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是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信息来源,请知悉。
众所周知,凡是出现在课本里的历史人物,基本都给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在课本中被夸上天的历史名人,老师更是在课堂上严格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牢牢记住。
可事实上,有3个历史名人并不像课本所说的那般优秀,他们有的甚至坏到了骨子里。这3个历史名人是谁?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匡衡小时候,“凿壁偷光”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少年,老师也总是以“凿壁偷光”来树立一个励志、奋斗的农家子弟形象。所以“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匡衡,也成了课本中被夸上天的历史名人之一。
匡衡之所以会有“凿壁偷光”的行为,是因为他从小出生于贫寒的家庭,家徒四壁的生活让匡衡无法享受到正常孩子该有的教育。
偏偏穷人家的孩子又极为刻苦、早熟,家庭条件不好也不影响他刻苦读书。在匡衡生活的那个年代,家里照明都是用的油灯,有钱人一整天点着油灯都没有压力,可没钱的人,到了晚上也不舍的点一盏油灯。
匡衡白天都在地里干活,晚上才有时间躲在自己的小窝里看一看书,可那时家里穷得连买油钱都拿不出来。
家里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匡衡连看书这一小小的愿望都实现不了。直到有一天,匡衡打听到隔壁住着的这户人家,每天晚上都会点好盏油灯,供自家孩子读书。
匡衡突然心生一计,拿出一把小刀在本就不是很坚固的墙壁上一点一点凿,直到把墙壁凿出了一个小洞。
当墙壁上的小洞透出了一缕微妙的光芒时,匡衡心里说不出的激动和开心,他赶紧拿起书本在靠近光源的地方坐下,认认真真地品读每一个字。
“凿壁偷光”的成语,也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匡衡也成了课本中最值得夸赞的历史人物。对阅读、对知识的渴望,让匡衡拥有了“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并成功拜师于当时著名的博士门下。
经博士的悉心教导,匡衡在学业上的成就日益见长,他对《诗经》的解读更是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刻苦、勤奋、好学、坚定,这是课本赋予匡衡所有优良品德,也深深影响着后人。可实际上,这种优良品德到了后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了,匡衡位居庙堂之高那一天,为保住权利、地位,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匡衡依附于扶持自己上位的石显,并与其联手构陷了儒家文臣代表萧望之,逼迫萧望之以服毒自杀证明清白。干掉了萧望之,匡衡也顺理成章取代了萧望之的位置,成为西汉儒家思想的新领袖。
匡衡一路扶摇直上,被汉武帝钦点为当朝丞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匡衡的野心也日渐显著。
匡衡上书弹劾昔日的“伯乐”石显,构陷战功赫赫的名将陈汤,一桩桩一件件坏事彻底败坏了课本上为他精心设定的美好形象。
甚至当了丞相之后,匡衡还大肆贪污受贿、放纵家人危害乡里,全然违背了当初入朝为官的初心。最后,匡衡在御史大夫张潭的举报下,贪污、构陷、残害他人的罪名一一坐实。
匡衡终于从万众瞩目的丞相沦落成了一介平民,被贬回老家的匡衡不久便抑郁而终。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怕是现在的幼儿园小朋友,唐诗启蒙都离不开李绅的《悯农》。
诗中以刻画农民伯伯顶着烈烈红日,在土地里埋头干活的情景,以此向世人宣告“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这首诗创作的意图十分鲜明,且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所以课本上对诗人李绅也是夸上了天。
李绅幼年丧父,从小由母亲独自一人抚养长大,对于母亲的辛苦劳作他一直看在眼里。母亲为了将他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哪怕日子再苦也会叮嘱他用心读书。
李绅也并未辜负母亲的期望,小小年纪便在诗歌写作上,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有一天,李绅像往常一样陪着母亲下地干活,可当他看到农民伯伯弯着腰、埋着头、流着汗在烈日下劳作的身影,顿时便萌生了为农民伯伯写首诗的念头。
《悯农二首》便是这样的创作背景下诞生的,朗朗上口的诗句也成了日后为人传诵的经典篇章。
创作出《悯农》之后,李绅并未立刻被世人了解和熟悉,他还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勤奋科考,才终于当上了官。然而,成功走上仕途的李绅, 却未秉持原来的品性和初衷,反而变得暴戾、残忍、无情。
当了官的他,再到“叔叔”李元将家中做客时,他的态度发生了180°大转变。原来总在李元将面前自称“侄子”的他,看穿李元将想巴结他的心理,立刻摆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李绅还要求李元自降身份,从“叔叔”变成了“孙子”,这才勉强同意替李元将办事。当了官之后的李绅,还成了一个滥用私刑、毫无人情味的暴戾官员。
曾经和他有过同科进士之谊的崔巡官,特地跑到宣州拜访李绅,李绅非但没有热情款待,还对崔巡官的家仆处以极刑。
崔巡官在李绅面前为家仆求情,李绅也不给一丁点薄面,还无缘无故打了崔巡官20大板。当了官之后的李绅,彻底抛弃了为官前的清廉、勤俭品性,过上了奢靡无度的生活。
他可以为了吃一个鸡舌头,专门叫人抓一只鸡,把鸡舌头割下来后,鸡肉部分全部丢掉不吃。李绅的妻儿生活也十分奢华,一点没有穷家子弟出身的影子。
慢慢的,李绅的残暴、无情也被老百姓熟知,老百姓一提起他的名字就会敬而远之。后来,李绅因“党争”等问题逐渐失了势,当不了官的同时,还连累了“子子孙孙不得仕”。
孔融“孔融让梨”的故事,相信也是很多人从小听到大的,更是课本里最重要的典故之一。在面对子子孙孙敬老爱幼的教育问题上,家长还会借用这个典故,教育自己的孩子懂得“谦让”。
可实际上,孔融真如课本所说,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谦让”吗?他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孔融让梨发生在孔融4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拿了一盘梨子放到桌上,让孔融和他的兄弟分着吃。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孔融并没有上前拿最大的一颗梨,而是冲着最小的梨下手。看到这一幕,孔融的父母十分不解,并开口询问孔融为什么这么做?孔融回答:我是家里最小的,按理就该拿小的梨。
孔融的回答震惊了在场所有人,也引发了兄弟的深度思考,父母更是对自家小儿子刮目相看。孔融让梨的故事随即传遍了整个山东县,孔融瞬间成了当地的一个“小名人”。
父母见孔融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格局,对孔融的关注度也更高了些,经常带着孔融拜访各地名门学子。
孔融在父亲的带领下更加见多识广,胆量也越来越大,日常社交完全不怯场,还多次在重要场合里展现了自己过人的口才。不过孔融当年瞒着哥哥孔褒,替他藏匿自己的好兄弟张俭这件事,在历史上也引起了诸多非议。
有人说,若不是孔融自作主张收留罪人张俭,他们一家人也不用被逮捕入狱,哥哥孔褒更不会因此丢了性命。也有人认为,孔融虽藏匿罪人张俭,可他被逮捕之后,还是勇敢站出来承担罪责,这就足以看出孔融的兄弟之心。
总之,因孔融的一个无意之举,害哥哥丢了性命是不争的事实,但孔融的行为对错,也由不得外人评判。
真正改变孔融在课本中的历史形象的事件,是他当年说的那句: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
孔融对于“父母生子”的问题大胆发言,却没料到这一发言为自己的结局埋下了隐患。生于东汉时期的孔融,应该知道当时社会盛行的“以孝治国”,他这句话无疑有“大逆不道”的嫌疑。
到了公元208年,孔融又对着孙权的使者大放厥词、污蔑曹操,曹操一怒之下将孔融当场斩杀,不留一丝情面。
结语匡衡、李绅、孔融,看完这3个历史名人的人生经历,相信很多人恍然大悟,课本里记载的只是历史名人的一部分。实际上历史名人也像普通人一样,一生会经历各种磨难、挫折和挑战,这些经历也会影响着他们的性格、作风。
所以真正了解一个历史名人,不能单凭课本片面的知识,而是应该通过更多渠道搜集,才能做到深入、全面的了解。
参考资料:
课本中被夸上天的3个历史名人,都坏到了骨子里,却骗过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