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掉12吨食物,辽宁舰士兵每人每天吃12斤,为何吃这么多?

孤舟泛秋水色吖 2025-02-11 23:20:00

作为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一入列就激发了很多人的兴趣。

对于大家来说,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关于辽宁舰方方面面的八卦知识了。要知道,航母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庞大也是最复杂的战争机器之一,对于一个国家海上战力的提升毋庸置疑。

而这个巨大的战争机器,维持的成本也是相当巨大。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辽宁舰的方方面面,央视曾经专门登上辽宁舰进行深度揭秘,而辽宁舰的舰长也曾在央视的采访中亲口认证的。

辽宁舰上光每天的食物就要12吨。而整个舰上有2000多人,平均下来,每人每天的食物消耗达到了12斤。如此巨大的消耗真是令人咋舌,那么为什么消耗会如此巨大呢?

令人咋舌的消耗,辽宁舰为什么这么能“吃”?

2012年9月25日,001型航母正式交付中国海军,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舷号为“16”。从这一天开始,我国有了自己的航母,海军建设进入崭新篇章。

2016年以来,以辽宁舰为核心的航母编队多次赴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实战化训练,推动全要素、全流程整体训练,不断深化实战化部署演练,探索和实践了航母编队远海作战运用的方法路子,也一步步实现了从试验训练到备战打仗的华丽蜕变。

由于辽宁舰十分庞大,尤其是作为一艘排水量达到67500吨的战争机器。无论是配置的人员,还是要消耗的能量都十分的巨大。单说航母出海时所需燃料重油,燃料需求量为6000到8000吨。

根据央视等官方媒体的报道,辽宁舰作为中国首艘航空母舰,其日常运行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持,其中食物消耗是一个重要方面。辽宁舰每天消耗的食物总量约为12吨。这一数据非常完整地反映出航母上数千名舰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可能有很多朋友会觉得纳闷,为什么食物消耗如此巨大呢?确实如此,辽宁舰上约有2000名舰员,算下来平均每人每天消耗的食物约为12斤——6公斤。这一数字远高于普通人的日常食物摄入量。事实上,辽宁舰上人员的食物消耗不能用我们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航母舰员的工作强度大、能量消耗高。辽宁舰作为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全编满员的情况下,要搭载约2000名舰员,包括舰载机飞行员、甲板操作人员、轮机舱工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如此庞大的人员规模必然导致食物需求量的增加。

同时,航母上的舰员的工作强度极高,尤其是在执行任务期间,许多岗位需要24小时轮班值守。其中包括甲板工作人员需要在高温、高噪音的环境下进行舰载机的起降作业。轮机舱工作人员需要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维护动力系统。还有就是飞行员和指挥人员需要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导致舰员的能量消耗远高于普通人,因此需要更多的食物补充。

我们还需要注意到,航母舰员的饮食不仅要满足能量需求,还要保证营养均衡。辽宁舰的饮食供应包括高热量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等,为舰员提供充足的能量。还有蔬菜和水果,为舰上的人员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防止因长期海上生活导致的营养缺乏。当然还有特殊饮食需求,比如飞行员需要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以确保身体健康和飞行安全。

不仅如此,要知道辽宁舰在执行任务时,往往需要在海上停留数周甚至数月。为了确保舰员的身体健康和战斗力,航母必须储备足够的食物,并保证食物的新鲜度和多样性。这进一步增加了食物的消耗量。因此这些因素都导致航母的食物消耗量远高于普通船只。

跌宕起伏的故事,看到辽宁舰的前世今生。

其实,要说到辽宁舰,就不得不说起辽宁舰诞生的传奇故事了。众所周知,辽宁舰并非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而是通过了一些智慧的方式才拥有。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85年12月6日。苏联海军的一艘“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瓦良格号”开始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到了1988年,船体正式下水,开始进行舾装工作。然而由于建造航母是个巨大而漫长的工程,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时,“瓦良格号”的建造进度也才进行到68%左右。

苏联解体之后,虽然“瓦良格号”归乌克兰所有,而乌克兰当时的政府因为经济困难,缺乏资金继续建造,工程被迫停止。虽然政府试图出售这艘未完工的航母,但由于其高昂的造价和维护费用,一直未能找到买家。在此期间,“瓦良格号”一直停泊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码头,逐渐锈蚀。

在1998年,中国澳门的一家神秘的私营公司创律集团的负责人,来到了乌克兰。这名叫做徐增平的中国商人,通过创律集团与乌克兰政府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从乌克兰政府手中购买了“瓦良格号”。

由于创律集团声称购买的目的,是为了计划将其改造成一个海上赌场和娱乐设施。因此乌克兰政府拆除了航母上的所有武器和动力系统,可以说徐增平从乌克兰政府手中买到的“瓦良格号”,仅剩了一个空壳。

1999年7月,“瓦良格号”从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启程,由拖船拖曳,计划通过黑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和南海,最终抵达中国。然而当该船驶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通过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在第三国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拦阻,强行命令瓦良格号退回黑海。又返回原海港。

为了能够让“瓦良格号”能够顺利回到中国,当时的中国外交部门不断出面,与土耳其政府进行交涉。一直持续到2001年下旬,由于中国不断强调,将完全负担瓦良格号通过海峡的安全保险费用以及万一造成损失的赔偿问题,并从中国派遣几艘大马力拖船来协助拖行瓦良格号,保障通过海峡的航行安全。土耳其国家安全委员会才在2001年8月25日作出决议,同意让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与达达尼尔海峡。

在2001年9月,中国政府派遣由交通部官员和航运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土耳其,针对瓦良格号通过海峡事宜进行具体协商,并作出全面的安全承诺。2001年11月3日,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号航母在爱琴海斯基罗斯岛附近的国际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风暴,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漂向埃维亚岛。

最后,希腊用了3艘拖船和1艘希腊船只用拖缆固定住瓦良格号,最终将其控制住。当“瓦良格号”船体从风暴中脱险后,经地中海,穿直布罗陀海峡,再出大西洋,经加那利群岛的拉斯帕尔马斯……

历经了千辛万苦,在2001年12月 11日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并于2002年2月20日进入中国领海。这时候,无数朝夕牵挂“瓦良格号”的人,才总算松了一口气。

2002年3月3日,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抵达了大连港。在6艘拖轮及1艘引水船的带领下,抵达了内港。

航行15200海里、耗时4个月,瓦良格号在大连港静静的安了家。这一呆,就是三年。

焕然一新的新生,开启我国海军的航母时代。

2005年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一天,瓦良格号被低调地拖进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改造瓦良格号。改造工程包括了修复整艘船体的结构,更换锈蚀的钢板。由于瓦良格号买来时仅仅是个空壳子,因此还需要安装新的动力系统、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另外还改造了飞行甲板,增加滑跃式起飞装置。以及建造舰岛、雷达系统和舰载机起降设备等等。

工程团队在瓦良格号原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进和优化。首先对飞行甲板进行了加长加宽,以便能够容纳更多的舰载机。同时,对舰岛进行了重新设计,以便更好地集成雷达和通信系统。

2011年8月10日,改造完成的“瓦良格号”首次进行海试。2012年9月2日,这艘焕然一新的舰船。被粉刷上“16”的舷号。而新舷号采用的正式我国海军正在试用的黑边白字的新型涂装。

25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来临了。中国国防部正式宣布“瓦良格号”更名为“辽宁舰”,并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服役,舷号为16。这一天粉刷一新的辽宁舰,挂出满旗,正式成为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辽宁舰的诞生,为我国海军开辟了新的时代。自服役以来,辽宁舰主要承担训练和科研任务。我国海军通过辽宁舰培养了大批舰载机飞行员和航母操作人员,为后续航母的服役做好了准备。

很快,在辽宁舰的基础上,我国开始自主研发航空母舰。在充分借鉴了辽宁舰的经验之后,2019年12月17日,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

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迎来国产航母时代。

辽宁舰的入列,提高了我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的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增强了防卫作战能力。正是因为有了辽宁舰这个开端,今天的人民海军,在走向深蓝的万顷碧波中,掀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页。遥想当年,当瓦良格号缓缓驶离黑海造船厂,一定有很多人开始展望我们未来的海军发展。事实上,当时很多国外的专家都认为,我国很难成功修复瓦良格号。但是当辽宁舰华丽亮相,让大家都看到了,中国舰艇制造业创造了新的奇迹。如今,第二艘国产航母“福建舰”也已经入列服役,人民海军驶向深蓝的航道已经开通!我们相信,中国航母一定会在宽阔无边,前景辉煌的航路上,驰骋于深海大洋。

参考文献

1央视网:揭秘辽宁舰远航背后的故事:舰上2千多人 19个民族

2北京青年报:央视采访辽宁舰舰长张峥

3马宏伟编著. 《走向深蓝的中国海军》 2020

4 阅读:242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6

用户10xxx86

4
2025-02-13 12:13

12斤,真的吗。

用户18xxx59

用户18xxx59

3
2025-02-18 17:10

真正的饭桶,造粪的机器[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