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帅秘书来电,郑维山带礼品上门拜访,警卫:我都为首长感到寒酸》
引言:
世人都说将军们威风八面,但鲜有人知道,在1983年的一个冬日,兰州军区司令员郑维山将军却拎着一个普通的布袋,独自登门拜访他的老首长聂荣臻元帅。当时,聂帅的秘书曾打来电话,说张瑞华同志病后需要一些珍贵药材调养。按理说,作为一方大员,郑维山完全可以动用军区资源解决这件事。可就在他到达聂帅家门口时,却遇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场景。这位曾在战火纷飞中叱咤风云的将军,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清廉将军的初心
1982年深冬,67岁的郑维山接到了一纸调令,组织决定任命他为兰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这份任命对于年过花甲的郑维山来说,既是组织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上任伊始,郑维山便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他婉拒了军区为其安排的欢迎仪式,只带着一名警卫员,乘坐一辆普通的吉普车抵达兰州。当时负责接待的军区办公室主任还专门准备了一场规格不小的接风宴,却被郑维山一句"大雪封路,战士们在站岗,我哪有心思吃这个"给回绝了。
到任的第一周,郑维山就召开了一次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会上,他提出了"四条铁律":一是公车私用一律禁止,二是公款吃喝一律不准,三是任何人不得打着军区领导的旗号办私事,四是严禁用公款购买礼品送礼。这些规定在当时来说可谓严格,但郑维山却带头执行。
有一次,郑维山的一位老战友从北京来访,按照惯例应该安排军区招待所。但郑维山却将老战友接到自己家中居住,还自掏腰包去市场买菜款待。这件事在军区传开后,不少人都感到意外。当时军区后勤部的同志曾说:"首长,这样不合规矩啊。"郑维山却说:"私人往来,公事公办。这是我的老战友,理应我自己招待。"
在家属住房问题上,当时军区正在建设一批新的家属院。按照惯例,司令员的住房应该优先安排。但郑维山却要求按照正常程序排队,他的儿子当时在军区某部任职,也一直住在老旧家属院里。直到1984年房子建好后,郑维山才按照分配顺序搬进新居。
军区的一些老同志回忆,郑维山在任期间,办公室里始终保持着战时的简朴作风。除了必要的办公用品外,连一件装饰品都没有。他常说:"打仗时候住帐篷都行,现在有间办公室就很不错了。"
1983年春节前夕,有个战士找到郑维山,说自己家里困难,想请几天假回家。郑维山二话不说掏出200元钱给这名战士,并叮嘱他:"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先拿着应急,但要记住,当兵就要有当兵的样子。"这件事之后,郑维山专门在军区党委会上提出要建立困难官兵帮扶机制。
在郑维山担任军区司令员期间,每逢年节都会有不少人登门拜访,带着各种礼品。但郑维山定下了一条规矩:凡是送礼的,一律挂电话,不见面。军区设立了专门的登记本,记录退回的礼品清单,仅1983年一年就退回了各类礼品近百件。
二、特殊药材的来源
1983年深秋的一天,郑维山接到了聂荣臻元帅秘书处打来的电话。电话中说,张瑞华同志最近身体欠佳,需要一些珍贵的药材调养。这个消息让郑维山格外关注,因为在他的从军生涯中,聂荣臻元帅不仅是他的老首长,更是他的引路人。
接到电话后,郑维山立即着手准备药材。当时,军区后勤部就提出可以通过公家渠道采购,但被郑维山婉言谢绝。他说:"这是私事,不能动用公家的资源。"于是,郑维山开始自己寻找药材来源。
经过打听,郑维山得知在甘肃天水有一位老中医,常年经营一家药材铺子,专门收购当地的野生药材。这位老中医曾是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的随军医生,后来因伤退伍,在天水开了这家药铺。
1983年10月中旬,郑维山趁着周末,只带了一名警卫员,驱车前往天水。当时正值秋收季节,山路崎岖难行。到达天水时已是傍晚,老中医的药铺子已经打烊。郑维山和警卫员在附近找了个小旅馆住下。
第二天一早,郑维山来到药铺。老中医听说是给聂元帅配药,特意从库房里取出了珍藏多年的几味药材:天山雪莲、甘肃独有的红芪、野生党参。这些都是当地农民从深山里采集来的,品质上乘。老中医坚持按照市价收费,郑维山从自己的工资里支付了药材费用。
回程路上,警卫员提议可以让军区的车来接应,但郑维山说:"咱们自己来的,就自己回去。"当天下午,他们驱车返回兰州。路过一个集市时,郑维山特意买了一个布袋,将药材仔细装好。
这些药材的来源还有一段插曲。原来在郑维山去天水之前,已经有人得知消息,主动送来了一些药材。但郑维山仔细询问后发现,这些人大多是想借机和军区搭上关系。他当即表示:"送来的药材一律退回,私人的事情不能让别人耽误工夫。"
在准备药材的过程中,军区办公室的同志建议可以用精美的礼盒包装,但郑维山说:"老首长最讨厌这些虚头巴脊的东西,用个布袋装着,整洁干净就行。"
这些看似普通的细节,在当时的军区领导同志看来却颇为不同寻常。有位老同志后来回忆说,那个年代,不少人都习惯了用公家的资源办私事,但郑维山却始终坚持公私分明。即便是给自己最敬重的老首长送药,也要自己出钱,亲自采买。
在准备妥当后,郑维山向军区请了一天假。他没有通知北京方面,也没有惊动当地驻军,只带着那个装有药材的布袋,与警卫员一同踏上了北上的列车。临行前,他特意叮嘱办公室的同志:"要是有人问起,就说我去基层部队调研了。"
三、警卫员的困惑
郑维山抵达北京时已是1983年10月下旬,正值深秋时节。按照军区警卫处的规定,司令员出行必须有警卫队全程护卫,但这次郑维山只带了一名警卫员小李。这让年轻的警卫员颇感压力,一路上都担心保卫工作不周全。
从北京站出来后,小李提议打电话给北京军区,请求派车接应。郑维山却说:"咱们是私事来的,就别麻烦人家了。"于是,他们像普通旅客一样,在站前等候出租车。当时正值下班高峰,等了将近半小时才打到车。
到了聂荣臻元帅家附近,郑维山让出租车在胡同口停下。他们沿着老北京的胡同步行,最后在一处普通的四合院门前停下。小李第一次来到元帅家,看到的却是一个普通的院落,门前连个卫兵都没有,只有一位便衣警卫在不远处站岗。
这时,院里走出来一位老警卫,见到郑维山后显得很意外。原来,按照惯例,各大军区领导来访前都会提前通报,而且大多会带着随行人员和礼品。但郑维山此行却只带了一个布袋,连个像样的包装都没有。
老警卫将郑维山和小李引进院内。小李注意到,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晾晒着一些普通的蔬菜,与其他高级干部家完全不同。他跟着郑维山穿过影壁,来到正房外的台阶前。
这时,元帅的警卫长走了出来。看到郑维山手中的布袋,警卫长说:"郑司令员,您这也太寒酸了。其他军区首长来看望元帅,哪个不是大包小包的?"郑维山笑着说:"这是我自己采买的药材,虽然包装简单,但都是好东西。"
在等候的时间里,小李和元帅家的警卫聊天,得知平时来访的军区首长,大多会带着当地特产、名贵补品。有的甚至会提前联系北京的单位准备礼品,再让人送到元帅家。而郑维山这样的来访方式,在他们的记忆中还是第一次。
更让小李感到意外的是,当天晚上郑维山并没有在元帅家用餐。他们离开后,郑维山带着小李在附近的小饭馆吃了些家常菜。席间,小李忍不住说:"首长,要不我们回招待所吧,这饭馆条件太差了。"郑维山却说:"咱们是私事来的,就该这样。"
那天晚上,他们住在了一家普通招待所。按照规定,军区首长进京必须安排在军队招待所,但郑维山坚持自己找地方住。第二天一早,他们就乘火车返回兰州。全程下来,既没有惊动北京军区,也没有要求任何特殊待遇。
这次经历让年轻的警卫员小李深感困惑。在他的认知中,军区司令员是一方大员,不管走到哪里都应该受到特殊礼遇。但郑维山的做法却完全不同,从准备药材到进京探望,处处表现得像个普通人。多年后,已经转业的小李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当时觉得首长太不会做人了,现在想来,倒是我们这些人把很多事情看得太复杂了。"
四、元帅家的老规矩
1983年那个深秋的下午,当郑维山走进聂荣臻元帅的书房时,发现这里的陈设仍如往昔般简朴。一张普通的木桌,几把老式靠椅,墙上挂着一幅地图,除此之外再无他物。这是郑维山第三次来到这间书房,每次来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氛围。
聂荣臻元帅看到郑维山手中的布袋,立即说:"老郑啊,你太客气了。"当郑维山解释这些药材是自己从甘肃天水专门买来的时候,元帅立即叫来了秘书,让将药材收起来。元帅说:"既然是你自己买的,那我就收下了。要是用公家的东西,我可不能要。"
这番话让在场的工作人员想起了元帅家的一个老规矩:凡是公家的东西,一律不准收;凡是私人送的礼物,必须登记造册,价值超过规定标准的一律退回。这个规矩从建国初期就开始执行,一直坚持到现在。
当时在元帅家工作的老张回忆,有一次某省军区送来一箱当地特产,是用公款购买的。元帅知道后立即让秘书处退回,并且给那个军区写了一封信,说明这样做的不妥之处。从那以后,各单位再来拜访,都会主动说明礼品的来源。
在元帅家的会客室里,专门设有一个登记本,记录每一位来访者带来的礼品。翻开这本登记册,就能看到许多被退回的礼品记录。有一次,某军区首长带来一箱名贵补品,价值不菲。元帅得知后说:"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们自己留着用吧。"最后,这箱补品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
郑维山这次带来的药材虽然价值不低,但因为是私人购买,而且确实是张瑞华同志所需,元帅才破例收下。元帅对郑维山说:"你这次做得对,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搞特殊。"
在元帅家工作的人都知道,每逢节假日,总会有不少单位送来慰问品。对这些礼品,元帅定下了三条处理原则:一是公家的一律退回,二是私人送的要符合规定标准,三是可以收下的要造册登记。有时候,一些老战友或者老同志执意要送些土特产,元帅就让秘书处按照市价付款。
元帅的警卫员老王曾说,他在元帅家工作多年,从未见过元帅家收过一件不该收的东西。即便是过年过节,家里的年货也都是自己花钱购买。有时候战友们送来一些普通的土特产,元帅也会回赠一些北京特产,而且一定要按市价付钱。
这天下午,郑维山在元帅家待了将近两个小时。临走时,元帅特意叮嘱他:"回去后要把公私分明的好传统一直坚持下去。"秘书处的同志们还记得,当天元帅破例收下了那包药材,但随后就让人将这件事记入了登记册,注明"郑维山同志自费购买"。
多年后,元帅家的这些规矩被整理成册,成为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这些看似简单的规定,体现的却是一种始终如一的原则。而郑维山那次带着布袋登门的故事,也在元帅家的工作人员中广为流传。
五、一场特殊的组织生活会
1983年11月初,兰州军区召开常规组织生活会。这次会议原本是例行性质的,但因为郑维山探望聂荣臻元帅的事情在军区传开,会议的重点转向了对这件事的讨论。
会议一开始,有人就提出质疑:"作为军区司令员进京看望首长,为什么不按规定程序办?"还有人说:"去北京连个像样的礼品都不带,这样是不是太失礼了?"面对这些质疑,郑维山详细讲述了整个过程。
在会上,郑维山拿出了那次买药材的票据。那是一张已经有些褪色的收据,上面清楚地记载着药材的品名和价格。他还展示了火车票和招待所的住宿凭证,这些都是用自己的工资支付的。
军区后勤部的一位负责人在会上说:"当时我们提出可以用公家的渠道解决药材,司令员没有同意。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对的。"政治部的领导也表示:"郑司令员这次做法虽然不合常规,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
会议进行到一半时,一位老干部站起来讲了一件往事。1962年,他曾跟随聂荣臻元帅在甘肃考察。当时有个县里送来了当地特产,元帅问清是用公款买的后,立即让退了回去。这位老干部说:"元帅在位时就是这样,我们去看望他,更应该注意这些细节。"
军区办公室主任在发言时说:"这次司令员进京,确实打破了不少惯例。没有事先请示报告,没有通知北京方面安排接待,也没有动用任何公家资源。但恰恰是这些'不合规矩'的做法,才真正符合了元帅一贯倡导的作风。"
一位参与组织生活会的年轻干部记录了当天的情况。据他回忆,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大家谈到的不仅是这次看望元帅的事,更多的是讨论如何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
会议结束时,军区党委做出了一项决定:将郑维山这次进京看望元帅的经过,整理成文字材料,作为军区作风建设的教材。文件中特别强调了三点:一是公私分明,不能用公家的资源办私事;二是不搞特殊化,即便是军区首长也要按规矩办事;三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搞形式主义。
1984年初,军区在基层部队开展作风整顿时,专门组织官兵学习了这个案例。一位连队指导员在日记中写道:"这次组织生活会不同寻常,它让我们看到,什么是真正的优良传统,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作风。"
后来,这次组织生活会的记录被保存在军区档案室。档案管理员说,这份材料经常被翻阅,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与会同志们的发言。那些质疑、讨论和最后达成的共识,成为了一段独特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