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9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西亚北非政策演讲中,就以巴问题表示道,巴以双方应当保持克制,以1967年中东战争前的分界线为基础,恢复和平对话。
奥巴马此话一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反应激烈,他当即给希拉里打了个电话,愤怒地痛斥奥巴马和美国当局“背叛”了以色列,并表示:“奥巴马人呢,我要见他。”
随后在第二天,内塔尼亚胡带着怒火飞往美国,来到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和奥巴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原本计划90分钟的两国首脑会谈,在持续了120后才终于结束。
会谈中,内塔尼亚胡表现出了异常愤怒的姿态,与其说是来和奥巴马进行会谈的,更像是因为奥巴马说错了话,而跑来教训这位“不知轻重的年轻后生”的。
“以色列不可能退回到1967年的边界,因为这条边界无法自卫!”
“没有商量余地!”
“让以色列退守,意味着灾难!”
内塔尼亚胡的讲话,可以说是完全不讲情面,他的语言几乎像是耳光一样扇在奥巴马脸上,这自然也引起了美方的不满。随后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气氛也十分尴尬。
奥巴马在讲话中,对之前的“1967年分界线”一事只字未提;而内塔尼亚胡则面对着记者慷慨激昂地驳斥美国政府“不做人”,完全不顾奥巴马在一旁托着下巴,斜眼瞥着他。
那么,内塔尼亚胡为何敢公开训斥奥巴马?他“肆意妄为”的背后究竟有何底气?
时间回到今年。
内塔尼亚胡依旧执掌着以色列的国政大权,而他傲慢、强硬的政治姿态丝毫未变。
不论是在对待哈马斯、伊朗等一众中东宿敌的激烈攻势,还是对待其“小弟”美国的“好言相劝”,内塔尼亚胡都不曾改变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布局和加沙的封锁现状。
而在大众的印象里,内塔尼亚胡一直都是以这种“强硬”的对外态度示人,多年来,他从来不屑于掩盖对朋友的不满,对敌更是从来不讲台面,置于死地。
但实际上,内塔尼亚胡的这种政治性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1996年5月29日,内塔尼亚胡当选为27届的以色列总理。作为以色列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一心要解决困扰以色列多年中东顽疾的他,选择了相对“温和”的手段进行回应。
但是这样的做法却激起了国内势力的不满。
内塔尼亚胡所在的政党——利库德集团是标准的右翼政党,支持其的主要选民也都是国内的右翼分子。对于他们来说,解决中东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彻底的消灭和占领巴勒斯坦。
而彼时内塔尼亚胡还不够强硬的做派,在他们看来,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因此在仅仅执政3年后,内塔尼亚胡便失去了拥趸,草草地下台了。
这一次失败且短暂的执政经历,让内塔尼亚胡明白了一件事情:想要在以色列长久稳定地操持权柄,想要获得国内大量的政治拥护,就必须精于平衡各方利益。
2.
2009年,内塔尼亚胡卷土重来,重新当选为以色列总理。
而这一次的内塔尼亚胡面貌一改,俨然成了一个极端派。
重新上任以来,他极力扩张以色列的控制范围,在争议边界大肆修建犹太人定居点,打击巴勒斯坦的激进武装,出兵加沙围困巴勒斯坦民众。
面对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等的“刷火箭”,内塔尼亚胡都会在第一时间向对方派出飞机轰炸来做出回应:哈马斯抓了以色列的平民,他就会让以色列军队大量屠杀支持哈马斯的巴勒斯坦平民;伊朗在幕后支持各类反犹武装,他就会下令就炸了对方的大使馆。
让我们看看当今这讽刺的现实情况:
在以色列在世界舆论中陷入“人道主义危机”时,内塔尼亚胡却持续获得了国内的强烈支持。谴责、声讨以色列的言论越多,内塔尼亚胡就越是一些以色列人眼中的“孤勇者”、“真汉子”。
由此可见,如今的以色列就像是被上了发条的陀螺,没有强大外力的介入,其在中东的“激烈螺旋”就不可能停止。
那么,最有能力去摁住以色列这只陀螺的大手是谁呢?
毫无疑问,当然是美国。
从今年3月以来,美国也逐渐改变了对以色列无条件支持的态度。
随着平民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加沙地带严峻局势日益紧张,拜登先是督促以色列尽快在加沙停火,之后又公开表示“内塔尼亚胡是错误的,我不同意他的做法”。
想要搞清楚美国如今对以色列态度的转变,我们就得先搞清楚,美国在以前为何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以色列。
纵观有史以来,美国拥有过无数的盟友和小弟,而这些国家都被美国视作自身的战略资产,对于这些国家的援助和扶持,也都是建立在对美国的战略有利的前提下进行的。
但如今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则完全是一个特例。
在以色列建国至今的7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不仅是在经济和军事装备上给予以色列的援助远超他国,在外交层面上也是无条件地站队以色列。
不论以色列做了什么,不论以色列在国际上受到了多少反对,美国都会对以色列无底线地袒护、纵容。比起对其他盟国的“主子”姿态,美国在以色列面前反倒更像个孝顺的乖儿子。
这不禁让人想问:为什么?
对于美国来说,以色列就是他们打入中东一枚钉子,是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战略据点。自从石油成为人类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以来,中东的这些阿拉伯国家就一度跃升为世界的能源中心。
而以色列的存在,遏一方面制了阿拉伯国家在中东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让美国在中东地区撰取利益更加得心应手。但如今的美国,却颇有中引火烧身的危机。
【三】
当下的以色列似乎是被美国“惯坏了”。
内有极端民族主义浪潮的裹挟,外有美国的强大力量的庇护,使其在中东的种种行为,不但逐渐将各个势力拉入乱局,更是要把美国也拖进这个旋涡。
不少北约国家也都开始对以色列的行为颇有微词。
曾经为美国带来巨大利益的以色列,如今却让美国出人出钱的同时,还负担了大量的舆论压力,败坏了美国在国际上的政治信用。因此,美国如今对以色列开始转变态度。
限制以色列的种种行为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可如今的以色列会让美国如愿吗?恐怕很难。
今年4月19日,以色列的轰炸机跨越1500公里进入伊朗空域,对伊斯法罕省的核设施实施了轰炸。尽管伊朗报道称,伊斯法罕的核设施没有受到实际损害。
但依以色列此举的意图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伊朗在此后立即回应:如果以色列继续袭击伊朗核设施,伊朗也会立即攻击以色列的核设施,并着手生产核武器。这种局面的形成绝对不会是美国想要看到的,如今的以色列做出的种种行为,实际上已经脱离的美国的控制。
根据以往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我们可以得知,越晚下场的国家,损失越小,收益越大。
因此如今世界的各个主要国家,就在讲究“大国定力”,如果不是迫不得已,都会尽量扶持代理人来进行战争,绝不轻易亲自下场。
美国和伊朗自然都是这么想的,因此多年来尽管关系恶劣,两国也都只是在中东这块棋盘不断地培育和操控棋子而已。而以色列的此番操作,势必是要把伊朗也拉入棋盘之中。
毕竟,不止以色列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伊朗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不低,两国的国内形势都会对政府的实际战略走向做出巨大影响。
实际上,在以色列与伊朗的国际对话逐渐激烈的时候,美国就不断地在呼吁伊朗保持克制,而伊朗也确实尽量保持了克制。但问题是,美国没办法让以色列也克制。
如今的以色列,似乎已经不甘于当美国在中东的代理人了。
拜登曾说过:“如果没有了以色列,美国将不得不在中东再造一个以色列出来,来保证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因此,以色列认为哪怕自己做出了“掀桌子”的行为,美国也不会怎么样。
以色列想要的,正是直接激化和扩大矛盾,拖美国下水。不论这种思路是出于内塔尼亚胡的自身意愿,还是出于被国内极端浪潮的裹挟,以色列都将在这个方向上持续地走下去。
如此来看的话,内塔尼亚胡大概率终将成为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