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曹操临终前,内心充满忧虑。这位雄才大略的枭雄,用20年时间建立的北方霸业,居然在他死后不到25年就被司马氏夺走。更令人吃惊的是,他最信任的30万青州兵,在他死后竟然集体"擅击鼓相引去",散伙回家种田去了!
这支特殊的军队,为何对曹操如此忠诚,却对他的儿子完全不买账?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原来曹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道教政权!
第一章:道教救世主的诞生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躺在洛阳的病榻上,默默注视着殿堂上供奉的黄老神像。这个人就是曹操,这一年他已经把许多方士和道士聚集在邺下。更有趣的是,在他的寝宫里,专门建了一座"濯龙祠"来祭祀黄帝和老子。
这位被后人称为"乱世奸雄"的枭雄,骨子里竟是个虔诚的道教信徒。
翻开历史往前看,曹操的祖父曹腾就与道教渊源颇深。当年他向汉桓帝推荐了一位叫边韶的黄老学者,为皇帝撰写《老子铭》。这份家族基因,在曹操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年过三旬时,曹操在谯东五十里处修建"精舍",这可是道教修行者才会建的场所。
东汉末年,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末世危机感。老百姓对朝廷早就失望透顶,连"苍天已死"这样的话都敢喊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下,一部叫《太平经》的道教经典流传开来,里面预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这话说得够狠,简直就是要把汉朝给推翻。
更有意思的是,这本经典还说天帝派了个叫"赤精子"的神仙下凡传道。道教信徒们坚信,一定会有个"真人"出现,带领大家走向太平盛世。这个"真人"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受命于天的救世主。
曹操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不仅信奉黄老之道,还把自己包装成这个救世主。你看他写的《让县自明本志令》,里面就说自己修建精舍修行。他还禁酒、提倡薄葬,这些举动都跟《太平经》里说的不谋而合。
道教讲究"土行代火",说黄色要取代红色。汉朝是火德,自然就该被黄德取代。这一下可好,曹操被道教徒们认定是"黄家天子"。别以为这只是小打小闹,当时可是有上百万人信这个。
更绝的是,曹操的亲信们也开始借这个造势。王沈写的《魏书》说曹操祖先"出自黄帝",陈群和桓阶劝进时也说"汉行气尽,黄家当兴"。就连曹魏的开国年号"黄初",也在暗示这个政权的道教属性。
最让人惊讶的是,当年号称有几十万教徒的五斗米道领袖张鲁,放着刘备不投,偏偏要"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曹操对他也是优待有加,不但封了阆中侯,还让五个儿子都当了侯爷。
有意思的是,史学家裴松之对此大为不解,说曹操太宠信张鲁了。他哪知道,曹操这是在玩一盘大棋。在那个乱世,光靠武力是不够的,还得有一套能让百姓信服的精神体系。曹操深谙此道,把道教信仰和政治权力完美结合,这才有了后来的魏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枭雄,不光会打仗,更懂得收买人心。你说,曹操是真信道教,还是在借道教收买人心呢?
第二章:青州兵之谜
汉献帝初平三年的一个清晨,三十万黄巾军拖家带口进入兖州,饥肠辘辘,疲惫不堪。新任兖州牧曹操带着精锐骑兵在后面穷追猛打,各县又都坚壁清野。这哪是打仗,简直就是一场场惨烈的马拉松长跑。
可就在这时,一封特别的檄文送到了曹操手中。
"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这帮黄巾军想起来了,曹操当年在济南当官时,干的事跟他们一样,也是砸庙毁坛。这不就是自己人吗?
原来黄巾军信的太平道,只拜黄帝和老子,其他神仙一概不认。他们看不惯那些借神敛财的庙宇,见了就砸。而曹操当年在济南,也是这么干的。不仅如此,檄文里提到的"中黄太乙",正是曹操一直在修炼的道家养生法。
这下可有意思了。一边是你死我活的敌人,一边却发现对方跟自己信的是同一个教。黄巾军觉得曹操是自己人,便放下戒心,跟他来了一场长谈。
谈着谈着,双方竟然相见恨晚。曹操说:"咱们都是信道的,何必打打杀杀?你们是为了活命才造反,我给你们一条活路。投降我吧,保你们有饭吃,还能继续信你们的教。"
于是,一场本该血流成河的战争,演变成了一场欢乐的"团建"。当年冬天,曹操亲自到黄巾大营,跟他们聊了三天三夜的"黄老之道"。三十万黄巾军就这么归顺了曹操。
更绝的是曹操的安置方案。大部分人去屯田种地,政府出地、出牛、出农具,收成对半分。还有一万多精壮小伙子编成了青州兵。这支部队成了曹操军中的一个特殊存在,一直保持独立编制,世代相传。
说来也怪,这青州兵打仗不行,军纪也差,动不动就抢老百姓。换了别人早就把这支部队给废了,可曹操偏偏对他们特别宽容。你说奇怪不奇怪?
更奇怪的是,这支人数众多的部队,竟然没有一个将领的名字留在历史上。他们打仗总是跑得最快,可是从来不投降敌人。曹操几次大败,他们都跟着曹操东躲西藳,愣是跟了三十年。
有人说这是曹操的收买人心。可你想啊,就凭曹操那个"治军三record"的严厉性格,会容忍一支这么没有战斗力还总惹事的部队?除非他们之间有着更深的联系。
这支部队就像是曹操的一张底牌。他们不是普通的军队,而是一群有着共同信仰的教徒。在那个乱世,这样一支带着宗教色彩的部队,比任何精锐之师都管用。
你猜怎么着?等曹操一咽气,青州兵立马就"擅击鼓相引去"了。他们只认曹操这个"黄天真人",对曹丕这个继承人却是爱答不理。这下你明白了吧,他们跟的不是曹操这个人,而是道教预言中的那个"救世主"。
三十万人的归附,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谜。他们是被曹操的人格魅力折服,还是认定了他就是道教预言中的"真人"?这个谜底,或许就藏在那个谈了三天三夜的营帐里。
第三章:权力的平衡术
东汉末年,豪门士族可不是好惹的主。他们手握土地,占着人口,垄断着文化教育,还掌控着舆论导向。这帮人自诩清流,动不动就"名士清议",一句话就能让你身败名裂。
但曹操却能跟这些士族玩出新花样来。他一手抓着三十万信奉道教的青州兵,一手拉拢着崔琰、荀彧这样的世家大族,玩起了权力的跷跷板。
你看袁绍公孙瓒这些诸侯,对黄巾军的态度就是一个字:杀!可曹操倒好,把青州黄巾编成了一支特殊部队。这支部队就像是一把悬在士族头上的剑,让那些目中无人的士族们不敢造次。
更妙的是,曹操还把大量的青州兵和降卒安排去屯田。表面上是解决粮食问题,实际上是在跟士族抢人口和土地。在古代,地主要地有什么用?还不是要有佃户来种。现在好了,大量的劳动力都被曹操编进屯田制度里,士族们的地也只能慢慢荒废。
荀彧、崔琰这些士族能不眼红吗?但他们又不敢明着反对。毕竟曹操手里有青州兵这支特殊武装,谁敢轻举妄动?再说了,曹操也不是不给他们好处,高官厚禄分着来。
你以为曹操不知道青州兵战斗力差,军纪涣散?他心里门儿清着呢。正因为这支部队不适合打仗,才最适合用来震慑士族。你看官渡之战,曹操为啥不带青州兵?还不是怕他们拖后腿。但他把青州兵放在许都、洛阳一带,却起到了奇效,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士族们不敢轻举妄动。
有意思的是,越是后来加入曹操阵营的士族,对青州兵的意见就越大。比如河内的司马懿家族、范阳的卢氏家族,还有清河的崔氏家族,这些原本亲近袁绍的河北士族,不得不在袁绍败亡后投靠曹操。他们眼睁睁看着一群"贼兵"在朝廷里耀武扬威,心里能舒服?
但曹操这个狐狸聪明得很。赤壁之战后,他急需河北士族的支持来稳定北方,就对这些士族的不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他手里依然牢牢握着青州兵这张王牌,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士族不敢轻举妄动。
这就是曹操的权力平衡术。他用青州兵制衡士族,又用高官厚禄安抚士族。既不让士族坐大,又不得罪士族。这种平衡术玩得那叫一个漂亮。
但这种平衡是脆弱的。它需要一个强势的掌控者,需要有人像曹操这样既懂得震慑,又懂得安抚。一旦曹操驾崩,这种微妙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事实证明,曹操的担心是对的。他一咽气,青州兵就散了。没有了这支特殊武装,曹丕只能投向士族的怀抱。这就像是一个赌局,曹操在世时,他是庄家,可以左右逢源。等他一走,他的儿子就成了任人宰割的肥羊。
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启示:在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平衡之术固然重要,但这种平衡能维持多久,最终还得看执掌者的能力。
第四章:曹丕的困境
建安二十五年冬天,洛阳宫里的气氛格外压抑。曹操走了,这位雄才大略的枭雄临终前却给儿子留下了一个烫手山芋。
曹丕刚登基没几天,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青州兵集体造反了!且慢,这个"造反"有点特别。他们既没有举兵作乱,也没有投靠别人,而是"擅击鼓相引去",简单说就是:卷铺盖走人了。
这下可把朝中大臣急坏了。有人立马撺掇曹丕:"这是军队哗变,得马上镇压!"但谏议大夫贾逵却看得透彻,他提醒曹丕:父皇大丧在殡,新君未立,此时若动刀兵,只怕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多亏曹丕听了贾逵的建议,赶紧下了一道长檄,表示理解青州兵的选择,还给他们发放粮食,这才避免了一场血雨腥风。
表面上看,青州兵的离去似乎是个偶然事件。可细想想,这里头大有文章。他们为啥不等曹丕正式即位就走?为啥不怕朝廷追究?答案很简单:他们只认曹操这个"黄天真人",对曹丕这个世俗的继承人没兴趣。
更要命的是,青州兵一走,曹丕就失去了制衡士族的最大筹码。你想啊,曹操在世时,这些眼高于顶的士族们好歹还有所顾忌。现在好了,青州兵一走,曹丕手里就少了一张王牌。
这时候,以司马懿、陈群为首的士族们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纷纷向新皇帝献计:得赶紧重整朝纲,建立新的选官制度。这话听着动听,实际上是想把选官大权抓在自己手里。
曹丕也是没办法,只能接受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这个制度表面上是按才能给官员分等级,实际上却让士族掌控了选拔官员的大权。从此以后,寒门子弟想当官,就得先过士族这一关。
更绝的是,士族们还在朝中设立了"中正官"。这个官看似是评定人才,实际上却成了士族们把持朝廷的工具。你家祖上要是没几代当官的,想得到好评估都难。
曹丕这一退让可就埋下了大祸根。士族们尝到了甜头,胃口就越来越大。他们开始蚕食屯田制,变着法子把农民赶走,侵占土地。曹操辛辛苦苦建立的基层统治,就这么被士族们一点点瓦解了。
那你说,曹丕怎么就这么怂呢?说白了,他是没得选。青州兵一走,他就失去了最大的依仗。再说了,他登基后急需稳定朝局,总不能一上来就跟士族们闹掰吧?
这里头还有个更深层的原因。曹操在世时,是靠自己的威望和手腕平衡各方势力。可曹丕不行啊,他既没有父亲那样的威望,也缺乏平衡各方的本事。更要命的是,他继位时还有个弟弟曹植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依靠士族来巩固权力。
历史真是个有趣的玩意儿。曹操用了大半辈子建立的权力平衡,居然在他儿子手里不到一年就崩塌了。这让人不禁想问:如果曹丕当时强硬一点,不向士族妥协,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第五章:魏国的悲剧结局
魏国建立后不到二十五年,这个由枭雄缔造的帝国就像沙堡一样轰然倒塌。这速度之快,让人不禁感慨:一个政权的崩塌,往往比它的建立要容易得多。
九品官人法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在魏国的根基下默默发酵。表面上看,这是一套很完美的选官制度。朝廷设立中正官,对各地人才进行品评,按照九个等级来选拔官员,多么科学啊!
可实际上呢?中正官不过是士族们的一个私人俱乐部。你家要是世代当官,那就是"清品";要是祖上种地出身,那就是"浊流"。一个人的命运,在出生那天就被决定了。
最绝的是这帮士族的操作。他们先是把持着中正官的位置,给自家子弟打高分,给寒门子弟打低分。然后又在朝中设立"州中正",权力比一般中正官还大。这不就是为自己开后门嘛!
司马懿这个老狐狸可是把这套制度玩得炉火纯青。他先是靠着河内司马氏的家族背景混进朝廷,又借着九品官人法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慢慢地,朝廷里都是他的人了。
再看看魏国的屯田制,曾经是曹操最得意的政策。可到了曹芳时期,这制度就成了一个空壳。士族们变着法子加派徭役,逼得农民离开土地。地是谁的?当然是士族的啦!
你说怪不怪?魏国号称继承了曹操的基业,可曹操最重视的两样东西:青州兵和屯田制,都让士族们给毁了。这就像是把房子的梁柱抽走,房子不塌才怪呢!
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父子干掉曹爽,夺取了大权。你猜当时士族们是什么反应?他们不但没反对,反而拍手叫好。因为在他们眼里,司马家也是世家大族,总比一个皇帝独大要好。
最有意思的是"淮南三叛"。这是曹魏最后的挣扎了,叛军的主力就是屯田兵。可惜啊,这时的屯田兵早就被士族们搞得七零八落,哪还有当年的力量?司马氏三下五除二就把他们给收拾了。
魏国的悲剧,说到底是一场阶级的较量。曹操在世时,用青州兵和屯田制制衡士族,可他一走,这种平衡就崩溃了。士族们先是蚕食国家机器,然后又架空皇权,最后干脆扶持自己人当皇帝。
有意思的是,等司马家夺了天下,立了晋朝,他们还玩出了新花样。不但保留了九品官人法,还搞起了"门阀制度"。这下可好,你家要是排不上个"第一流"门第,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贵族政权就这么诞生了。但这与其说是个帝国,不如说是个豪门联盟。这些世家大族互相通婚,垄断权力,最后把持朝廷。结果怎样?不出一代,这个号称"千年世家"的联盟就被胡人打得落花流水。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曹魏本想靠道教整合民心,却被儒家士族给颠覆了;士族们想建立一个永世不变的特权阶级,结果却在胡人铁蹄下土崩瓦解。这让人不禁要问:如果曹操活得再久一点,或者曹丕能强硬一点,历史会不会不一样?
参考文献:
《晋书》,房玄龄等撰
《通典》,杜佑撰
《魏晋南北朝史》,宫崎市定著
《魏晋玄学史》,汤用彤著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严耕望著
《门阀社会与古代文化》,汪籛著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度研究》,毛汉光著
NKB-克标
这也是一个有意思有想法的看问题角度,挺好的[点赞]
淡水蟹
错误,你去看看曹魏的屯田兵待遇,压柞的最狠的就是这些屯田兵。连士族的庄客都不如,宁愿跑去士族当庄客都不想当屯田兵。曹操在时还压的场子,屯田兵不敢跑士族也不敢大规模招收屯田兵。曹操死后曹丕就没这威望了,曹魏没有了这些直接掌握在手的民户就只能依靠士族了。不过士族明明依靠的是部曲这个武力上位却不想冒生命危险上阵杀敌反而要靠谈玄论道上位。失去这个根本后士族就慢慢消失在历史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