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过个屁年!我就该死!”
河南女子香香的绝望呐喊,在寒冬的清晨骤然响起。
只见她一边大哭,一边歇斯底里地扇着自己的脸,泪水和鼻涕糊了满脸。
她的父亲看见女儿的崩溃,不仅不安慰,反而颤颤巍巍地走上前又给了女儿两巴掌。
大过年的,这对父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香香的崩溃
香香的父亲今年74岁了,因为老年痴呆,已经失去了大部分自理能力。
他能扶着轮椅行走,也能自己进食,但大小便却完全失禁,还倔强地拒绝穿尿不湿。
每当香香想给他穿上时,他总会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
香香只能耐着性子一遍遍地哄,却始终无法让父亲接受。
2025年1月27日这天,天刚亮,香香轻手轻脚地走进父亲的房间,准备查看他的情况。
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狼藉:
父亲迷茫的看着她,床单和被褥上到处是大小便的痕迹,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香香皱了皱眉,但很快就调整好情绪,开始收拾残局。
她先是把父亲扶起,为他换上干净的衣服,收拾完父亲后,她又开始清理房间。
她先是把沾满粪便的床单和衣服收集起来,屏住呼吸放进盆里。
那味道之重,让她几欲作呕,但她还是强忍着,一言不发地继续打扫。
正当香香忙得不可开交时,父亲突然示意要上厕所。
香香连忙放下手中的活,搬来坐便器,想要引导父亲使用。
可或许是碍于面子,父亲不仅不肯配合,还推搡着想要起身。
香香只能强硬地把他按回去,无奈地告诉老人,让他就坐在坐便器上解决,她不会看他。
然而,当香香转过身去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却响了起来。
她回头一看,父亲并没有坐在坐便器上,而是直接拉在了裤子里,粪便顺着裤腿流了一地。
香香顿时感到一阵无奈和委屈,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但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抓起一旁的簸箕和扫把,跪在地上开始铲屎。
铲完屎,香香又撒上沙子吸干尿液,再把沙子扫走,拖干净地面。
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显然已经驾轻就熟。
可当她想要清洗衣物时,又遇到了新的困难。
香香是带着父亲住在婆家的,出于种种考量,她选择用水管冲洗父亲的脏衣服,而不是洗衣机。
但由于天气太冷,院子里的水管早已被冻得结实。
香香不得不烧上一大锅开水,去融化冰冷的水管。就在这时,屋内又传来了动静。
香香赶紧跑进去,只见父亲不知何时又把新换的衣服弄脏了,还光着脚在屎尿里走来走去,满地都是脚印。
香香气得浑身发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冲上去质问道:“你为什么又拉在裤子里?”
父亲却只是呆呆地看着她,不仅不回应,还举起手似乎要打她。
那一刻,香香彻底崩溃了,她歇斯底里地扇着自己的脸,嘴里念叨着:“我该死,我该死……”
泪水和着鼻涕糊了满脸,她却浑然不觉。
一旁的父亲见状,也露出了惊恐的神色,颤巍巍地伸出手,想要阻止女儿伤害自己。
可香香似乎并没有感受到父亲的关切,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不久后,香香的女儿听到动静,跑来查看情况。
看到母亲伤心的样子,小姑娘也红了眼眶,轻轻地替妈妈擦去眼泪。
香香抱着女儿,哽咽地说,如果自己以后要是变成姥爷这个样子,就让女儿把她弄死算了。
在女儿的安慰下,香香慢慢平复了心情。
她深吸一口气,擦干眼泪,重新投入到照料父亲的工作中。
她一边细心地为父亲整理衣物,一边继续引导他以后上厕所要在坐便器里上。
面对女儿的关怀,老人喉咙里发出了类似呜咽的声音,似乎是在表达歉意。
香香微微一笑,内心百感交集。
她知道,这样的日子还会持续很久很久,但她不能倒下,因为除了自己,没人能照顾好父亲。
她必须打起精神,继续前行在这条看不到尽头的路上。
于是,她开始更换被褥,打扫房间,把脏衣服抱到室外清洗,一如既往,不辞辛劳……
4500万家庭的隐痛
香香的遭遇,折射出了我国失能老人养老的困境。
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有4500万失能或失智老年人,而这个数字还在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而不断增长。
每一个失能老人背后,都有一个像香香这样不得不承担起照护重任的家庭。
失能老人的情况也千差万别。
有的虽然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但还能感知儿女的孝顺。
有的则完全失去了智力,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毫无理解。
无论哪种情况,照料他们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面对失能的父亲,香香其实有很多选择。
她可以把父亲送到养老院,也可以请一个护工来家里帮忙。
但出于对父亲的不放心,她还是决定自己承担起了照顾的责任。
然而,长达16年的悉心照料,让香香的身心都濒临崩溃的边缘。
许多网友们看到香香的遭遇后,纷纷表示了安慰。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老话,它道出了长期照料病患的艰辛。
大多数网友认为香香已经做得很好了,对于她的崩溃,我们不应该指责她不够孝顺,而应该敬佩她16年如一日的坚持。
还有许多人分享了自己照顾老年痴呆或瘫痪父母的经历,诉说着类似的崩溃和无助。
他们表示,在这样的境遇下,除了调整心态,继续坚持,别无他法。
这就像天平的两端,一面是孝顺,一面是自我,没有子女能狠心打破,只能想办法平衡。
与此同时,许多80后、90后年轻人,在未来几十年都可能要面对类似于香香的窘境。
毕竟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好的养老院费用高昂,请一个合格的护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且相较于多子女家庭,这种矛盾将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他们肩上的担子更重,因为除了自己,再没有其他亲人可以分担。
更让人为难的事,大部分独生子女夫妻家庭,可能还要同时赡养四个老人。
对他们来说,或许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在照顾父母的同时,努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但从长远来看,我们更需要完善的养老制度,来减轻年轻人的负担,同时确保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
而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去倾听和理解那些失能老人家庭的声音和困境,就显得格外重要。
香香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例子。
辛劳的生活
作为一个90后女孩,香香的命运不可谓不艰辛。
香香的父亲是个脾气暴躁的人,44岁才结婚生子,却从未给过妻子和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他常常对妻子拳脚相加,辱骂不断。
香香的母亲忍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在香香12岁那年选择了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
母亲的离开,让香香和年幼的妹妹失去了依靠。
而更大的不幸还在后面,就在母亲离开两年后,父亲突发脑溢血,失去了工作能力,也无法自理生活。
十几年间,他的病情反复发作了四次,每次都比上一次更严重。
因此,这个家的重担,就落在了香香爷爷的肩上。
年迈的爷爷靠着仅有的五亩地,咬牙抚养着瘫痪的儿子和两个孙女。
香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暗自发誓要早点长大,减轻爷爷的负担。
18岁那年,香香放弃了学业,选择了早早结婚,希望能给家里减轻些压力。
除此之外,香香的姑姑也没有忘记这个侄女。
虽然她自己的日子也不宽裕,住着老旧的砖房,烧着柴火过日子。
但每逢过年过节,姑姑总会给香香带去一些自己蒸的馒头,炸的丸子,还会给孩子们塞压岁钱。
这些关怀,让香香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但好景不长,结婚仅两年,香香的爷爷就撒手人寰,留下了瘫痪的父亲和尚未成年的妹妹。
香香不忍心把他们托付给别人,毅然决定接父亲和妹妹到婆家一起生活。
婆家人心地善良,对香香的遭遇都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为了维持生计,香香的丈夫独自外出打工,香香则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孩子公婆、伺候父亲的责任。
好在,互联网的兴起让香香有了一份额外的收入,她自学了拍摄视频来贴补家用。
尽管生活的苦难似乎看不到尽头,但香香始终没有放弃希望,她的坚强和不屈,让人动容。
结语
香香的故事,给我们每个人都提了一个醒: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养老问题刻不容缓。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衰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香香的父亲。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就为年老做好准备,不要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同时,我们也应该为构建一个友善养老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每一个老年人都能够老有所养,每一个子女都能够不至于力不从心。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期盼。
【参考文献】
抖音个人账号:开封香香
光明网-2024-10-28——《覆盖1.8亿人、超235万失能老人受益!长护险试点八年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