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高邮城内的日军迟迟不将受降书交给新四军,结局如何?

暖阳浅笑 2024-11-29 17:11:52

日本无条件投降与国共军队的战略部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但华中地区的战局并未就此结束。驻扎在高邮的日军独立混成第90旅团,依然占据着城内的关键据点,两个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共计1100余人部署严密,同时协同伪第二方面军第四十二师及伪县保安大队、警察大队共5000余人,牢牢控制了高邮城。与此同时,在高邮以南的邵伯以及连接两地的车逻坝,伪军势力也在活动,形成一个严密的军事封锁圈。

按照抗战结束的国际惯例,驻扎在华中的日军应当就近向新四军缴械。然而,国民党却试图从中阻挠,以期将这场胜利纳入自己一方的政治筹码。12月上旬,国民党第二十五军进驻扬州后,迅速与高邮的日伪军取得联络,明确下达命令,要求他们不得擅自弃城,更不得向新四军缴械。国民党军的意图十分明显,他们希望利用高邮的日伪军力量配合徐州的国民党军队,向中共领导的华中解放区施加压力,为接下来的内战积蓄力量。

城内日伪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内部矛盾暗流涌动,伪军的指挥官对国民党的命令心存疑虑,担忧是否会在战斗中被抛弃。而日军虽然接受了投降的事实,却依然试图在高邮维持一定的军事力量以保全颜面。高邮的街头巷尾,伪军巡逻的身影随处可见,城墙上的日军岗哨更是时刻紧盯外部动向。

粟裕的战略构思与中央军委的指导

粟裕担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时,明确指出高邮的战略意义至关重要。在高邮战役酝酿阶段,他三次向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提交建议,逐步完善计划细节。第一次建议获得中央军委的批准后,高邮战役正式被列入作战计划。

接到指令后,华中野战军立即投入战前准备。粟裕对各部队下达详细指示,命令第7、第8纵队集中主力,优先对高邮及其附近的邵伯地区展开包围行动。针对高邮及其周边复杂的敌军态势,部队迅速展开侦查,掌握敌军布防、兵力和后勤状况。前方侦查人员冒着风险靠近高邮城墙,用绘图和记录的方式,将日伪军的火力点、据点分布等重要信息逐一传回指挥部。

粟裕特别强调精准部署的重要性。他要求第7、第8纵队的指挥员紧密协同,在高邮和邵伯的作战中互为支援,切断日伪军之间的联系,同时确保外围部队能够迅速堵截任何增援力量。在邵伯,日伪军兵力较高邮城内稍弱,但伪军人数众多,活动范围较大。新四军在邵伯地区的包围任务由第7纵队担任,他们以小部队袭扰、迂回作战的方式,逐渐削弱伪军的抵抗能力。

为了确保战斗顺利推进,第8纵队负责主攻高邮城。他们加紧集结重火力,特别是调配多门迫击炮,用于攻破高邮坚固的城墙。与此同时,工兵部队昼夜不停地挖掘接近城墙的壕沟,为后续进攻部队提供掩护。粟裕亲自协调物资调运,确保前线弹药、粮食充足。他还反复叮嘱各部队严格遵守战场纪律,尤其是在日军和伪军缴械后要妥善处理俘虏,维护新四军的作战形象。

高邮与邵伯的战斗

1945年12月19日夜,新四军按照既定计划,对高邮周边的日伪军展开全面进攻。夜幕中,各参战部队迅速行动,在粟裕的直接指挥下,向邵伯的伪军防线发起攻击。第7纵队的士兵凭借熟悉地形和精准部署,从不同方向对伪军展开包抄,利用火力压制和近距离突击,将防线上的伪军迅速压退。

邵伯地区的伪军人数虽多,但战斗力较弱,面对新四军的多点突击,很快陷入混乱。伪军指挥官试图通过集结兵力进行反扑,但还未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新四军的火力已在多个方向上同时压向伪军的核心阵地。激烈交火中,第7纵队快速突破伪军外围的几处据点,敌军的防线随即开始崩溃。

在邵伯街区内,零星抵抗仍在持续,伪军依靠几处较为坚固的建筑试图做最后的抵挡。粟裕及时下令集中北、东、西三面兵力,同时配合轻炮和步兵协作,对这些据点逐一拔除。行动中,新四军的小分队快速穿插,切断了伪军的退路,逐步压缩伪军的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镇北据点的日军企图凭借坚固工事负隅顽抗,以掩护残余伪军向外撤退。粟裕根据前线侦查报告,迅速调整部署,命令部队加强火力打击镇北的日军工事。在持续的火力压制下,日军的几次突围尝试均被成功阻击。北线部队趁机发动步兵冲击,逐步瓦解日军的防御。

镇北据点失守后,残余的伪军和日军试图逃往南方,但早已被新四军的预伏部队堵截。邵伯一线战斗结束后,战场上清理出的日军遗体超过100具,而被俘和消灭的伪军总计达到4000余人。

高邮城攻坚战的展开

邵伯战斗胜利后,粟裕带着随行参谋,马不停蹄地赶往高邮前线。到达后,他与第8纵队司令员陶勇在城外东北角的一处村子集合。粟裕与陶勇迅速交换了情报,了解第8纵队的最新部署和敌情动态。随后,两人带领侦查小组,在敌军视线外,仔细勘察高邮城的地形和城防布局。

粟裕强调,敌军虽然在邵伯失利,但高邮城内的日伪军仍有较强战斗力,不能掉以轻心。侦查报告显示,高邮城墙坚固,火力点密集,尤其是在城东和城北方向,敌军布置了多道防线。陶勇随即提出,从东、北两面主攻,同时辅以西侧的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

在指挥部内,粟裕和陶勇反复推敲攻城细节,确定先以炮火打击敌军火力点,再由突击部队迅速攀登城墙,争取在夜间突袭时形成压倒性优势。粟裕明确要求各部队协同作战,尤其是在攻入城内后,要尽快分割敌军,避免敌人集中兵力反扑。

12月25日夜,细雨笼罩战场,新四军第8纵队和高邮独立团集结完毕,按照部署开始向高邮城发起总攻。炮兵率先开火,精准打击敌军设在城墙上的碉堡和火力点。

随后的突击部队迅速靠近城墙,利用云梯展开攀爬。敌军虽然拼命反击,但由于视线被雨水干扰,加上火力点已遭到削弱,未能有效阻止新四军的攻势。第8纵队的突击队员连续攻破数处关键点,成功打开北城墙上的突破口,大批后续部队随即从破口涌入。

与此同时,东侧部队也突破了敌军的外围防线,在雨夜中沿着狭窄的小巷快速推进。面对新四军的多面夹击,城内的日伪军开始混乱后撤。第8纵队的战士趁势占领敌军指挥所外围,将日军司令部围困在内。

投降仪式与战后处理

26日凌晨,新四军突入日军司令部。第8纵队的战士们在占领日军司令部外围后,迅速完成警戒部署,为政治部主任韩念龙和随行的武装警卫排开辟了安全通道。韩念龙穿着整齐的军装,全副武装地带领警卫人员进入日军司令部。

进入指挥大厅后,日军军官们神色仓皇地站立在桌旁,显然已经意识到大势已去。岩崎大佐穿着军服,佩戴指挥刀,勉强维持着镇定。他向韩念龙和新四军官兵递交了一份投降声明,但同时附带一个要求:希望允许其部队携带轻武器返回南京。

韩念龙听完后,语气坚定地回复,明确表示新四军绝不会允许敌军携带任何武器撤离。他进一步强调,根据国际惯例和新四军一贯的优待俘虏政策,所有被俘人员将受到妥善保护,但必须无条件放下武器。岩崎显然对这一回复感到意外,试图继续为轻武器的携带争取理由。

韩念龙毫不让步,他再次用严肃的语调重申,这场战役的胜利是基于新四军的英勇作战和日伪军的失败,任何携带武器的条件都是无法接受的。他指出,如果岩崎一再纠缠,将视为拒绝投降,后果由其自负。此时,岩崎身后的日军参谋长低声劝阻岩崎不要再争论。

岩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解下腰间的指挥刀,将它郑重地放在桌上。大厅内的气氛变得更加肃穆,韩念龙随即命令新四军警卫人员接管现场,收缴日伪军的武器,并将俘虏集中起来进行清点。

随后,新四军在司令部内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投降仪式。岩崎和其他日军高级军官依次摘下军帽,站成一排,面对韩念龙和其他新四军代表。战后,新四军迅速展开战场清理,清点缴获的武器和物资,并对高邮城内的百姓进行安抚,恢复秩序。

参考资料:[1]陈伟.抗日战争最后一役——高邮大捷[J].档案与建设,2012(8):34-35

0 阅读:0