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走极端——“管住嘴,迈开腿”别走入误区

华辉邦 2024-12-28 20:06:31

控糖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既不过度限制也不放任自流。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生活习惯养成,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有效管理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控糖过程中可能会陷入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可能影响血糖管理的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健康风险。以下是常见的几个控糖误区:

1.极端控主食

我们都知道高血糖、糖尿病群体需要合理控制“糖”的摄入量,但有的老年人朋友认为控糖就等于不吃糖。任何含有糖分的东西他们都拒绝摄入,有的甚至连主食都“戒”了,过度追求清淡饮食、素食主义。控糖并不等于完全戒糖,而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控制血糖水平,适当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正在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对于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来说,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和其他健康问题。虽然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短期内可能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血糖水平,但过少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虚弱无力、头晕等症状。

即使在控糖期间,每天也应保证摄入一定量的主食(如250-300克),均匀分配到三餐中,每顿大约75-100克。这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份量,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

控糖其实是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就需要采取措施降糖,比如减少碳水的摄入量、多吃粗粮或者有利于控制血糖的蔬菜、苦瓜、冬瓜等食物。

2. 主食全部选择粗粮

合理选择碳水化合物,白米饭、白面包等精制食品容易引起血糖迅速上升,应该适当减少这类食物的比例。优先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比如全谷物、糙米、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消化吸收较慢,有助于平稳血糖。

控糖期每天摄入50—150g(生重)粗粮为最佳。如果长期以粗粮为主食容易加重肠胃消化负担,影响钙和铁等元素的吸收,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贫血等疾病的产生。

控糖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均衡且可持续的饮食模式,而不是单纯依赖减少某一类食物(如主食)的摄入。很多人认为只要减少米饭、面食等主食的摄入就能有效控糖。虽然精制碳水化合物确实需要控制,但蛋白质、脂肪、蔬菜水果中的天然糖分同样会影响血糖。均衡饮食是关键,应综合考虑所有食物的总热量和营养成分。

3. 蔬菜摄入过量

大多数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热量却很低,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控制体重或血糖水平的人群。虽然膳食纤维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摄入,可能会导致腹胀、气体增多甚至腹泻等问题,特别是对于肠胃敏感的人来说。虽然单个份量的蔬菜热量很低,但如果一整天都以蔬菜为主食,尤其是加入较多油脂或其他高热量调料来烹饪时,总热量仍然可能超出预期。像甜菜根、胡萝卜这样的根茎类蔬菜含有相对较高的天然糖分,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血糖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建议控糖期每天至少保证摄入300—500g蔬菜,其中绿叶蔬菜得占一半以上。

4. 无糖零食也要适量

无糖零食并不意味着热量完全低,例如无糖饼干其中就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消化后会转变为糖。即使是标榜为“无糖”的零食,虽然这些产品不含添加糖或使用了代糖,但它们仍然可能含有其他成分,如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量,其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也会被消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进而影响血糖水平。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过量食用任何类型的碳水化合物都需要谨慎对待。所以无糖零食也不能没有限制的吃,可以适量的作为加餐,过量摄入同样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5. 努力运动但要科学

运动是控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应该与其他控糖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全面的健康管理计划。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控糖期运动不宜过量,餐后休息一小时起身散散步即可,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30—40分钟左右为佳。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对于正在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人来说,过度剧烈或长时间的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因此,糖尿病人确保运动前后摄入适当的营养,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支持能量需求而不引起血糖剧烈波动,随身携带快速起效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汁、葡萄糖片)以备不时之需。

0 阅读:27
华辉邦

华辉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