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年,最爱的宠妃武惠妃去世,唐玄宗悲伤过度无处发泄,就把武惠妃的儿媳妇杨玉环叫进了宫。
结果,53岁的唐玄宗一见钟情,猛然感觉自己的第二春来了,差点用强。
幸好有太监在旁边小声提醒:“陛下,陛下,那是寿王妃……”
唐玄宗这才回过神来,把儿媳妇杨玉环放回了家。
但孽缘,也就从此开始了。
这个太监嘴里的寿王,叫李琩,他几乎被公认为唐朝最窝囊的皇子。
他的一生,最幸运的事情,也最悲惨的事情,就是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女人,都是亲爹唐玄宗 的挚爱。
第一个女人:母亲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因为身份原因,一直被朝中大臣阻挠没能登上皇后之位。
唐玄宗心疼坏了,让她做了最尊贵的惠妃,册封她的母亲为郑国夫人,还让她两个没出息的弟弟也有了爵位……
在后宫 ,武惠妃虽然不是皇后,却处处享有皇后的尊荣。
身为武惠妃儿子的李琩,虽然排行18,却也受到了唐玄宗的格外关注。
7岁时,唐玄宗就看出了他才能不菲,几年后又册封他为寿王,居住在宫中。这待遇,直逼太子。
按规矩,皇子册封为王之后就要去往封地,可李琩却恰恰反了过来,被册封后住进了宫里。
这让朝臣们开始猜测,唐玄宗可能会因为武惠妃而改立太子。
就在这时候,唐玄宗又干了一件凶残的事情——一天之内杀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被废,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朝野动荡,几乎所有人都开始猜测,下一任太子必定就是寿王。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也正是在这一年,武惠妃去世了,李琩当太子最大的助力的也没了。
在高力士的推荐下,第二任太子成了李亨。
几乎是在短期内,李琩接连失去了母亲、太子之位,和父亲的偏爱。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更惨的还在后头。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第二个女人杨玉环,也即将离他而去。
第二个女人:杨玉环。
杨玉环,是李琩自己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偶遇的。
一见他,李琩就爱不释手,苦苦哀求母亲武惠妃去帮他求赐婚。这桩婚姻的开始,是两情相悦,无比幸福。
可就在武惠妃去世后,意外接踵而至。
没了武惠妃的唐玄宗,对后宫瞬间失去了动力,看着一批接一批的美女都毫无兴趣,只觉得她们都是庸脂俗粉。
这时候,有太监进言,寿王李琩家里有个绝美的女子杨玉环,宛若人间仙子,比当年的武惠妃还美艳许多。
唐玄宗一听,顿时来了兴致,立马派人去宣。
这一宣,就不得了了。
当时的杨玉环,只有20岁,穿着一身素服,肤如凝脂,唇红齿白。小嘴一张一合,就像是在唐玄宗的心尖尖上跳舞。
唐玄宗沦陷了,碍于身份他没敢当场乱来,只能从长计议。
自那之后,唐玄宗隔三差五就宣杨玉环进宫,两人一待就是一天。
起先,寿王李琩以为,自己的王妃是去给父皇讲笑话、弹曲解闷。可随着杨玉环进宫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后宫里传出了很多风言风语。
有人说,寿王李琩为了权势不择手段,派自己的王妃讨好父皇。
也有人说,父子共用杨家女……
从小没吃过苦的李琩,哪里受得了这种苦,立马跑到宫里去找唐玄宗对质,当着杨玉环和唐玄宗两个人的面,直接质问:“你们每次,到底都干了什么?”
此话一出,唐玄宗瞬间暴怒,当即下了一道圣旨:寿王妃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去给窦太后祈福。道号为太真。
李琩,也被罚回家面壁思过。
接下来的好几年 ,李琩在朝中四处被排挤,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渐渐地,李琩也明白过来,没有了母亲的助力,他什么都不是;没有了父皇的宠爱,人人都可欺负他。
745年,唐玄宗给李琩赐婚,让他迎娶韦昭训的女儿韦氏。同时 ,唐玄宗还干了一件事情 ,让”太真“还俗,入宫当了贵妃,即杨贵妃。
《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一十五》秋,七月,壬午,册韦昭训女为寿王妃。八月,壬寅,册杨太真为贵妃。
这父子俩,一个娶妻 一个纳妃,双喜临门,却让朝臣们目瞪口呆。
对于李琩来说,他不仅仅是迎娶新王妃 ,更是要亲眼看着昔日最爱的王妃嫁给父皇,从此叫她后妈……
所有人都在等李琩的反应。
唐玄宗也希望通过李琩的行为,来判断他是否还惦记着杨贵妃。
可接下来,李琩的举动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他忍下了一切,没有再像之前一样对唐玄宗大吼大叫,而是专心关起门来和韦氏生孩子。随着孩子一个个落地,唐玄宗对待李琩的态度,肉眼可见地变好了。
从父皇赞许的目光中,李琩明白了,生孩子这条路是有用的。
于是,他开始有意退出朝堂,慢慢地成了个闲散王爷。那些曾经把他当做对手的太子党人,也渐渐放过了他。
就这样,没了亲妈帮扶的李琩,重新靠着“忍”,迎来了新生活的曙光。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在官兵的护送下,紧急逃离长安。因为事态紧急,唐玄宗只能带一部分重要的皇亲,李琩一家人就在其中。
马嵬坡上,李琩亲眼见证了帝王的冷漠。
曾经,唐玄宗爱杨贵妃爱到骨子里,不惜强抢,不惜为她扶持整个杨家。可是,到了利益面前,唐玄宗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把杨贵妃推出去,让她给自己当挡箭牌。
看到杨贵妃尸体的那一刻,李琩无比庆幸自己这么多年“忍”的选择。
安史之乱后,李琩慢慢退出了朝臣们的视野,开心地当着闲散王爷 ,过着逍遥日子,和新王妃韦氏一共生了20多个孩子。
这期间,几乎没人给他分派工作,也没人怀疑他有不臣之心。
在朝臣们看来,一个能够容忍父皇抢走自己王妃的男人,能有什么大出息。
表面来看,李琩确实无比懦弱,不仅不争皇位,连自己的女人也保不住。
但如果换一种思路,他的这种懦弱又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呢?
在那个父子相残、伴君如伴虎的环境里,懦弱一点可避锋芒;忍让一点可得安稳。
唯有真正能看得清形势、放得下权势的人,才能在皇家得到长寿。
如果你是寿王李琩,你会怎么选呢?
-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