时候,这些“暗时间”利用起来,能帮你在叙事护理上飞速进步,还能让护理工作更出色。下面就给你讲讲具体怎么做。
一、随时随地构思故事 平时走路、洗漱这些零碎时间别浪费,可以想想护理故事怎么写。先确定主题,再想想故事里有哪些人,比如患者、家属和护士,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故事怎么发展。另外,叙事护理公众号每天都更新案例,多看看能学到不少东西。每周六的叙事案例演练也别错过,看别人演练,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督导班老师分享的案例,还有李春老师的督导,都是特别好的学习机会,一定要抓住。
二、空闲时反思情感 休息或者睡前,回忆一下当天护理工作的感受。和患者交流得怎么样?做的护理决策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把这些感受梳理清楚,以后写故事的时候,就能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在叙事护理这个圈子里,大家都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你也多参与,这样既能释放情绪,还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三、抓住灵感,随时写作 灵感说来就来,可能是查房时患者说的一句话,也可能是护理时发现的一个小细节。准备个小本子,或者用手机便签,把这些灵感记下来,有空的时候再整理成故事。今年我参加了春艳老师的百日训练营,每天围绕叙事护理写一点东西。平时遇到好的素材也会记录下来,慢慢积累自己的素材库。我还创建了函玉叙事护理公众号,虽然更新得不太频繁,但也在努力打造个人品牌。你也可以试试,说不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四、碎片时间阅读学习 通勤或者午休的时候,可以读一些优秀的叙事作品,像是护理叙事的书籍、文章。学习别人怎么组织故事,怎么运用写作技巧。工作之余,加入一些叙事护理学习社群,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 五、休息时整理故事 睡前或者休息的时候,把之前构思的故事线索梳理一下,看看逻辑是不是通顺,情节连不连贯。要是发现问题,赶紧调整。现在有很多AI工具能帮忙优化语言表达,提高整理效率,你也可以用起来。 六、在社群积极分享 在和你有共同目标的学习社群里,主动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验,和大家交流。这样不仅能锻炼自己,还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反馈和建议,让自己进步更快。
七、给自己设定小目标 今年我打算跟着叙航课程和春艳老师的课程好好学习,多记录、多复盘。你也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每周写一篇叙事护理故事,或者每个月读一本相关的书。完成这些小目标,能让你每天都有进步。定期看看自己写的叙事作品,分析哪些地方有进步,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这样能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八、挖掘故事里的情感 护理工作充满了各种情感,患者的痛苦、家属的焦虑、护士的责任感。在空闲时间,好好想想这些情感,把它们融入到叙事里,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才更能打动人心。

九、拓展故事的深度和广度 利用零碎时间,想想故事的背景,患者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是怎样的,这些能让故事更丰富。再想想故事的后续发展,患者康复后有什么变化,家属有什么感悟,让故事更有深度和广度。 十、反思护理和叙事过程 休息或者睡前,反思一下当天的护理工作,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能改进。把这些经验融入到叙事里,能让故事更真实、更有价值。同时,也想想自己叙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语言表达是不是不够流畅,故事结构是不是不够清晰,找到问题后想办法解决。 只要你按照这些方法,充分利用“暗时间”,不仅能在叙事方面不断进步,还能在护理工作中更好地和患者沟通,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连接,实现护理和叙事的双赢,赶紧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